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26篇
  免费   70篇
  国内免费   15篇
民族学   81篇
丛书文集   381篇
理论方法论   122篇
综合类   1525篇
社会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109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151篇
  2011年   188篇
  2010年   164篇
  2009年   145篇
  2008年   127篇
  2007年   159篇
  2006年   180篇
  2005年   163篇
  2004年   127篇
  2003年   126篇
  2002年   97篇
  2001年   82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晚明是中国历史上灾害发生最频繁、危害最严重的时期之一。究其原因,除自然因素外,还有深层次的政治因素,如救灾责任主体功能衰弱、备荒制度名存实亡、救灾环节充斥腐败、政府决策脱离实际等。在这些因素作用下,晚明时期灾害发生频率趋于加快、危害极度放大,形成无岁不告灾伤、无灾成有灾、小灾变大灾的局面。  相似文献   
992.
明代历史上,大臣为捍卫祖制伏阙争礼三次,最早始于成化年间的文华门哭谏。这次争礼因宪宗生母周太后在祔葬问题上与大臣的分歧引起,周太后的跋扈独断激起文武百官大规模请愿。文华门哭谏不仅引起皇室祔葬制度的重大变革,也是谏诤皇权不当行为而抗争请愿之开端。  相似文献   
993.
明代是否存在"京报"以及"京报"的性质问题,一直是新闻史学界长期关注的话题。此前,作为文献史料,仅限于清人俞正燮《癸巳存稿》中的一则材料。当代新闻史学者对史料的发掘又有了一些新的进展,如方汉奇、姚福申等先生的考察,但也多限于小说、戏曲等文学作品的描述。根据元明时期文献中关于"京报"的若干材料,从词源学的角度分析,认为"...  相似文献   
994.
“徽商勾结、垄断”说是一种既不符合事实,又不符合逻辑的说法,是对徽商名誉的侵害。迄今尚未发现有人曾对该说法提出可行性论证。抓其一点不及其余、牵强附会、捕风捉影、无中生有等,是该说法的学术破绽。今后仍坚持该说法的学者,则应出示自己的论证成果,以正视听。  相似文献   
995.
张涛 《河北学刊》2007,27(1):168-171
明末文学主要以文社为主流文学样态,这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是一独特的文学现象。在目前学术界热衷于从科举文化解读文社兴起和繁盛的热潮下,却忽视了文社的文学本质。文社既是科举士子“缔文”活动的结晶,又是文坛厘正文体、转变文风的需要,而明代分门别户的标榜风气更促进了文社派别的林立,文社成为明末文学批评多元化的外在表现形态。文学内律才是文社兴起和繁盛的真实原因,这在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史上是一个不得不辨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996.
小品文的审美价值及其在晚明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筠筠 《文史哲》2003,3(2):134-139
晚明学者借用佛教中“小品”一词命名篇幅短小的艺术性散文 ,他们不仅在小品文的创作上取得了杰出成就 ,将其发展为与汉赋、唐诗、宋词、元曲相提并论的明代文学成就的标志 ,且总结出小品文与正统文学在写作动机上的“一饷之欢”与“千秋之志”的区别 ,在创作目的上“自娱娱人”与“明教载道”的不同 ,并指出其小中见大、寸瑜胜尺瑕的审美特点。  相似文献   
997.
明代格调派诗学所遗留的矛盾与问题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格调论为明代诗学的主流与正宗,明代格调派强调格调优先,从形式入手,采取了一种"倒学"的方式,这种思维模式的先天缺陷,致使明代格调论产生了诸多难以克服的矛盾,诸如强调形式,忽视诗歌内容;"师匠宜高"与"捃拾宜博"的矛盾;才情的恣意张扬与拘囿规矩之间的冲突;"正"变"之间无所适从的尴尬;标扬神完气畅、卓立遒劲的雄浑格调,却又拒斥格偏调弱、恬适淡远的神韵诗风;恪守"拟议"之典则而难以"轩翥出辙"成其"变化"。  相似文献   
998.
刘春玲 《阴山学刊》2005,18(4):95-99
明朝后期,在商品经济的冲击下,传统意识发生异动,国家法律对妇女的限制有所松动。在这样的背景下,江南地区一部分女性自我意识自觉或不自觉地发生了萌动,她们淡漠贞节观念,追逐时尚,注重才情。不过,由于封建理学仍占据主导地位,这种变化未能突破当时的传统社会模式。  相似文献   
999.
本文结合同时期的文献材料,补充解释了明清小说中的词语13条,对当前一些工具书或文章中释义疏漏之处试作补充。  相似文献   
1000.
明代乡贤传“孝”的书写形式分为两部分,即明代以前孝子的“哭亲守墓”模式与明代孝子的“现世奉养”模式。“哭亲守墓”源于晋唐正史人物传记的书写手法,“现世奉养”则是明代士人对本朝孝子的“形塑”。这两种模式被乡贤传作者整合于一本传记之中,既统一于“孝”又具有各自的时代性。《金华先民传》对浦江郑氏孝义一族的书写正是“孝”表现形式历时性变化的代表。这种“孝”书写形式的变化,通过乡贤传记的传播及其教化作用影响了明代地方乡里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