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3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7篇
民族学   5篇
丛书文集   121篇
理论方法论   18篇
综合类   46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5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591.
遍检《毛传》与《毛序》,《传》释诗义与《序》释诗义基本相同者达83篇之多,明显相异者只有3篇,且在解释体例上、在内容的相互照顾、相互发明上,都表明《传》与《序》存在内在的联系。从研究唐前所载《毛诗》资料系统入手,认为郑玄所谓"大毛公(亨)为《故训传》",既包括今《毛序》,也包括今《毛传》,《毛序》的形成经历了很长的历史时期,是经累积而成的,最终由大毛公(亨)"编纂而成",并体现出他自己的观点;小毛公(苌)则对《毛传》作了最后的加工、厘定工作,并在《毛诗》的传授中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92.
徐渭曾三次面对死亡的威胁,而三次威胁又激成了其文集自刻活动的三个活跃期,不甘沉沦的不朽意识是形 成这一重叠景观的内驱力。《徐文长初集》似应刻于隆庆2年(1568,48岁),而不是万历18年(1590,70岁)。  相似文献   
593.
余华通过<活着>、<许三观卖血记>两部小说鲜明地反映出了他以及他所要表现的"中国人"的生存哲学:也就是在强大压力和苦难的夹缝中竭尽所能求得"活着"的权利.无论是"以生拒死"还是"以死求生",我们都能真切地感受到他们对"生"的渴望,并且,在这渴望中,我们又意识到生命自身强大的能量.  相似文献   
594.
花雪世界风月无边--徐志摩诗歌新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诗化意象"风花雪月"在徐志摩诗歌中,既是诗美象征,又是情意象征和哲理象征.这一组意象的出现,是诗人人格精神和审美观念的投射.在20世纪初期风云际会的中国土地上,徐志摩用"风花雪月"这一串美丽的钥匙开启了幸福生活的乐园.  相似文献   
595.
徐志摩作为新月诗人的主要代表 ,他突出的贡献是对新诗体制的改革和实践 ,对诗的形式感与内在精神的执著追求。形式上 ,他注重音节的谐和 ,传统意象的运用和句式的现代品格 ;内容上重视诗的精神和人格的展现。因此 ,他的诗总能给人以轻盈、流丽、甜蜜的美感  相似文献   
596.
许地山的"安乐"观将精神因素放在首位,对"安乐"的内涵有着独特的阐释,是他的悲剧意识与博爱思想之间的桥梁,在其人生哲学中占极为重要的位置,是理解他的人生哲学与整个思想的关键.  相似文献   
597.
在中国当代小说中,刘恒的作品中有一种悲天悯人的精神。其悲悯精神体现在社会性悲剧、文化性悲剧、性格心理性悲剧、存在本体性悲剧等层面上。“直面惨淡的人生”使刘恒的小说获得了独特的精神价值。  相似文献   
598.
郭荣丽 《北方论丛》2007,(5):114-117
徐复观作为现代新儒家在20世纪下半叶的重要代表,他的文化哲学思想涉及了文化的本质,文化的共性与个性,文化的中与西,文化的层次及文化的古今等方面。他沉入到文化的海洋中挖掘出中国文化的独特价值,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哲学思想,这对当代新儒学的发展,对当今中国文化的构建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99.
晋冀恒山之争与中国山岳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畅 《河北学刊》2002,22(6):145-148
山岳文化是自然人化的深广、复杂表现。以五岳为代表的中国山岳文化 ,具有象征中华民族东、西、南、北、中大一统的深厚意蕴。北岳恒山之代表性主峰 ,古为河北省曲阳县大茂山 ,后经变易 ,至明代定为山西省浑源县玄武山 ,清代以前岳祭皆在河北省曲阳县北岳庙 ,是为“遥祭”。从恒山代表性主峰在冀、晋间的变易中 ,可以看出山岳文化的一些本质特质  相似文献   
600.
王渭清  张弘 《唐都学刊》2004,20(4):55-57
张衡的赋体作品清晰地展示了这位集科学家、文学家、士大夫于一身的天才的心路历程 ,时代的缩影、士大夫的生存状态、文学的自觉 ,在其赋作中一并得到了准确生动的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