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5篇
  免费   68篇
  国内免费   29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19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126篇
理论方法论   35篇
综合类   733篇
社会学   3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4 毫秒
101.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价值论,以中国梦为价值理想,以"两个一百年"为价值目标,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价值选择,以人民为价值主体,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价值核心,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价值建构。它具有鲜明的价值特色,是时代性与民族性、特殊价值与普遍价值、弘扬正价值与摒弃负价值、科学性与合理性、价值观念和价值实体、事实性价值与规范性价值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02.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重要内容,其承载的关于人类价值规范和交往秩序决定了它本质上属于一种规范性存在样态。作为超越实体性存在的特殊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规范性存在样态主要在于其内在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之间的价值张力,这种价值张力在现实中表现为共同价值与价值存异、公共权威与个体自主、超越旨趣与适度稳定的合理关系。上述价值关系的处理也充分体现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实践方案中,即中国传统"和文化"价值引领下的共享发展格局、"承认的政治"下民族自主与"中国方案"的价值威信、战略举措下的区域化样态与价值超越下的全球化趋势,以上方案推动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实构建在"中国与世界"的相互关系中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03.
大数据时代理论供给是指借助大数据信息与技术,把人民需要的科学理论快速有效输送到人民的理论需求端。大数据时代,理论主体层次不齐、现实问题层出不穷、供给渠道纵横交错、供给体系缺乏统一等造成一定程度的理论供给现实困境。运用大数据思维与技术,准确把握理论需求信息、着力打造理论供给侧和全面创新理论传输媒介系统是构建大数据时代理论供给的战略对策。实现大数据时代理论供给的有效治理,关键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治理理念,坚持依法治理的战略选择,坚持价值治理和技术治理有机统一的原则。  相似文献   
104.
从出场语境和范式创新的角度把握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进一步深入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在要求。从出场语境的角度看,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场存在理论、实践、理论与实践双向良性互动三重语境。从范式创新的角度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新时代总的范式创新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和新时代主要矛盾转化的"变"与"不变"的统一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两个非常重要的创新范式。  相似文献   
105.
习近平关于青年成长的论述不仅具有丰富的内涵,还蕴含着深厚的历史唯物主义哲学底蕴。习近平立足当前的社会现实,坚持唯物主义历史观,密切联系中国发展的现实和青年成长的实际,用中国梦引领新时代青年,充分诠释了青年发展和时代进步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对青年的认识上,习近平坚持以人为本,从青年本体出发,根据青年自身的发展特点和规律开展青年工作,把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青年发展的目标。同时,强调实践的重要性,鼓励青年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增强创新创造能力,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练就过硬本领,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落实到具体的社会实践中。习近平关于青年成长的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创新和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中国特色,是新时代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6.
民本思想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和治理智慧,对中华文明发展有着深远影响。但在君主专制私有社会中,其民本意义上的功能和理想实际上无法得到真正的实现。习近平人民中心论秉承和彰显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特质,有着鲜明的价值取向和丰富的时代内涵,强调人民是创造和发展历史的主体力量和动力源泉。相比传统民本思想,习近平人民中心论在人民与国家的关系上实现了地位上的“从属”到“主体”的超越;在利益追求上实现了“异路”到“同向”的超越;在治理上将服务人民视为起点和目标,把人民当成信仰,实现了“治术”到“信仰”的超越。  相似文献   
107.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新成果的继承和发展。基于激发内生动力、增强外力引导、优化宣传阐释、转变工作模式的路径视角,提出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头脑”要着力把握好学习的“自觉性、长效性、渗透性、实践性”四重维度,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为高校科学把握思想内涵、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提供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08.
人类命运共同体构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在积极反思人类生存现状的基础之上,对世界未来发展形态的一种前瞻性擘画。总体观之,作为“类”存在的人的主体自觉以及马克思主义“类”思想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构想的逻辑基点, 现代“人类交往”方式的演进与普遍发展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构想的现实基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合”理念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构想的思想源点。逻辑起点、现实基点与思想源点共同构成人类命运共同体构想的生成之源,对其系统、深入的阐释与审思则是我们学习、领悟、实践这一伟大构想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09.
促进全民健康,决胜全面小康。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民健康的重要论述,充分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时代要求,蕴含着以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战略目标,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为价值追求,以社会资源共建共享为方法路径,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为条件保证的丰富内涵。在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民健康的重要论述对于加快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推动构建中国健康工作体系特别是指导此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展现出重要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10.
习近平“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重要论述的生成具有多重逻辑。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的理论、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内核是其理论渊源;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精髓、以红船精神为源头的革命精神是其文化根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任务的严峻性、解决“三个如何”之问的迫切性是其现实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