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99篇
  免费   159篇
  国内免费   25篇
管理学   24篇
民族学   57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37篇
丛书文集   570篇
理论方法论   181篇
综合类   2916篇
社会学   387篇
统计学   1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63篇
  2018年   65篇
  2017年   68篇
  2016年   70篇
  2015年   75篇
  2014年   199篇
  2013年   215篇
  2012年   219篇
  2011年   234篇
  2010年   202篇
  2009年   236篇
  2008年   262篇
  2007年   335篇
  2006年   335篇
  2005年   297篇
  2004年   305篇
  2003年   246篇
  2002年   223篇
  2001年   191篇
  2000年   105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11.
Research highlights lasting cognitive and academic challenges in youth internationally adopted from institutional care. However, there is a lack of research examining internationally adopted students' sense of membership at school and associated academic and psychological outcomes. The current study measured sense of school membership and academic and psychological outcomes in post-institutionalized internationally adopted high school students (n = 29) compared to adolescents internationally adopted from foster care (n = 28) and non-adopted adolescents (n = 32). Post-institutionalized males had a lower sense of school membership than males adopted from foster care or non-adopted males. Group differences in school membership were mediated by academic achievement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相似文献   
112.
Drawing on studies of successful remote schools in one region of Australia, it was found that two key strategies were common in the approaches at these schools. First, to make the strategies and expectations being adopted explicit to all those involved in the learning enterprise, and second, that consistency in approaches was crucial. Bourdieu’s theoretical project is used to understand how the practices are being adopted by the schools and how they contribute to the success of learners of mathematics.  相似文献   
113.
"汉宋学之争"是清代学术史上的焦点之一。最初,以姚鼐与戴震之间的争论最为引人注目,"汉宋学之争"也因此而成为桐城派研究中常常涉及的问题。但学术界多从"扬汉抑宋"角度评论这场争论,或用戴震拒绝姚鼐师从的请求来解释这场争论的发生。"汉宋学之争"是关于儒学本质与功能之争,它是清代学术流变的产物,即"汉学"家放弃了顾炎武所倡导的"通经致用"的"实学"思想,而将经学蜕变为考据训诂之学,并以考据训诂作为汉、宋学的分界线,从而引发了"汉宋学之争";其导火线则是戴震在谈到义理、考据、文章三者关系时,以"考核"自诩而视文章为"等而末者",贬抑了义理、文章,从而引起与姚鼐的冲突。  相似文献   
114.
潘志锋 《河北学刊》2007,27(1):60-63
由于慎到思想中道法兼容,学术界对他的学派定位问题一直争论不休。虽说《史记》早就明言“慎到本于黄老”,但在1973年马王堆汉墓出土《黄帝四经》之前,人们对“黄老”的认识非常模糊,从而误把“黄老之学”等同于道家学说。随着对黄老家研究的日渐深入,慎到的真面目逐渐被人们所认识。本文试图把学术界曾存在的争论观点做一总结,笔者认为,慎到的思想形成不存在由道入法的转变过程,其原本就是道法兼容的黄老家,慎到的学说特点体现为:吸收道家思想对法家理论进行本原化论证。  相似文献   
115.
信息是当今社会最重要的资源之一,人们对信息的需求正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的形式。在新的信息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应与时俱进地积极转变观念,拓展教学内容,规范相关要求,在信息素质教育中作出突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6.
高等院校党员先进性教育,要围绕“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如何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一是要进一步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的指导地位;二是高校的党政领导要成为社会主义政治家、教育家。  相似文献   
117.
中学英语教学培养学生语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感意即学习者多方位接触某种语言及其相关文化而产生的一种规律性的感觉.语感能力作为重要能力结构因素贯穿于中学阶段,其影响作用日益增强.中学英语教学要从听说、读、写等三个环节,持之以恒地将语感训练和语感能力的培养贯穿于英语教学的每个环节,采用多种方法和途径,引导学生在一切语言交际中有意识地去感受语感、把握语感、实践语感.  相似文献   
118.
从自我效能感理论谈学校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我效能感理论对学校教育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不同水平的自我效能感影响学生的学业成绩、德育教育效果、心理健康水平等,通过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能够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19.
在未来一段时期,我国面临的就业压力依然很大.要解决大学生就业难,自主创业是一条重要途径.为此,青年学生要注意培养自我创业的意识和企业家精神.学校应建立学生创业长效机制,在课程设置等方面加大创业型学生培养力度.近几年来,政府及有关部门,正努力为青年学生自主创业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120.
目的:探讨初中生坚毅品质与学习投入的关系以及未来时间洞察力的中介作用。方法:2022年10月,通过随机抽样的方式对山东省和山西省两所中学的377名初中生采用学习投入量表、坚毅量表、未来时间洞察力量表进行问卷调查,使用SPSS26.0对数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相关分析和BOOTSTRAP中介效应检验。结果:1)初中生坚毅品质得分为3.166±0.532,学习投入得分为4.559±1.227,未来时间洞察力得分为2.332±0.228。2)坚毅品质与学习投入呈显著正相关(R=0.487,P<0.01),和未来时间洞察力呈显著正相关(R=0.192,P<0.01),学习投入和未来时间洞察力呈显著正相关(R=0.319,P<0.01)。坚毅品质对学习投入直接效应显著(效应值为1.021,相对效应值为90.92%),且未来时间洞察力在坚毅品质和学习投入之间起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值为0.108,相对效应值为9.62%)。结论:初中生的学习投入受到坚毅品质的影响,坚毅品质也可以通过未来时间洞察力的中介作用影响学习投入,可以培养个体的未来时间洞察力来促进初中生的学习投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