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46篇
  免费   80篇
  国内免费   9篇
管理学   19篇
民族学   122篇
人口学   50篇
丛书文集   421篇
理论方法论   149篇
综合类   1964篇
社会学   76篇
统计学   3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114篇
  2013年   120篇
  2012年   161篇
  2011年   210篇
  2010年   174篇
  2009年   153篇
  2008年   203篇
  2007年   210篇
  2006年   252篇
  2005年   219篇
  2004年   192篇
  2003年   178篇
  2002年   156篇
  2001年   166篇
  2000年   86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论明清江南游船业的经营空间、服务方式及其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船是江南水乡的重要交通工具,而游船则是明清江南旅游服务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在明清时代,江南游船的经营区域广泛,游船种类因时因地而异.随着时代的进步,游船的制作技术也不断改进,采用新材料、新式样,其目的就是为了吸引游人.游船业的发展除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外,还可满足人们休闲娱乐的需要和商业贸易往来,从而提高人们特别是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此外,明清江南地方政府游船业的正反两方面的政策、做法及其效果,使我们对旅游服务业应采取较为弹性的态度,深入挖掘江南传统旅游文化资源对推进今天江南乃至全国的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2.
20世纪30年代中国民族主义思潮的高涨,不免与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占据思想界主流位置的种种世界主义的主张形成一种紧张的对峙.《独立评论》围绕"如何树立民族信心"的讨论,正是这一"紧张对峙"的反映.通过对这一讨论的内容、背景及其与"本位文化"论战的关联等多方面的梳理,试图展示以胡适为代表的"西化"派学人在国难日渐深重、民族主义情绪日渐高昂的现实面前的坚持、妥协和困窘,以及20世纪30年代中国思想界各种思潮既对立又相通的生动复杂的面相.  相似文献   
63.
20世纪60年代以来,穆斯林已经成为西欧社会不容忽视的现实存在,但是在政治参与方面,穆斯林远未能有效参与西欧各国的政治进程。穆斯林人口在种族、经济地位等方面的多样性是其有效参与政治的内在障碍。从资源动员理论和政治机会结构理论的分析可以发现,穆斯林对公民权、政治精英、参政渠道等政治资源的占有不足,加之欧洲殖民心理遗产的影响、欧洲的世俗化政策、伊斯兰恐惧症、外部穆斯林世界的影响等多种因素,共同构成了影响穆斯林广泛参与西欧政治生活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64.
乌孙为西域大国,在汉、匈关系中一度举足轻重,西汉“断匈奴右臂”的战略,首先因乌孙而提出,进而拓展为对于整个西域的宏伟设想。西汉采取了联姻与军事威慑相结合的外交策略,促使乌孙的立场由“观望”转为“归汉,”这是西汉外交在“大宛之役”后的重大突破,亦对古代中亚国际关系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65.
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可行性条件及制约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加强的情况下,遭受亚洲金融危机重创的东亚各国,都深有感触地体会到,要维护本国经济的安全与稳定,单凭一国的力量难以实现。为此,加强本地区经济合作,发展经贸关系正愈来愈成为东亚各国的共识,其要旨就是建立自由贸易区。中日韩建立自由贸易区,既有现实有利条件,又存在很多障碍,对这种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有助于我们深刻认识东亚经济一体化的现状和未来走向。  相似文献   
66.
东亚三国近代文化选择与成因考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东西文化关系问题上的不同立场而形成的近代东亚文化选择模式,在中国表现为“中体西用”;在朝鲜与日本分别表现为“东道西器”和“和魂洋才”。东亚三国近代文化虽说在形式上存在着诸多相似之处,但因三国社会历史条件等诸多因素上的差异,使三国近代文化在对传统的反思及西学分量等内容上呈现出很多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67.
郁达夫的诗学是一种感伤诗学,它在追究什么样的情感才是最适合文学表达的问题上,是对中国“言志”、“缘情”诗学传统的丰富和发展,而这种丰富和发展则是中西文化、诗学激荡化合的结果。  相似文献   
68.
两周金文共有的第二人称代词有"女"、"乃"、"尔",它们的语法功能一直比较稳定。"余、朕、女、乃"和"我、尔"在殷商以前可能属于不同方言,后者之进入前者所在方言,可能就是为了补前者不表复数之不足。第二人称代词在殷商西周时可通用于各种身份的人之间,到东周春秋时期逐渐有了限制。从殷商西周到春秋战国,随着称谓礼仪的发展,称谓系统也发展得愈益丰富完善。  相似文献   
69.
重点介绍伊森巴德·金德姆·布鲁内尔(Isambard Kingdom Brunel)的生平和所取得的主要成就。布鲁内尔是工业革命时代英国著名的工程师,因其卓越的工程成就,在英国乃至欧洲有重要的影响。他出身工程世家,曾在法国学习工程专业,后回国跟随父亲参加工程实践,逐步成长为优秀的土木和机械工程师。曾设计建设克利夫顿斜拉桥、大西线铁路,设计多艘大型蒸汽轮船(大西号、大不列颠号和大东号),主持建设多座桥梁、隧道以及医院等。正是布鲁内尔的巨大贡献,使英国的公共交通和现代工程建造有了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70.
1940年代,华北根据地出现严重困难局面。与此相对照,浪费现象在华北各根据地普遍存在着。为根除这一现象,中共采取了多种措施。这些措施的推行,在当时对肃清浪费现象、倡导节约之风起到了重要作用,对当今政府反对浪费、倡导勤俭也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