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2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1篇
管理学   2篇
民族学   14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83篇
理论方法论   16篇
综合类   420篇
社会学   1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 毫秒
71.
通过对近年公开的向道深致朱彬绳书札中的朱葆三史料进行逐一解读,把朱葆三置于特定的时代背景,立足书札包含的史料信息,辅以方志、家谱、年谱、报刊等文献,分析信札的书写年代以及这期间他的社会交际、与宗族成员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2.
东京的“励志会”“亡国纪念会”“青年会”“军国民教育会”,杭州的“兴浙会”“浙会”“浙学会”和上海的“中国教育会”“爱国学社”等进步团体均是光复会的来源。陶成章与龚宝铨受东京浙学会和军国民教育会的派遣,前往上海创建了光复会。光复会初建时,考虑到应由一个德高望重的人出任会长,于是有着清朝翰林头衔又倡导反清革命的蔡元培被推为首任光复会会长。光复会创建伊始,即将反清作为革命目标。  相似文献   
73.
《香奁集》因其艳情旨趣,历来成为诗评家争议和诟病的焦点之一,本文从文学的生态环境、文学自身的发展、诗人的性格特征和经历等多方面,质疑了有些论者所持的香草、美人的寄寓之说,肯定了《香奁集》是一部叙写恋情、艳情的个体心灵记录。并进一步从文化的层面揭示其在中国艳情文学史上的划时代的意义,通过对诗歌文本的解析,深入探讨了《香奁集》独具个性的情性之美,肯定其对儒家诗教传统的突破,表现了自然而最具本真色彩的人性光辉。  相似文献   
74.
我国正经历着从政务公开到党务公开的历史性转变。而军务公开的问题,也随着这一历史性的转变,历史地展现在了我们的面前。军务公开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尽快地建立我军的新闻发布制度。这既是我军(中国人民解放军)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更是我军提升软实力的需要。本文从我军新闻发布制度的历史发展,我军新闻发布体系的全面构建以及我军新闻发布制度的人才战略三个方面,对我军如何建立新闻发布制度问题,进行了全面的思考和深入的论述。本文将对我军新闻发布制度的理论建设和运作实践,提供重要的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75.
郭象独化哲学的崇有把自然山水审美引向独立,相当于掀起一场美学革命。这其中包括对俯仰与虚静两种审美观照的整合,深深影响了此后美学思想发展进程的基本走向。俯仰与虚静各有所长,亦各有所短。俯仰有观物取象之长,亦有思维的类比受限之短;虚静有排斥外通感物之短,亦有拓展心灵自由之长。郭象的无心玄应,唯感是从则构成二者的交融互补。其经无心过滤清洗过的唯感是从,一方面以俯仰的类比之短补入虚静的心灵自由之长,另一方面以隔绝外通之短补入俯仰的接物之长。中古山水审美的寓目辄书蔚然成风、巧言切状的追求及目击道存的观照方式的确认和推行,均得益于这种整合。它既是对庄子虚静排除具体感性的改造,又是对其目击道存理论依据的创造性发展,从而大大拓展和深化了中国古代的审美观照。  相似文献   
76.
王夫之诗学中的意境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0世纪的王夫之诗学研究中,意境论是一个尚未引起足够重视的问题,一些当代学者虽然对王夫之的意境论给予高度评价,但在若干重要的问题上,未曾取得一致意见。本文认为,王夫之对关涉意境本质的情景交融说和超以象外说均有独到的贡献。这与他作为中国诗学的集大成者的地位是相称的。  相似文献   
77.
生命的意义与价值是哲学的永恒主题。魏晋时期,玄学思想家将思考的重点转向人的生存,并从本体的高度诠释了生存可能性。王弼、嵇康在会通儒道的原则上出现了分歧,但都将生存问题纳入各自视野,彰显出人的超越意识。郭象创造性地诠释了《庄子》文本中"自由"与"逍遥"的现实含义,将"道通为一"的精神境界含涉在世界之中,为人的生存可能性找到了新的形上依据。  相似文献   
78.
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图书馆所藏"张之洞档案",可以知道光绪二十六年(1900)至二十七年邱菽园与康有为决裂,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很可能是主要原因)是张之洞的策反。张之洞通过清朝驻英公使罗丰禄、驻新加坡领事罗忠尧、两广总督陶模对邱菽园进行了劝说的工作。在张之洞通缉与劝说的两手交并使用下,邱菽园选择了纳金免灾的办法,公开登报与康有为决裂。  相似文献   
79.
唐人著录嵇康绘有《狮子击象图》,但该图恐非嵇康之作。"狮子击象"作为一种异域景象传入中原,结缘于佛教在中土的流播。狮子形象大约在东晋时期进入文士绘画题材。宗炳《狮子击象图序》交代了该图的绘事缘起,《狮子击象图》本系宗炳之作的可能性较大。唐人归之于嵇康名下,和嵇康刚烈的性格与"狮子击象"的惨烈意象暗合,其白画跟《狮子击象图》在文献著录中并行流传引起误题以及唐人借其题签抬高画价有关。  相似文献   
80.
蒙元军队在其发展的历史上所创造的军事奇迹与辉煌是与其独特的战斗力生成模式分不开的。本文首先分析了蒙元军队战斗力的特点,其次分析了影响蒙元军队战斗力生成模式的因素,再次对蒙元军队战斗力生成模式作了精要的归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