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490篇 |
免费 | 84篇 |
国内免费 | 19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7篇 |
民族学 | 89篇 |
人口学 | 3篇 |
丛书文集 | 233篇 |
理论方法论 | 29篇 |
综合类 | 1228篇 |
社会学 | 4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篇 |
2024年 | 13篇 |
2023年 | 14篇 |
2022年 | 20篇 |
2021年 | 16篇 |
2020年 | 28篇 |
2019年 | 18篇 |
2018年 | 24篇 |
2017年 | 20篇 |
2016年 | 24篇 |
2015年 | 37篇 |
2014年 | 68篇 |
2013年 | 69篇 |
2012年 | 102篇 |
2011年 | 132篇 |
2010年 | 98篇 |
2009年 | 106篇 |
2008年 | 104篇 |
2007年 | 110篇 |
2006年 | 111篇 |
2005年 | 89篇 |
2004年 | 95篇 |
2003年 | 103篇 |
2002年 | 79篇 |
2001年 | 55篇 |
2000年 | 40篇 |
1999年 | 5篇 |
1998年 | 4篇 |
1997年 | 4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5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葛炜 《河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29-33
《孟子》中的伯夷形象是复杂的,正是由于复杂的形象,才引发出了更为复杂的精神内涵。在孟子看来,伯夷之"义"是伯夷精神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但在《孟子》中却并未明确提及,而只是阐发了伯夷之"义"的两个重要内涵,即"忠"和"清"。但对于伯夷之"清",孟子却又持着正反两个观点来对待,即正面的伯夷之"廉"和反面的伯夷之"隘"。"隘"是孟子对伯夷批判的地方,"廉"是孟子对伯夷最为欣赏之处,而"百世之师"则是孟子在"廉"的基础上对伯夷的最终概括。 相似文献
992.
旅游服务营销组合的"8Ps"理论与民族旅游商品营销--以彝族服饰旅游商品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瑛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5,(3):69-73
竞争激烈、市场细分和复杂程度的加大、顾客经验的日趋丰富要求旅游服务营销要更加关注游客的需求、旅游项目包装、活动策划以及重视并鼓励各种协作组织间的营销协作.Alastair Morrison教授在传统4Ps营销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后4Ps理论,从而使旅游服务业营销理论更趋于完整和实用.后4Ps理念在彝族服饰旅游商品中的应用研究,为民族旅游商品的营销服务提供了一种可借鉴的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993.
吴道毅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1)
吕翼中篇小说成就显著,表现为民族志叙述与中华民族共同体书写的交汇。以精准扶贫为重心展开的对彝族当代命运的民族志叙述,构成了吕翼中篇小说的重要叙事维度。而对作为“地方性知识”的彝族传统文化的发掘,及对彝族传统文化现代意义的展示,体现出吕翼中篇小说民族志叙述疆域的拓展。吕翼中篇小说同时以彝、汉关系与抗日战争为背景,积极进行中华民族共同体书写,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994.
中国古代的大一统理念至少自尧舜以来已启其端绪,相应夷夏问题亦随之而起.周代虽有严夷夏之防的观念,但在政治上却借朝聘盟会制度比较成功地理顺夷夏之间的关系,其中最重要的是坚持中原文化对四夷的主导地位,从而以"用夏变夷"的方法扩大了周文化的影响和一统局面的开启与巩固.周代的夷夏政策在较多方面时秦汉以下历代王朝有借鉴意义,同时也为周秦以下中华民族多民族共同体的继续发展提供了启迪.在夷夏观念中表现出的强烈中华文化主体自觉意识,在今日中国应对世界文化新格局下的挑战时,仍不乏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95.
莫恒全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8(1):152-156
在《文心雕龙》中,刘勰充分利用先秦直至魏晋南北朝的历史文献档案,对历代文书的发展演变、公文写作理论以及文书工作制度的概况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考察和研究,初步建立了一个较为完整的古代文书学理论体系,其研究成果在中、外整个封建社会的文书学史上是罕见的。可以说,刘勰树立了利用历史文献档案为人类社会服务的典范。他对于古代文书学的研究,对于现代文书理论的研究与教育无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96.
黄帝神话传说与东夷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蚩大战,并非仅是黄帝族与蚩尤族之战,乃是炎黄联盟与整个东夷族之间的大战,即华夏文化与东夷文化的大碰撞大冲突。东夷族虽以兵败告终,但东夷族中有相当多的氏族后来归附、混同、融合于黄帝族中,两种风格殊异的文化亦随之大交流大融合,故而黄帝神话传说中便呈现出诸多东夷文化色彩。 相似文献
997.
凉山彝族婚改内容解析——兼论传统文化与现代国家的互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传统婚姻是传统社会制度的基础和核心。 2 0世纪 50— 70年代凉山婚改的实质是国家以政治方式从传统的等级家支组织中剥离和解放个人。但凉山的传统婚姻制度是对当地的自然与文化长期适应的结果 ,且婚改文件中阶级斗争话语与凉山彝族的等级血统论同构 ,故使婚改失败。改革开放有助于实现凉山彝族社会的巨大变迁 ,包括婚改预期目的的实现 ,同时提醒我们在现代化的过程中 ,必须尊重各民族文化的价值和主体性 ,重视传统文化对现代化的兼容能力。 相似文献
998.
柳爱江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7,(2):96-100
新时期彝族诗歌是指新时期的彝族诗人们用汉语进行的诗歌创作。新时期彝族诗歌以吉狄马加为代表,在创作上表现出了鲜明的特色。本文试图对他们身处文学边缘,却执著探索的精神以及创作中的优缺点作简单的评述,以期对彝族诗歌的进一步发展有一点借鉴和促进。 相似文献
999.
石朝辉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1(3):98-100
“尚简”是中国古代诗学的重要原则。刘勰、司空图、严羽都非常重视“简”的诗学意义,都强调诗应该“言约意丰”。三人“尚简”诗学的不同处在于:刘勰看重意义表达的“简约”,强调以非常简单、简省的语体形式(包括词汇、语篇、体制等)包含非常丰富的意义。司空图、严羽则重视意味和意兴的“简要”,认为诗之极至在于传达超理性、超语言的意味和意兴。 相似文献
1000.
王富慧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7,(4):12-16
根据《溢纳恒索》、《确庇恒索》、《能数恒索》、《以补舍额》、《吐鲁立米》等重要彝文文献记载,夜郎是公元前三世纪彝族六国分封立国,弭阿枯乍氏族所建的宗法氏族王国,彝文文载之为楚哪蒙国,《史记》等,称之为夜郎君长国。夜郎在彝族社会中,对彝族古代文明史,在继承和发展上,起到承先启后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