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22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17篇
管理学   3篇
民族学   13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335篇
理论方法论   81篇
综合类   1822篇
社会学   4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100篇
  2013年   83篇
  2012年   132篇
  2011年   176篇
  2010年   138篇
  2009年   126篇
  2008年   135篇
  2007年   192篇
  2006年   197篇
  2005年   170篇
  2004年   170篇
  2003年   162篇
  2002年   127篇
  2001年   108篇
  2000年   83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ABSTRACT

The contemporary globalizing world has unleashed new flows of migrant labour, among which are young women working in homes. As is well known, many find themselves in a situation of virtual slavery, having no juridical protections against both physical and emotional abuse, and against being held in servitude against their wills. While the situation of migrant domestic workers is increasingly well known, there has been little analysis of how their precarious lives look from their points of view and the complex set of affects and relations that make their lives meaningful. The following investigation treats the way their precarity can become political critique. It focuses on a critical locus of enunciation supplied by the conditions of migrant female domestic workers as it is articulated not in ethnographic work that solicits their actual voices, but through a focus on literary and cinematic texts in which the female protagonists compare domestic servitude to colonialism (in the case of Ousmane Sembene’s film Black Girl) and to war crimes (in the case of Zadie Smith’s story, The embassy of Cambodia). Mediated with some thoughts from Gayatri Spivak’s Can the subaltern speak and Mahasweta Devi’s short story The breast-giver, we also reflect on the ethical significance of aesthetic interruptions through other genres as illustrated by our reading of images from Ramiro Gomez’s Happy Hills painting and cardboard cutting series. In effect, the artistic texts we analyse raise an important ethico-political question regarding the effect of capitalist modernization on ethical life while provoking us to recognize the ethical weight of proximate and distant others.  相似文献   
992.
当代文学史上,史铁生的文学叙事游离于意识形态的“跟风”和文学的“轰动效应”,别具一格地形成了“梦醒说梦”的叙事图谱,它在叙事的结构模式、文本形式、视角定位方面都形成了独特的面目,其背后的叙事动力就是“梦醒说梦”:“梦醒”就是“终极目的的缺席”:“说梦”就是“谎言虚设的在场”。在“梦醒”与“说梦”的二律背反中建构了史铁生的“过程即目的”的叙事悲歌,在实践理性上,既拯救了小写的“我”,更召唤了大写的“我们”,在当下的欲望化叙事和消费性叙事中奏响了清醒的“思想清唱”。  相似文献   
993.
由于家庭和社会的原因,土家族诗人田九龄的诗作中亦有道风禅韵.具体表现为"昆仑玄圃漫悠哉"的求仙意念,"处处烟波泛短艘"的生活意趣,"真人曾未竺西游"的尘世慨叹.  相似文献   
994.
克隆人堪称现代生物科技最新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然而它在理论、技术及现实运用上仍然存在着许多难以克服的局限性。作为基因决定论的直接产物,克隆人使得生命孕殖主观化、无性化,亲子基因重复化、单一化,生命本身工具化、商品化。克隆人必将在日益异化的过程中丧失应有的尊严和人性。道教的自然孕殖、形神合一以及既注重生命的现实关怀,又兼顾生命的超越性诉求等生命文化内涵,对克隆人必将具有重要的启迪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95.
0.618神圣的黄金分割是世界上最美的数字,对0.618的研究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代。本文阐述了0.618黄金分割的内涵,并介绍了0.618黄金分割在我们生活中的几个应用,使人们对生活、大自然、社会又有了另一层的理解。  相似文献   
996.
接受问题在中国现代文艺语境中具有重要意义。文艺接受者的改造或主体性地位的提升启蒙与革命的努力方向,作为大众的接受者更是规定了文艺的基本内涵。因此,建构性和审美功利性成为是中国现代文艺接受观念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997.
数码艺术从构造方式来看,是技术性的,但从其可视化的表现形式来看,则是艺术性的。作为技术与美学、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产物,数码艺术家将其非凡的想象力与数字技术相结合,为人们呈现了一个非物质和艺术化的数字虚拟世界,也改变了传统的创造观念和审美趣味,其审美与价值取向问题也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  相似文献   
998.
萧红与姜敬爱小说都具有质朴、含蓄与明丽之美,但是通过格调、意境和色彩的对比,可以见出其小说呈现出不同的审美意蕴,即格调上,前者沉郁顿挫,后者平实淡雅;意境上,前者悲凉寂寞,后者凄愁哀婉;色彩上,前者鲜红绚丽,后者素雅纯净.  相似文献   
999.
文章通过对《德伯家的苔丝》作品意象的探讨,分析主人公苔丝性格,从自然及美学两方面探讨“纯洁”女人可能包含的其他意义。通过分析作品特定语境中人物刻画特征,论证“纯洁”一词所具有的包括“纯洁”、“纯粹”在内的多层次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00.
20世纪以来的中国美学史研究范式不断变化,这种变化体现了美学之思和思的方式的辨正关系.美学之思具有永恒性和超越性,思的方式即美学范式具有暂时性和保守性.美学范式的转变体现为美学理论、方法、观念及意识形态等等综合因素的不断更新和调适,也激发更多的美学人产生对美学史研究范式的思考和追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