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466篇 |
免费 | 110篇 |
国内免费 | 17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7篇 |
民族学 | 89篇 |
人口学 | 3篇 |
丛书文集 | 233篇 |
理论方法论 | 29篇 |
综合类 | 1228篇 |
社会学 | 4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篇 |
2024年 | 13篇 |
2023年 | 14篇 |
2022年 | 20篇 |
2021年 | 16篇 |
2020年 | 28篇 |
2019年 | 18篇 |
2018年 | 24篇 |
2017年 | 20篇 |
2016年 | 24篇 |
2015年 | 37篇 |
2014年 | 68篇 |
2013年 | 69篇 |
2012年 | 102篇 |
2011年 | 132篇 |
2010年 | 98篇 |
2009年 | 106篇 |
2008年 | 104篇 |
2007年 | 110篇 |
2006年 | 111篇 |
2005年 | 89篇 |
2004年 | 95篇 |
2003年 | 103篇 |
2002年 | 79篇 |
2001年 | 55篇 |
2000年 | 40篇 |
1999年 | 5篇 |
1998年 | 4篇 |
1997年 | 4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5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杨国玉 《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15-16
新发现的周静轩《秉烛清谈》佚文,虽非原文完篇,仍弥足珍贵,对于了解周静轩其人其书不无助益。 相似文献
92.
查明建、谢天振编著的《中国20世纪外国文学翻译史》以翔实的史料、清晰的脉络为读者展示了一幅20世纪外国文学翻译研究的全景图。在探讨文化语境对不同时期文学翻译活动影响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贯穿著作始终,对于读者系统、科学地了解20世纪文学翻译活动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93.
朱中方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113-118
《许三观卖血记》是一部主要由人物直接引语叙述修辞来展示的小说,大量直接引语的配备增强了文本的直接性、生动性和戏剧性,对塑造人物性格起到了很好作用。但文本中也存在许多有悖于相关准则的直接引语现象:从直接引语的结构来看,文本中存在少量直接引语的变异形式;从叙述的流利性来看。有的直接引语并不干净利落,显得相当笨拙;从人物对话原原本本的记录来看,有的直接引语不符合现场对话的叙述语境;从特殊的音响效果来看,有些直接引语与人物特定的心理状态不相吻合,等等。这些具有“前景化”特征的直接引语,对凸显文本主题具有重要的美学意义。 相似文献
94.
谷小溪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96-100
明清时期,朝鲜与中国保持典型的“册封一朝贡”关系。但在传统华夷意识的影响下,朝鲜使臣对待清朝的态度远不像对待明朝那般恭谨虔诚,表现出异常复杂的心态。一方面,他们迫于满清的政治压力履行历年的朝贡义务;另一方面,基于“小中华”和“礼仪之邦”的文化优越感,他们又对文化底蕴相对贫瘠的清人持有排斥的情绪。康熙五十九年和雍正十年,朝鲜文臣李宜显两次以正使身份赴清,根据沿途见闻撰写了使行日记《庚子燕行杂识》和《壬子燕行杂识》。两部作品逼真摹绘了18世纪初期中国社会的广阔图景,并将笔触深入士人群体的内心世界,再现了以燕行使臣为代表的朝鲜士人的华夷观,可作清代朝鲜士人文化心态研究之益助。 相似文献
95.
邓希雯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116-119
《勒俄特依》是彝族文化中的创世典籍,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其中蕴含了丰富的哲学思想。凉山彝族人民居住在山高谷深,水多流激的四川西南地区,他们的《勒俄特依》鲜明地反映出了符合这一地域特征的独特的生命美学意识。他们认为水是万物之源,火是人类生命觉醒过程中的第一次尝试,生命的诞生是一个漫长的进化过程。火与水文化作为这一创世典籍中不断交互出现的元素,反映了凉山彝族人民充满抗争感的生命美学意识,而这一抗争不是单独的抵抗,是相生相克的辩证思想.是以德为生、以生为美的生命美学意识。 相似文献
96.
杜恒联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3):66-70,76
古韵歌月元三部在押韵和谐声上都有独特的个性。在《诗经》里,歌月不相押;在谐声上,歌月不相谐,但元月大量相谐。本文从异文、异读、同源词等方面证明在语音系统上,歌月相配。本文还举例证明了元月在文字上大量相谐。 相似文献
97.
曾颢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3):78-80
以现代风格学的"创作个性"作为研究的出发点,论述了风格形成的主观因素乃是与作家先天和后天修成的个性密切相关的,同时从文学作品的体裁、时代背景、语言等客观因素分类探讨作品风格论,并且认为作品的语言因素将是今后研究作品风格形成论的新出发点。 相似文献
98.
张晓庆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0(5):80-85
谢灵运与谢氏家族成员的交游对其文学创作和文学观念有重要影响。此前学界多聚焦于谢氏家族对谢灵运山水诗创作的影响,未足以认清谢灵运与谢氏家族之间的双向互动关系,即:在与谢氏家族成员的交往过程中,谢灵运的文学创作显示出从内容到文体及文学观念的突破。同时,谢灵运自觉地组织文学集团,活动领域由门庭扩大到山泽,成员上也打破了宗族子弟的界限,有效地促进了家族文学的开放性和变异性。 相似文献
99.
杨六兰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143-145,148
彝族预科生英语表达困难,问题的症结主要在于语音基础差、语言储备不足。针对这个症结,我们建议从语音练习着手,分阶段实施口语教学,采取控制性口头表达和自主性口头表达相结合的方式,让彝族预科生掌握一定的外语口头交际策略,从而解决彝族预科生由于英语水平有限而无法表达自己思想的困难。 相似文献
100.
经学对刘勰文学思想的影响在《文心雕龙》中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总论篇中表现出的取经典为模范的思想,即刘勰有意识的"宗经"为其文学思想提供了强有力的依傍;二是刘勰的文学本质观与经学有显而易见的牵连;三是刘勰的文学作品论向经学的复归;四是创作论中的物感说与通变观对经学思想的借鉴。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