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2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4篇
管理学   9篇
民族学   8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55篇
理论方法论   8篇
综合类   279篇
社会学   13篇
统计学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241.
Critics point to an excessive visual emphasis in Western architecture bringing about a weakened sense of belonging, and a disconnection from places and from other people. Architects’ visual way of knowing and working is further criticized for contributing to an alienating “architecture of the eye.” This article seeks to challenge this critique by offering a more nuanced understanding of vision and its connecting potential. To this end, it engages with how a d/Deaf architect, George Balsley, uses and attaches meaning to vision, partially prompted by the highly visual and spatial dynamics inherent to sign language. It relies on several interviews, observations, and a guided tour through a building he helped design, the Sorenson Language and Communication Center (SLCC) in Washington, DC. The article looks specifically into the building’s vision-centered features in relation to George’s d/Deaf ways of being. His way of seeing is reflected in distinc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LCC that sustain (sign) language, mediate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and facilitate connection to and understanding of spaces – features that are relevant for but also beyond the d/Deaf community. The architecture that issues from George’s d/Deaf ways of seeing thus challenges the critique that vision-centered architecture by definition disconnects.  相似文献   
242.
通过对报业发展历史的考察,发现大众报纸具有进行视觉样式创新的内在机制,即一方面通过不断改革文字报道的形式,创造新的报道体裁,以向受众提供活生生的现实生活景象;另一方面在文字革新的同时,版面符号语言也在不断进步。进入到消费社会后,作为符号存在的视觉样式,具备了消费的特征,而当前更好地创新报道样式,需要从新闻体裁、业务操作、符号同构等三个纬度加强。  相似文献   
243.
声乐演员在舞台上的歌唱是听觉形象与视觉形象有机结合的一种创造性活动。歌唱的外部动作和技术技巧的设计和运用,一是要弄清它与表现歌曲情思的关系,把握好声音律动和歌唱外部动作的指向性和知觉联想性,让观众通过听觉与视觉的反复转换,从感官享受与精神享受相统一的高度来正确深刻领悟歌曲的音乐美;二是要以对艺术与生活的关系以及现实生活中人们的需求与歌曲所表达的人的欲望和意向之间的关系的正确深刻理解作为内在依据;此外,还要从生理学、心理学、文化学和哲学的角度加以审察和协调。  相似文献   
244.
本文论述了三视图理解 ,实现了由等厚基元体组成的组合体的三视图理解 .这一理解过程包括组合体三维模型的建立 ;闭环的提取 ;等厚基元体的形成 ;实际基元体的形成及三维结构的形成 .整个系统采用了类似于专家系统的结构 ,利用了人理解三视图的知识和三视图之间的对应关系 ,从组合体的三视图中提取出了具有三维信息的基元体 ,并由基元体形成了组合体的三维结构 .并将这一结果用立体图形的投影显示出来  相似文献   
245.
近几年来,我国政策性银行在保持高速发展的同时,经营管理上的诸多问题和矛盾也逐渐暴露出来。因此,有必要建立一套完整的对政策性银行有效的监管体系,将外部监督和内部管理统一到符合国际同业监管标准的法律体系的框架之中。  相似文献   
246.
广告图形创意,是通过图形表现广告主题的独创性的意念或新颖的构想。与绘画的构思不同,广告图形创意是以市场为中心、以产品营销为目的的发挥创造性思维的过程。  相似文献   
247.
论新文学史上的四部奇遇小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沈从文的《阿丽思中国游记》、张天翼的《鬼土日记》、老舍的《猫城记》和张恨水的《八十一梦》,以其讽喻性、幻想成分和深蕴的忧虑精神在现代文学史上自成一格。四部作品包含一个基本的图式,即游历者误入一个陌生世界亲历了种种令人称奇的事件,奇遇小说的概念亦由此而生。与常态的讽刺小说相比,奇遇小说的最大特点在于叙事主体"陌生者"的身份设定可以使他们充分领略所谓的"异国情调",而托言奇境的叙述对象又成为作家肆意笑谑冷嘲热讽而不必顾虑的保护伞,这恰恰提供了公正地、透彻地看待社会现实与人性的隐蔽机会,在寓言的意义上具体地呈现完整的时代图景。  相似文献   
248.
思想解放是解决人的认识运动中的基本矛盾,不断打破旧的思想束缚,形成新认识,指导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思想解放的关键是创新,创新是对传统的否定和扬弃,形成新认识的过程.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关键时期,呈现出一系列阶段性特征,对改革开放提出了新挑战和新要求.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改革开放,需要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树立和平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新观念,解决好发展与科学发展的矛盾,适时调整利益格局,加快体制创新,实现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249.
“视觉-非视觉”对立的语言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视觉是人类最凸显的感觉。视觉活动与其他感觉活动在对外界事物体验上存在特征对立:前者常是远距离进行的,至少是有距离进行的;后者常是近距离进行的,有时甚至是无距离进行的。这一特征对立引发了身体活动与心理活动关联中“视觉活动→思维活动”、“非视觉活动→情感活动”身心隐喻的形成。据此,可以解释多种相关语言现象。  相似文献   
250.
消费主义语境下视觉文化的审美嬗变和多维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经济-文化全球化、大众传媒与后现代主义的共同推进下,消费主义成为当今中国社会整体性的文化语境.影像与形象占据主导地位的视觉文化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它踏破以往视觉艺术的边界而向整体的生活突围,使得文化审美的主体结构、对象范围、生产方式、审美性质等方面都随之发生了一系列的嬗变,从而对人类艺术生产与接受的现状和前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