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2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1篇
管理学   2篇
民族学   14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83篇
理论方法论   16篇
综合类   420篇
社会学   1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张伟 《阴山学刊》2009,22(6):59-61
《红颜绿煤》进退得宜,收放有度,既有时间线索,又不平铺直叙,插叙补叙间出,前后跳荡,摇曳多姿。作家具有非凡的驾驭大场面的能力。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几乎都有着富于传奇色彩的经历,这不仅是结撰故事的需要,也反映出那些兵荒马乱、动荡不安的年月里,命运的不可捉摸、不可把握,从而饱含着历史的沧桑。作品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没有做简单化的处理,多处表现了对传统的历史叙述的解构。作家秉承着古代叙事文学的优秀传统,善于在激烈的矛盾;中突中刻画人物性格。主要人物个性鲜明,特别是女性群像光彩照人。  相似文献   
22.
荣新江  朱丽双 《西域研究》2012,(2):1-13,142
前人在讨论于阗年代或王统世系时,根据中原正史记载和敦煌莫高窟画像与题名,对活跃于公元10世纪的于阗国王李圣天的事迹渐次有所表彰,但缺少系统和整体的认识。本文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们最新的研究心得,大体按照时间顺序,对李圣天一生的事迹做一个总体的考察,包括其名字、称号、即位年代和所用年号、与敦煌的交往与和亲关系,遣使后晋与受封"大宝"等,希望大致描绘出他的历史全貌。  相似文献   
23.
项羽是历史上一个形象丰富饱满的悲剧英雄。导致其政治悲剧的原因主要表现在:缺乏开创一个盛世王朝应有的政治才干与眼光;刚愎自用,不懂得延揽并尊重人才;暴戾残忍,不恤民情;自恃才高,过分迷信武力。  相似文献   
24.
以左宗棠为首的湘军势力在镇压西北回民起义后,为了激活西北社会的经济,对西北茶务进行了行之有效的改良,本文以湘军任命左宗棠及其后继者对西北茶务的改革与调适,进而探讨其对西北茶务的影响。  相似文献   
25.
翔云 《兰州学刊》2008,(7):162-165
曾国藩为政上被誉为“成同中兴第一臣”,为文上被称为“桐城古文的中兴大将”。曾氏去世后,清廷以国葬之礼厚待,当朝权贵文士撰文盛赞其不朽功业。清末反满革命浪潮迭起,曾氏受到革命党人斥责在所难免,但文学成就仍受后人称颂,再传弟子林纾光复湘乡文派。曾国藩的丰功伟业在一定程度上激发毛泽东救国救民伟大抱负,蒋介石也以之为效法榜样来治理国家。  相似文献   
26.
论向警予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和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向警予是杰出的中国妇女运动领导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在求学和革命活动中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不断升华,她较早运用唯物主义观点和阶级斗争学说指导中国革命实践,为中国共产党早期有关工农革命和妇女解放运动思想理论的奠基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27.
自咸丰六年(1856)至同治三年(1864),信丰县城及县境经受了与太平军的多次战争,县城几番被围,最长的一次达二百二十余日。由于南赣官府、周边州县以及湘军的支援,另外署理知县吴秉衡的坚守,信丰县城得以保完。署理信丰知县吴秉衡的《信丰守城记事略》记载了太平军、匪寇围城的经过,该文献为认识咸、同时期江西地方史的重要史料,至今尚未得到学界的分析与解读。本文以《信丰守城记事略》等史料为主,讨论了太平军、匪寇的攻城策略,官府的应对措施以及信丰城乡战时的社会秩序等问题。  相似文献   
28.
北宋时期的蔡襄不仅是书法家、政治家 ,同时还是一个尊重规律 ,造福于民的具有科学思想的高级官吏。其科学思想主要表现在致力环境保护 ,宣传医学 ,努力兴修水利设施 ,改善生产条件 ;集中人民群众智慧 ,修建洛阳桥的高超工程技术以及所留下的《荔枝谱》、《茶录》这些光辉著作上。他的科学思想不仅达到了他那个时代的高峰 ,就是在今天 ,对我们仍然具有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29.
20世纪夏史与夏文化探索综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历史上有一个夏朝,这为中国古代史学家所坚信。然而在近现代一些国内外学者对于夏的存在却发生了怀疑,这样有关夏代历史的探索就因关系到我们古代文明和国家起源重大问题而具有特殊的学术意义。由于传世文献中有关夏的记载数量少且零碎,并多属后人追记,所以探索夏文化主要依靠考古学来进行。这是继王国维提出“二重证据法”之后,在古史研究方法论上取得的可喜成就。  相似文献   
30.
太平军造反十几年,主要活动于南方几个省的一些城镇,并没有统一全国,局部的军事占领不能称为国家;国内绝大多数百姓和国际社会也都不承认它是一个国家的中央政权,因而不应照其自称的“国号”作为正式的称谓。国外的有关著作,绝大多数称之为叛乱,即使奉之为“革命”,也没有视为国家,今后不应继续将太平军叛乱(或革命)译为“太平天国”。《赋情汇纂》是清方人员编撰的情报汇集,在当时有很高情报价值。《李秀成供词》是太平军后期主要领导人之一李秀成被俘后,出于多重目的而写给曾国藩看的,与前者在时间上正好衔接。(太平天国天京观察记测是英国人伍士礼1861年在南京观察一星期后,写给英国公众看的长篇报道。三者写作意图不同,都是了解太平军真相很重要的史料。应当尊重史实,走出美化“农民革命”的误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