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2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1篇
管理学   2篇
民族学   14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83篇
理论方法论   16篇
综合类   420篇
社会学   1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甲午战争使列强认识到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德国挑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对日赔款为列强扩大在华权益提供了条件。伴随列强在华权益的扩大,教会势力日益壮大,中国人民反洋教运动也蓬勃发展,义和团运动应运而生。列强联合镇压了义和团运动,这次联合行动为日后日英结盟提供了绝好机会。  相似文献   
42.
西汉学者刘向撰写了许多以“说“命名的叙事性作品,他还增设了“小说家“这一诸子学派,这些证明刘向具备了说体文思想。刘向的说体文思想包括:说体文的内容为诸子辩说,说体文的特征为情感性、譬喻性、说理性,说体文影响“小说家“的增设。这些对说体文及小说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43.
新四军的美术教育是以在江苏盐城建立的鲁迅艺术学院华中分院为代表的学校美术教育和军中的各种美术培训班为主体的应用型美术教育。因其特殊的抗战时代背景,新四军的美术教育呈现出课程设置以实用为主、“理论联系实践”开展教学、克服困难坚持教学、就地取材发挥主观能动性、相互学习不断提高、举办展览以实践检验教学成果等众多的时代特色,为当今尚处在革新中的中国美术教育起着有益的指导、借鉴和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44.
甘军是西北近代史上一支重要的地方武装力量.势力曾盛极一时,历经回民起义、收复新疆、义和团运动等一系列重大事件.庚子事变后,因排外而遭到列强的忌恨,在内外压力下被清廷裁撤,势力受到很大的削弱.西北辛亥革命之时,因时势所迫,清廷不得不再次借重其武装以镇压西北辛亥革命.这给当时的甘军余部提供了重新崛起的机会.他们编组军队,率部攻陕、镇压宁夏起义,给当时的西北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同时,也正是在西北辛亥革命中,他们完成了由旧到新的转型,成为以后控制西北政坛的一支军阀武装.  相似文献   
45.
作为红军的主要创建者之一,朱德在领导土地革命战争以及红军自身建设的实践中,提出并阐发了较为系统的建军思想。确定红军的阶级性质,明确建设新型人民军队的建设任务;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正确处理政治工作与军事工作的关系;重视红军武装力量的扩大,走数量与质量并重的扩军之路;抓紧红军部队的教育训练,实现政治训练与军事训练的有机统一,对红军的发展壮大发挥了重大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6.
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和王实甫的《西厢记》(以下简称《董西厢》和《王西厢》),是两部闻名中外的名作,历来研究者和研究文章很多,但主要集中在关于作者作品的主题思想、情节结构、艺术成就等方面,对于遣字、用词、造句方面的研究甚少。为此,本文就《王西厢》和《董西厢》里大量迭词的运用,从重迭方式的多样化、迭词集中的高潮、表情达意的丰富多彩等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试图弥补这一遗憾。  相似文献   
47.
湘军肇兴以宗法关系为身份依据,成为解读晚清社会转型的一个初始密码和历史样本。晚清社会结构的军功阶层由社会边缘进入中心、地方绅权扩张、渐进式制度博弈、满汉认同中的满蒙特权与汉族意识成为湘军体系背景下晚清社会转型的历史镜像。由此,传统的宗法“自然共同体”开始被政治利益共同体所取代,成为左右晚清政治变化的重要变量。  相似文献   
48.
张载依据《易传》建立起自己的哲学体系。张载哲学关于“名”的观念也是对于《易传》中“名”等相关概念和命题的继承和发展。以“先识造化”为宗旨,张载繁复的哲学概念之间实具有内在的贯通性。“名”在张载哲学具体语境中具有不同的指称和意蕴。更重要的是,特定语境中“名”与其它概念尤其是“象”“、意”“、道”的内在关系的清晰揭示,有助于对张载基础理论命题,尤其是其形而上学的丰富内涵的正确理解。  相似文献   
49.
民族主义是建立在“主权”观念基础上的民族自我意识和情感归属,旨在维护本民族权益、实现本民族和民族国家发展要求的思想观念或意识形态,其在实践中往往演化为建立和发展现代民族国家的社会运动。在民族主义话语中,作为“人民”的民众从历史“后台”向历史“舞台”前置,媒介作为国民的“养成所”,被置于民族救亡与国家建设的中心地位。在人民主权的民族主义话语中,《湘报》报人提出了“报为民史”的传媒属性观、“开启民智”的媒介功能观与“志士精神”的新闻伦理观,推动了湖南新闻思想的近代转型。《湘报》所建构的新闻思想,既接受了“民权”等现代价值观念,又具有儒教的道德激情,其对近代湖湘文化转型,产生了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50.
钱玉趾 《云梦学刊》2006,27(5):36-39
《湘夫人》写于楚杯王三直年,其中的湘夫人象征被囚于秦国的楚怀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