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746篇 |
免费 | 324篇 |
国内免费 | 101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53篇 |
民族学 | 123篇 |
人才学 | 1篇 |
人口学 | 48篇 |
丛书文集 | 1700篇 |
理论方法论 | 432篇 |
综合类 | 9390篇 |
社会学 | 266篇 |
统计学 | 15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2篇 |
2023年 | 47篇 |
2022年 | 74篇 |
2021年 | 71篇 |
2020年 | 93篇 |
2019年 | 89篇 |
2018年 | 98篇 |
2017年 | 132篇 |
2016年 | 140篇 |
2015年 | 211篇 |
2014年 | 460篇 |
2013年 | 441篇 |
2012年 | 543篇 |
2011年 | 676篇 |
2010年 | 592篇 |
2009年 | 564篇 |
2008年 | 727篇 |
2007年 | 818篇 |
2006年 | 924篇 |
2005年 | 851篇 |
2004年 | 902篇 |
2003年 | 1177篇 |
2002年 | 1252篇 |
2001年 | 704篇 |
2000年 | 363篇 |
1999年 | 74篇 |
1998年 | 22篇 |
1997年 | 24篇 |
1996年 | 19篇 |
1995年 | 17篇 |
1994年 | 11篇 |
1993年 | 10篇 |
1992年 | 12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3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6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2篇 |
198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9 毫秒
21.
李兴国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7(2):62-65
分析了当前我国企业海外能源投资所面临的国际法制困境,指出我国政府应积极行动,力求与国外签订有利于我国企业海外能源投资的能源合作双边协定,并参与区域性及全球性有关国际投资、能源合作规则的制定,从而为企业海外能源投资营造有利的国际法制环境。 相似文献
22.
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制度中若干问题之评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环境影响评价是预防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重要法律制度,公众参与是国内外环境保护领域的一项基本法律原则,对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有效推行以及公共环境纠纷的防范具有重要意义。我国现有立法难以有效保障公众对环境影响评价的参与权的实现。因此,需要进一步明确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的公众的范围和类型,扩大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完善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的方式,提高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的效力。 相似文献
23.
弱势群体的大量存在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大障碍。社会法作为兼具公法与私法双重属性的第三法域,可以为弱势群体提供最佳的保护。我国保护弱势群体的法律制度还不健全,对弱势群体的保护仍存在不足,应进一步完善社会法,向弱势群体倾斜,保障和促进弱势群体享有劳动权、社会保障权、结社权等各项基本人权。 相似文献
24.
“入世”对我国就业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立足于目前我国就业现状这个大背景 ,分析了加入WTO后将在就业总量的影响、不同产业的就业情况、高素质人才需求、促使人才优化配置和境外就业方面对我国就业产生新的影响 ,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方案 相似文献
25.
Each state has the power to establish its own policy and laws relating to child custody determination. The number of single-parent families with children that are headed by fathers has been growing in the United States.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extent of cross-state variation in the prevalence in father-only families in 1990, and the extent to which there was cross-state variation in the increase in father-only families in the 1980s. The 1980 and 1990 Public Use Microdata Samples (PUMS) drawn from the US decennial censuses are used. Decomposition analyses of growth indicate that increases in the number of father-only families occurred across all states during this period, but at varying rates. The primary reason for the increase in most states is an increase in the proportion of ever-married single-parent families that are headed by a father. It is for these families that are headed by divorced or separated parents that state policy relating to child custody determination is most relevant. 相似文献
26.
Kohji Yamamura 《Researches on Population Ecology》1999,41(3):229-234
Transformation is required to achieve homo-scedasticity when we perform ANOVA to test the effect of factors on population
abundance. The effectiveness of transformations decreases when the data contain zeros. Especially, the logarithmic transformation
or the Box–Cox transformation is not applicable in such a case. For the logarithmic transformation, 1 is traditionally added
to avoid such problems. However, there is no concrete foundation as to why 1 is added rather than other constants, such as
0.5 or 2, although the result of ANOVA is much influenced by the added constant. In this paper, I suggest that 0.5 is preferable
to 1 as an added constant, because a discrete distribution defined in {0, 1, 2, . . .} is approximately described by a corresponding
continuous distribution defined in (0, ≧) if we add 0.5. Numerical investigation confirms this prediction.
Received: October 16, 1998 / Accepted: June 10, 1999 相似文献
27.
李超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19(5):104-112
28.
林国华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9(3):49-53
私法自治的原则萌芽于罗马法,产生于18、19世纪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背景下,并被《法国民法典》以明确的条文确认。私法自治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得到法律的确认有其深刻的理论基础与实践基础:它奠基于当时的哲学、伦理学以及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之上,又扎根于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分离的实践基础上。 相似文献
29.
黄明欣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59-63
学界对消法能否适用于学校与大学生之间的纠纷有肯定说和否定说两种观点,采取折衷说既正视高等教育消费的时代特点,同时固守了教育公益性的本质。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以来,高等教育消费成为生活消费,高校从单一的教育管理者身份向兼具教育服务者的双重身份转变,频繁发生的高校侵犯学生合法权益事件需要消法对高校与学生纠纷的适用。法学界对"经营者"的重新认识与首例高等教育消费案的审判结果使消法适用于大学生成为可能。消法的适用首先应遵守教育规律、尊重高校学术自治权,且不能替代行政诉讼法。大学生是有限的消费者,应突出其安全权、财产权、隐私权、知悉权、求偿权和诉讼权六大消费权益。 相似文献
30.
邹佳呈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28(2):7-9
苏格拉底从培养个人道德出发来阐释正义,寻求德性在实践上与生活的内在一致性;他以美德为知识,把德性因素注入到正义观念之中,赋予正义内在伦理性的内涵,从德性和智性中来寻求把握,通过个人自制伦理的方式获取正义,并以法的形式维护正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