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11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94篇
社会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51.
托尼.莫里森(ToniMorrison)的小说《苏拉》(Sula)以“女巫”般的苏拉.皮斯为焦点,从苏拉所代表的“新世界女人”角度,探讨莫里森对苏拉的刻画充满道德暧昧性。苏拉与谢卓埃克的对比,以及与奈尔.莱特的对比正体现了黑人族群内部反叛与顺应,新与旧的相对性。由此,凸现黑人内部的复杂多元,并暗示改变的可能。  相似文献   
52.
在莫里森的小说创作中,美国黑人历史文化、非洲宗教和精神传统的影响无处不在.其中,关于名称的隐喻和飞翔的意象,传达出黑人奴隶在饱受白人奴役的残酷历史和现实中对自我身份认定和自由生活的渴望,从而表现出黑人文化的巨大艺术魅力,以及保护和弘扬黑人性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53.
莫里森的小说充分利用黑人口头传统具有的动态性与创造性活力,赋予它们丰富的文学性,使许多作品从头到尾都被口头传统的氛围所包围,表现出黑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传达着黑人的民族智慧和民族精神,使积淀在黑人文化深层的民族心理和思想展现在读者面前。对黑人口头传统的运用,使她找到了摆脱黑人文化边缘化与文化认同危机的文化策略,一定程度上奠定了黑人文化合法性存在的基础,批驳了白人文化优越论和种族主义偏见。  相似文献   
54.
美国著名黑人女作家莫里森的小说中所体现的对后殖民时代美国少数族裔的文化生存问题,是美国少数民族裔作家们的一个重要思考方向。莫里森小说中展现出的非裔美国黑人在美国这个多元文化熔炉中坚守黑人文化传统的意义,以及在白人主流文化冲击下的黑人文化的觉醒,并最终寻找到在跨民族思维下少数族裔文化生存的策略,充分展示了美国文化的丰富多样性。  相似文献   
55.
莫理循于 1 897— 1 91 2年担任英国伦敦《泰晤士报》驻北京记者。他对于远东、特别是中国准确、及时的报道 ,为《泰晤士报》赢得了声誉 ,他也因此声名大振 ,被认为是中国问题的权威 ,并被称为“北京的莫理循”。准确的新闻报道需要精确的情报来源。本文从莫理循在北京的社交入手 ,探讨其获得新闻线索与内容的途径 ,认为注重与中外各阶层人士的交往以及在王府井大街建立图书馆 ,是莫理循获取情报的重要手段之一 ,也反映了他有别于同时代其他来华记者突出的个性特征。  相似文献   
56.
托妮·英里森是一名具有强烈民族感的黑人民族文化女权主义者,其小说深刻探索了黑人妇女的特殊境遇及觉醒解放问题.其作品<秀拉>试图通过黑人女性秀拉的一系列反传统反道德的行为描述,来展示美国黑人女性新形象以及向传统男权神话挑战的女权主义思想,从而建构了黑人女性独特的文化价值理论.  相似文献   
57.
托妮·莫里森在《最蓝的眼睛》、《秀拉》、《所罗门之歌》等作品中塑造了一系列种族压迫下深陷精神生态困境的黑人形象,白人主流文化的侵染导致他们心灵的迷失。波莉对白人的热爱、佩科拉对蓝眼睛的渴望、杰萝丹和海伦娜对白人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全盘接受以及第一代麦肯·戴德迷失的痛苦阐释了莫里森应对种族歧视下精神生态危机的主张,那就是要尊重和继承自己民族文化的传统和价值观,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  相似文献   
58.
女性运动与女性文学之间存在着一定意义上的共生关系。20世纪70年代的西方女性主义运动以及同时发生的黑人解放运动,给成名于那个年代的黑人女作家托妮·莫里森的作品打上了深刻的时代烙印,其作品充斥着个性化的非裔美国女性的声音。从女性叙事中的想象女性、讲述女性和自我叙事三个方面,分析了莫里森的女性叙事策略。  相似文献   
59.
爱是托尼·莫里森小说创作的一贯主题。在《宠儿》这部作品中,莫里森在揭露美国万恶的奴隶制的同时,更多的是表现了黑人同胞与生俱来的爱的天性。通过分析小说中两性之爱、血亲之爱、自爱与友爱等爱的表达,我们可以了解美国黑人如何在生存的夹缝中坚守艰难的求爱之旅。而作者也正是通过爱的多方位的表达,弘扬着黑人同胞爱的传统,呼唤着整个社会回归本真。  相似文献   
60.
文章回顾了莫里森的8部小说,围绕资本对人物的影响分析作者对资本发展的认识,从早期作者笔下资本家的刻板、残酷,到中期更多细腻地描写资本家人性化的一面,到晚期对资本的深入思考,期待注入爱的主题以对抗资本的侵蚀,反映了作者在应对资本退化上的新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