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7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7篇
民族学   7篇
人口学   10篇
丛书文集   41篇
理论方法论   30篇
综合类   127篇
社会学   52篇
统计学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2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201.
在近代早期,英国一度出现了垄断泛滥的情况。为此,形成了持续不断的反垄断活动,主要反映在普通法法院的判决和议会的讨论和议案中,并且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呼应。反垄断活动扩展了行业自由和市场空间,促进了英国重商主义的转向,增加了投资渠道,积累了社会财富。  相似文献   
202.
This article critically analyses the debates which have unfolded in the aftermath of the Scottish independence referendum of 18 September 2014 concerning the constitutional arrangements of the UK as a plurinational state and the internal governmental structure of England. The debates unfolding in the UK reflect and illustrate two central themes in planning, territorial development and public policy. First, they highlight the contested distribution of power across multiple layers of government in states with an inherited centralized pattern of governance that are now facing strengthening regionalist and nationalist claims. Second, they illustrate the linked growth in the demand for new governance and strategic planning arrangements in large metropolitan areas with fragmented administrative and institutional boundaries. The article first discusses what the outcome of the Scottish referendum (and its aftermath) means for planning in Scotland. It then turns to the debates on devolution in the rest of UK which were stoked in the wake of the referendum, looking at the planning implications of further devolution in Northern Ireland and Wales, and at the possible consequences of the various options currently being aired to solve the ‘English question’. Finally, ongoing debates on decentralization to regions and city-regions in England are briefly considered.  相似文献   
203.
依据对英国及国内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概况的了解,并以英国兰开夏大学和北京理工大学的物理实验教学及成绩评定的模式为例,比较分析了国内外大学在教学理念与方法、教学内容与成绩评价等方面的差异。可以看出英国的大学在培养学生创造性综合能力方面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相似文献   
204.
中世纪北意大利的大城市比英格兰的多,且意大利的城市当局权力较大,城市文化和远程贸易都比英格兰的城市有优势。但意大利的大城市通常从维护自身利益的角度来控制周围小城市和农村,导致大城市的发展限制了小城市的发展,而使城市等级结构不合理。英格兰的小城市和农村较少受到周围大城市的影响,大城市并未对周围小城市和农村的经济构成严重的阻碍,大城市与小城市共同发展,形成了合理的城市分布格局。  相似文献   
205.
Laratta R. From welfare state to welfare society: toward a viable system of welfare in Japan and England
Int J Soc Welfare 2010: 19: 131–141 © 2009 The Author(s), Journal compilation © 2009 Blackwell Publishing Ltd and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cial Welfare. This article compares the impact that public welfare reforms during the 1980s and 1990s had, and are still having,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tatutory organisations and the non‐profit sector in two developed countries, England and Japan. The author argues that the failure of these reforms clearly shows that, although non‐profit organisations may not be able to effectively replace the state in the provision of welfare services, they can contribute, working closely with the statutory organisations, to the shaping, financing and delivery of public services in a variety of ways. It is also interesting to note that, while the public welfare reforms of the late 1990s in England produced a shift away from a culture based on privatisation and contracting‐out toward a partnership culture of collaboration between state and non‐profit entities, similar reforms in Japan have resulted instead in an uncertain area of deregulation and privatisation.  相似文献   
206.
英国维多利亚时代不管小说作者身份如何,都将对社会热点问题的思考带入创作,形成了维多利亚时期文坛一道特别的风景,其中卡莱尔、迪斯雷利、狄更斯和盖斯凯尔夫人等人的作品,标志了19世纪早期的英国浪漫主义向19世纪中晚期的批判现实主义转型的历史轨迹。  相似文献   
207.
17世纪二三十年代,英国清教徒移民将清教契约思想带入英属北美新英格兰殖民地.清教契约思想以<圣经>为依据,以世人对上帝的虔诚为核心,主要是对世人与上帝以及人们相互之间关系的规范.该思想被运用到新英格兰殖民地地方教会与世俗社会生活中.它所反映的自愿、平等、自由等思想与启蒙思想家的"天赋人权"、"社会契约论"等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这对新英格兰地方自治乃至美国民主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8.
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童工劳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工业革命使童工劳动的范围和性质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英国工业革命中使用童工劳动不是某一行业、某一资本家的个别现象,而是一种普遍的现象.使用童工劳动是因为机器的使用简化了劳动工序,以及劳动力缺乏,更重要的则是童工廉价.过度使用童工使童工身心受到摧残,于是出现了一个旨在保护儿童的立法运动,这些法令虽然没有从根本上禁绝童工劳动,但在保护儿童方面却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9.
《帕斯顿信札》是英国现存最完整、涉及内容最广泛、最有代表性的书信集,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从1420年开始至1500年前后,位于诺福克郡的帕斯顿家族有意识地保存了家族往来的信件,总数约1 000封。这些信件真实再现了中世纪英格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政治生活、财产纠纷、婚姻家庭等。更为重要的是,它为我们了解当时的英国民间通信状况提供了翔实的资料。在帕斯顿所处的时代,并没有专门服务于民众信息传递的组织,民间书信主要是通过家族的私人信使、熟人及脚夫等传递。囿于当时的历史条件,无法保证信件传输的时效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210.
造成英国渐进的宪政之路,主要是因为英国宪政的社会基础和社会结构也是一个漫长的进化过程。社会结构的变化,主要是市民社会的成长导致了政治上的变化,从而使近代早期英国的宪政逐渐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