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4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9篇
民族学   12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149篇
理论方法论   31篇
综合类   853篇
社会学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73篇
  2011年   82篇
  2010年   75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82篇
  2006年   94篇
  2005年   77篇
  2004年   67篇
  2003年   74篇
  2002年   64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61.
<与山巨源绝交书>是考察嵇康与山涛关系变化的重要作品,学界以往认为该文出现之后二人即进入"绝交"状态的说法,忽视了历史上关于此文的争论,也未能很好地把握有关当时状况的某些史料,实为误读.联系现存的史料片段,从嵇山二人政治选择、私人关系、人格素质、思想倾向等方面综合解读<与山巨源绝交书>,可以发现,所谓"绝交"只是人们在对文本层累误读中关于二人关系形成的不恰当定位.二人人生选择不同的深层次原因是他们在个性气质与哲学思想上的差异,从而展现了不同的人生趣旨,不能因人生选择不同来判断二人人格的高低,进而断定二人绝交.  相似文献   
62.
近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 ,反对过分的考试制度 ,主张“创造的考试” ,强调集团成绩 ,淡化个人等第 ,形成自己独特的考试观。研究和探讨陶行知的考试观 ,对深化素质教育、推动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3.
陶行知先生十分重视德育在人的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他在继承我国传统德育思想的基础上,借鉴了西方德育的理论,教育思想博大精深,提出了“道德是做人的根本”的德育思想,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这些思想至今仍充满勃勃生机与活力,为现行教育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64.
壮族的花婆神话,在自然向人的生成与人向自然生成的双向运动过程中,形象地展现了"道法自然"生命诗学的方法论、目的论、实践论与境界。  相似文献   
65.
论陶诗的诗学意义——对冲淡诗美范型确立过程的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诗的诗学意义在于陶渊明创造了独特的冲淡诗美范型.这一诗美范型的确立有一个过程,晚唐司空图对陶诗的研究是关键.司空图之前的评陶、论陶大体属于陶诗风格的体认阶段;司空图依据陶诗以及与陶诗风格相近的王维、韦应物的诗歌,提出"冲淡"的诗美概念,使之成为一种内涵丰富、影响深远的理想风格范型.司空图之后.苏东坡既评陶又和陶,一方面时陶诗之美有高度的概括和精细的辨析,深化了司空图的诗学理念;另一方面又根据自己的人生体验对陶诗进行全面的赓和,使陶诗所代表的诗学理想落实为一种诗学实践精神.  相似文献   
66.
李贽求道过程中的区分意识、死亡意识、“饥渴”意识、自由意识等,在本质上都是李贽对人之有限性的强烈自觉与竭力超越。凭借这种自觉与超越,李贽始终自由地行进在通向自由的道路上。  相似文献   
67.
美国的汉学家对中国的认识是认识中国的视角之一。费正清是公认的美国中国学的创始人,他以历史学家的身份研究中国,并从文化的角度研究中国历史,从而形成了他的中国观。《中国新史》是他最后一部作品,也是他中国观的总结。费氏的中国观具有三个主要特点:以考古学领域发现为佐证,强调中国文化的连续性和同一性;以中国历史为背景,强调中国文化的特殊性;从美中关系的发展出发,强调中国文化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8.
论陶渊明田园诗的农耕文明气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阅读的弊根是把陶渊明放在"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框架中来审理。其实陶渊明出任的直接原因是贫、饥,上有老下有小,而归隐是由于他生于乡野,官场生活终不适应。在中国古代田园诗人中,唯有他笔下的田园世界呈现"可居而可赏"的境界。他的诗风是农耕气质的伟大象征。他在中国古代诗歌史上的分量和意义堪与屈、李、杜比肩。  相似文献   
69.
《老子指归》是现存汉代为数不多的注老作品之一。从学术史的角度来看,它鲜明地体现了汉代老子注解受到时代思潮——黄老学影响的特点。具体来说,表现在其宇宙观上,则是通过强调宇宙生成过程中的“道”、“一”、“气”等因素的“虚无”、“无为”、“自然”属性,以实现其“有生于无,实生于虚”的哲学论证。  相似文献   
70.
按照普适性、统摄性和流传性的原则来确定最基本的审美形态,神妙是源远流长且在当代仍具有价值和活力的基本审美形态之一。这一审美形态的特点在于神与妙浑然一体,相映生辉,共同体现了对具体的有形的事物的超越,具有直觉体悟的内审美性和内在自由性,表现主体的精神和艺术的造诣所达到的出神入化的美妙境界,具有妙不可言、深不可测的审美特点。神妙作为中国独有的审美形态,源自于儒道两家对道的体悟和认识,并在中国古代丰富的艺术和审美实践中生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