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92篇
  免费   271篇
  国内免费   103篇
管理学   69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233篇
人才学   4篇
人口学   169篇
丛书文集   1806篇
理论方法论   296篇
综合类   6976篇
社会学   284篇
统计学   12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77篇
  2020年   91篇
  2019年   74篇
  2018年   64篇
  2017年   74篇
  2016年   116篇
  2015年   196篇
  2014年   607篇
  2013年   474篇
  2012年   633篇
  2011年   872篇
  2010年   646篇
  2009年   635篇
  2008年   642篇
  2007年   830篇
  2006年   704篇
  2005年   665篇
  2004年   667篇
  2003年   607篇
  2002年   464篇
  2001年   372篇
  2000年   186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21.
解决“三农”问题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世纪主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是个农业大国。世纪以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在中国革命与建设中始终处于特殊重要的位置。2021世纪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关键世纪,也是中国农业实现现代化、农村走向繁荣、农民进入富裕和全面推进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世纪。因此,“三农”问题将在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新的历史征程中处于极其重要的位置,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功与否取决于“三农”问题的解决与否,在世纪里我们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措21施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  相似文献   
922.
中华书局 1982年出版的冀勤点校的《元稹集》 ,是 2 0世纪惟一的点校本 ,但是这个点校本却存在较多的不足之处 :一是录校不精 ,二是误校太多 ,三是失校太多 ,四是对前人成果的借鉴不够合理、充分 ,五是轻率校改 ,六是误收与误补 ,七是标点失误 ,八是未能广参异本。为此我们对《元稹集》应有一个基本正确的认识 ,以便日后谨慎正确的利用 ,并藉此为以后重新整理《元稹集》获得些微的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923.
陶玉坤 《阴山学刊》2005,18(5):47-49
中国古代历史上各个朝代兴筑的长城,都具有区分文化地理的意义,即将农业为主的文化与游牧为主的文化人为地割裂开来。农业民族建立的政权这样做了,游牧民族建立的政权同样也有这样的举措。而且还出现了“塘泊”、“金界壕”等不同特色的长城。随着长城的南移和北移,中国的文化地理也相应地出现了变化,各种文化的交流也呈现南来北往的反复过程。中国古代民族融合过程中各种独特的现象的出现也与这种文化地理的变迁有关。  相似文献   
924.
"普希金演说" 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根基主义思想推向了顶峰. 陀思妥耶夫斯基以纪念普希金为契机, 重申了普希金及其作品对看待俄国历史和当下现实的积极意义, "演说" 的焦点仍然是关注知识分子与人民的关系及为俄国未来道路的忧思, 囊括了其根基主义思想的核心要素. "普希金演说" 在当时引起了轰动, 亦对后世造成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其历史意义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925.
严歌苓的小说《扶桑》令人注目的主要不在于作品的故事,而是它的叙事态度和叙述方式。严歌苓对叙事形式的兴趣和探索使这部小说的叙事呈现出独特的魅力。多种人称的复合叙事和对历史化叙事的刻意追求,是这部作品的重要叙事视角。  相似文献   
926.
三、修身篇2 9( 1 9) .绝知弃辩 ,民利百倍 ;绝巧弃利 ,盗贼无有 ;绝伪弃虑 ,民复孝慈。此三者以为辨 ,不足。或令之有所属 :视素保朴 ,少私寡欲。30 ( 62 ) .道者 ,万物之奥。善人之宝 ,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尊 ,美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 ,何弃之有 ?故立天子 ,置三公 ,虽有拱璧以先驷马 ,不如坐进此道。古之所以贵此道者 ,何也 ?不曰 :求以得 ,有罪以免邪 ?故为天下贵。31 ( 32 ) .道常无名。朴虽小 ,天下莫能臣。侯王若能守之 ,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 ,以降甘露。民莫之命而自均。始制有名 ,名亦既有 ,夫亦将知止 ,知止所以不殆。譬道…  相似文献   
927.
陈建兰 《唐都学刊》2006,22(2):130-135
在《旧制度与大革命》这部关于法国大革命的专著中,托克维尔对法国大革命进行了独到的论述。他的论述包括:将旧制度推翻的法国大革命在另一方面又是旧制度的继承人;就地点而言,革命发生于封建压迫不太重的地方(即法国);就革命的时机来说,法国大革命爆发于所谓的繁荣时期;法国大革命为何如此剧烈?原因在于启蒙思想家的作用、政治革命与宗教革命同时进行的后果、旧制度对人民进行了革命的教育、与大革命的目的有关、法兰西民族性格的影响等等。  相似文献   
928.
贺信民 《唐都学刊》2004,20(6):132-136
从生命本体论、生命认识论和生命价值论三个层次破读《红楼梦》"好了歌"及"解",分析曹雪芹文化反思意识生成的原因,检讨《红楼梦》语境中"他乡"、"故乡"概念的意义隐含,推究出曹雪芹诗性加神性的人生理想及对"人"的终极生命关怀。  相似文献   
929.
家务劳动社会化的社会动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近30年的社会转型带来的变化之一,就是原本属于私人领域的家务劳动有逐渐脱离家庭,越来越社会化的趋势。检索相关文献发现,对其研究大多停留在经济学意义上的产品价值和社会价值、法律意义上的补偿机制和女性家务劳动的法律保障层面上。而从社会学角度研究的也大多停留在家务劳动在家庭成员间的时间分配以及分配模式上。最有创意的当属中山大学社会学教授王宁,他从消费劳动和家务劳动社会化的基本特征上进行阐释,但对家务劳动的社会动力仍缺乏系统分析,本文试图弥补这一研究角度的不足。  相似文献   
930.
本文以湖北省H市为个案,通过描述和分析公众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影响因素,主要从社会层面的组织环境与社会环境和个体层面的参与能力两方面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探讨如何使公众更好地参与到社区志愿服务活动中,并在构建和谐社会工作中起到更为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