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5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篇
民族学   9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42篇
理论方法论   20篇
综合类   192篇
社会学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61.
围龙屋是客家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它集中体现了客家文化的主要特征。从哲学视野来看,它是客家人的精神空间的缩影;从建筑形式来看,它是客家人建筑艺术智慧的结晶。  相似文献   
162.
开发盐城泰山庙民俗文化区的创意和论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民俗文化型的城市商业旅游区在各地纷纷出现,在盐城城市建设中却是空白。而座落着名胜古迹泰山庙的先锋岛具有民俗文化开发的品质。探讨了把泰山庙岛区开发成以明清里下河城镇民俗文化的风情风貌为样式特征的商业旅游区的必要性,并且提出民俗文化资源的利用、开发模式的选择、开发的规划设计、开发的实施办法等方案性的研究结论。  相似文献   
163.
老舍小说《大悲寺外》新解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现代作家起步之初从欧洲近现代文学中汲取养料者甚多,但从中发现“灵的文学”的传统,并在创作中仿效者,只有许地山、老舍等二三人。《大悲寺外》将2 0余年的前尘后事绾系在少年的一桩无心之过上,将死魂的宽恕之语化为生人挣扎不开的心灵死结,让睽隔于阴阳两界的两个灵魂无休止地纠葛着、矛盾着、斗争着,以揭示社会的“人与人的关系”,“使人知所恐惧,知所希求”,正体现出西方近代“灵的文学”的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164.
泰山玉女祠改名昭真观的缘由考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北宋时期,泰山玉女这一民间神灵既未载入国家祀典,也不符合道教经典,且名气不大,来历不明,实属淫祀。到蒙古中统五年(公元1264年),道士张志纯重修泰山玉女祠之后,玉女祠被改名为昭真观。这一改名之举,是结合当时蒙古统治者的政治需要,以道教理论重新解释泰山玉女,从而使泰山玉女既得到官方认可,也受到道教重视。这就为后来的碧霞元君大盛于明清,做了必要的准备。经分析推断。将玉女祠改名为昭真观的人很有可能是张志纯。  相似文献   
165.
洛阳白马寺是东汉由西域引进佛教后建立的第一所佛寺,到了唐代,已经破烂衰败。武则天时期,白马寺得以重修,在政治生活中充当了重要角色。这里的佛事活动一直在继续,不但体现中外文化交流,而且对国内其他地区产生影响。白马寺没能作为单一宗派的祖庭而得到本宗的张扬和保护,它是综合性的佛教道场,显示出兼容并蓄的恢宏气势。  相似文献   
166.
关于麓山寺建寺年代,一说建于西晋泰始四年(268),二说建于南朝宋泰始四年(468)。结合《宋书》和《名僧传》对《高僧传.竺法崇传》进行考辨,竺法崇生活在四世纪,不会晚至南朝宋,竺法崇并非《宋书》中的释法崇。参照《名僧传抄》目次,《竺法崇传》其余材料均可采信,详稽考之,竺法崇游湘洲建麓山寺在四世纪初(307 328年间)。  相似文献   
167.
《散花寺》、《三年》、《龙女》是胡山源的长篇小说代表作。与同时代名家、大家的作品相比 ,这三部小说“不免咀嚼着身边的小小悲欢” ,“默默无闻”。但胡山源的这三部作品所透露出的人生内涵、人文情怀和小说艺术却是那些主流文学所不及的 ,其艺术价值应受到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168.
运用因子分析法提取的魅力性、价值性、传统性、真实性和娱乐性等5个影响因子,在河南淮阳太昊陵庙会上实证检验的结果表明:利用这5个因子可观测庙会旅游游客感知的影响因素及其重要程度,进而构建庙会旅游游客感知的评价体系,对促进庙会旅游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决策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9.
天水伏羲庙会始于金代,兴盛于明代,至今已发展成为中国天水伏羲文化旅游节。太昊伏羲祭典庄严肃穆,有迎水、迎神、领牲、献热血等仪式,具有祭祖、祈福、迎春和娱乐等显著的社会功能,已成为甘肃省推进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建设的重要内容,所有“龙的传人”共同的盛会,更成为联系海内外华夏儿女的文化纽带和精神基因。  相似文献   
170.
王守仁是明代大儒,心学的集大成者。其学术思想传至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影响至今。他传奇的一生兼有立德、立功、立言的特点,被称为封建时代的完人。由于其特殊的贡献得以从祀孔庙,成为官方认定的经世大儒。学界关于王守仁从祀的过程研究较多,但对于其能够得以从祀的原因还少有详细梳理。可从王守仁个人理想、主要成就、外部保障及学说的时代性等四方面来论述厘清这一问题,这对于研究王守仁的历史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