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4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17篇
民族学   11篇
丛书文集   180篇
理论方法论   30篇
综合类   912篇
社会学   1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76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97篇
  2010年   103篇
  2009年   71篇
  2008年   72篇
  2007年   82篇
  2006年   80篇
  2005年   74篇
  2004年   80篇
  2003年   71篇
  2002年   71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在前人著录、评论、研究的基础上重新审定了《鬻子》学术价值:在学术渊源流派上,肯定《鬻子》为道家著作。在文献学上,肯定《鬻子》内容可信。在地缘关系上,认为《鬻子》为楚学、湘学的重要源头之一。  相似文献   
162.
与正史《晋书》不同,有着大量文史材料做基础的《世说新语》亦有着小说的性质。在比较二者时,我们可以发现《世说新语》的文体有如下特征:体例清晰,分门别类;题材广泛,亦正亦谐;语言简约,意旨深远;价值取向,重人格美。  相似文献   
163.
余靖从世界的物质性出发,分析了“道”与“权”的辩证关系,强调把握“度”的意义;从现象与本质关系中,揭示出透过现象把握事物本质的认识过程,批判和驳斥了仁宗时期的“舍利”、“祥瑞”等迷信现象,强调了“在人不在神”的观点,从而肯定了人的实践主体性,并从实际出发阐述社会变革思想。余靖的思想基本上是唯物主义的,并且有一些辩证因素。余靖是一个朴素唯物主义者。  相似文献   
164.
文章从字形分析入手,研究了"鱼■匕"铭文中的"■"字,否定了将其释为籀文"顶"的传统看法,论证了"■"是三晋文字中的"颠"字,在铭文中应就本字解之,不得读为"鼎",由此出发,对铭义重新做了解读。  相似文献   
165.
余天休是中国社会学学科初创时期的重要人物之一.1922年他组织创立了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社会学学术团体——“中国社会学会”,创办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份社会学学术研究刊物——《社会学杂志》,发表了大量社会学方面的文章,提出“移民殖边,复兴西北”等社会学思想.余天休心系民族复兴,以实现中国近代化为抱负,为中国早期社会学学科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66.
鱼玄机的诗作具有锤炼语句、频繁用典等特色。但她的诗作思想却是尚质实的,真实抒写了女性因思念及被弃而内心凄楚的情怀。诗作中大量运用铺陈手法,巧妙措辞,表现了丰富的生活内容。  相似文献   
167.
"朱陆之争"是南宋以来儒学的中心问题,它也像一根红线贯穿于明清学术思想发展之始终.正是由朱陆之争这条线索出发,余英时先生发现了近世儒家思想演进的内在秘密,那就是:纵向的儒家智识主义的兴起,横向的知识与道德的紧张和平衡.同时,在宋以来的中国思想史研究中,特别是由于朱陆之争这条线索的发现,余先生提出并实践了"内在理路"的学术文化发展理念与研究方法.在宋明理学如何转向清代考证学的研究中,余先生认定"内在理路"说解释的有效性.而这一"内在理路"又可概括为两大精神或要义:一是强调中国思想文化演进的内在动力,一是注意抉发中国思想文化的知识传统.  相似文献   
168.
文人分司东都对文学创作及洛阳诗歌唱和的影响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中唐诗人韩愈分司东都期间,在洛阳任职或居住的孟郊、卢仝等人与之进行了较多的诗歌酬赠唱和。同时,洛阳便利的交通条件、韩愈在文坛的影响及其喜欢奖掖后进的作风也吸引了贾岛、刘叉、李贺等人。诸多诗人在此会聚,促进了韩孟唱和群体的形成,并在彼此的相互影响中形成了共同的诗歌审美追求。  相似文献   
169.
项羽兵败身死,除学界已多有探讨的社会背景、决策得失、谋略高下及其性格气质等表层原因外,深层次原因是"潜伏"于其内心深处的文化观念,主要包括"仁义礼信"观念与"无颜见江东父老"意识、乡土意识与衣锦还乡观念和极端的复仇意识等。正因如此,才在中国历史上引起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广泛讨论,从而造成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有关项羽兵败身死原因的论争,并最终使其兵败身死有了非同一般的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170.
余英时文化危机与文化重建思想述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英时认为,近代以来中国思想界的持续激进化使传统文化破坏殆尽,学术的政治化和功利化贻害深远,今天必须认识到文化重建的重要性;而中国传统文化中内涵一定的现代性因素,这为中国文化重建提供了动力,在此基础上余英时提出了中国文化重建的基本主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