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21篇
  免费   84篇
  国内免费   30篇
民族学   16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369篇
理论方法论   54篇
综合类   1886篇
社会学   2篇
统计学   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74篇
  2014年   142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170篇
  2011年   189篇
  2010年   167篇
  2009年   146篇
  2008年   133篇
  2007年   160篇
  2006年   176篇
  2005年   167篇
  2004年   135篇
  2003年   158篇
  2002年   129篇
  2001年   108篇
  2000年   57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50 毫秒
91.
王安石变法是以“大明法度”,变法图强为指导思想的崇尚法治,以法治国的改革运动。在变法实践中,王安石形成一套独具特色的法治理论。文章分别从其关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方面阐述他的法治理论与法治思想。以为学习和研究王安石的法治思想对于促进当今的法治建设仍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2.
王徵是我国明朝末年一位很有成就的科学家、语言文字学家、翻译家和出版家.他一生翻译著述很多,尤以和来华耶稣会传教士翻译合著和策划出版的<西儒耳目资>与<奇器图说>影响最大,书中最早介绍了欧洲音韵学、西方力学和机械学,并总结了我国汉语音韵学和机械技术.这些翻译出版活动,在中西文化交流和西学东渐史上起了开创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93.
汪元量作为宋末爱国诗人的杰出代表 ,为我们留下了大量堪称“诗史”的现实主义杰作。他的诗除了内容独特为世人瞩目外 ,在艺术上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可以说 ,汪元量的诗歌同文天祥等人的诗歌一起 ,代表了宋末文学的主流和最高成就。  相似文献   
94.
王安石精神主要表现为:追求真理的无畏战斗精神,富国强兵的爱国主义精神,革故鼎新的革新精神,务实有为的实干精神。弘扬王安石的精神,要善于从历史与现实的比较中借鉴,积极推进当代中国的改革和现代化建设大业,从传统与时代的结合中创新,造就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95.
李立泉 《云梦学刊》2001,22(4):48-51
王安石变法具有三个特点,即重名轻实、重赋敛轻生产、重富国轻富民.它没有给百姓带来利益,相反加重了农民的负担,因此是注定要失败的.  相似文献   
96.
"和"是王船山和合哲学思想的核心范畴之一。宇宙万物"和"的实现,其形上学基础为"太和","太和"之气乃是构成宇宙之质料因;"天命"乃是宇宙万物之和的动力因。天人相绍,为宇宙万物得以"和"创造了条件。人在宇宙中的主宰地位,决定了人能"继天立极","继"使人之性情之德得以完成。  相似文献   
97.
陈澧是晚清汉宋调和思潮的代表人物。他早年遵信乾嘉汉学,中年以后论学不分汉宋门户,强调通经致用。王懋竑和顾炎武的经学思想对陈澧会通汉宋、回归孔孟的经学观的形成有着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98.
苏轼对柳词的态度是复杂并且微妙的,有批评,甚至轻视;然更主要的,却是赞美和推崇,并提出了"柳七郎风味"来概括柳词的主要艺术风格,即雅俗共赏:以铺叙之功化俗为雅;用典、下字以雅融俗;以入神的白描,或以深情的剖白之真化俗为雅。  相似文献   
99.
阿Q与王龙分别属于鲁迅和赛珍珠笔下的人物,文章从剖析两位人物形象着手,探讨两位作家在人物塑造和对人物本质的把握方面的相似性,并通过对两位作家生活经历和思想背景的比较,提出自己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00.
永明诗人的共同努力,造就了永明文学的辉煌。但是由于南齐史料的残缺以及研究过程中所形成的思维定势,使得学者们在研究永明体的过程中,将焦点主要集中在沈约、周颙、谢朓等人,而对另外一些作家缺乏应有的关注,王融就是其中之一。根据《诗品序》和相关史书的文献记载,在分析王融诗作声韵规律的基础之上,结合王融本人的文学和声韵学修养及其生活环境,可以说明王融在永明体创立过程中所起到的首倡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