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篇
民族学   2篇
丛书文集   14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138篇
社会学   8篇
统计学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粤东闽语区地名的文化内涵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地名具有强烈的延续性和稳定性 ,因而能够比较完整地保留了命名时所反映的文化内涵 ,是人类文化史的活化石。本文以粤东闽语区地名为例 ,探讨了地名与地理分布及地理特征、地名与经济类型及物产情况、地名与历史事件、地名与民间传说、地名与人民的社会意识、地名与语言研究、地名与军事设施及宗教信仰等的关系 ,挖掘了粤东闽语区地名的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62.
"嘞"是浚县方言非常有特色的语言成分,出现频率之高在方言中较为少见.就其功能可以分为四类:结构助词、体貌助词、语气助词和构词语素,就其意义可以再分为七个,大致相当于普通话的"的、地、得、呢"等成分.七个"嘞"来源不同,但共同的虚化机制使得它们由不同的路径最终演化成了同一种语音形式.  相似文献   
63.
本文介绍了六十多年前杨良济(许杨)烈士倡导的舟山话拉丁化新文字活动。通过对现存舟山话拉丁化文字资料的整理与研究,梳理出舟山话拉丁化新文字的语音系统与书写规则,评价其历史文化价值以及语言学意义,肯定了其当时所发挥的革命宣传作用。  相似文献   
64.
厦门话与广西平南思界闽南话在入声各韵存在对应关系.从这些对应关东中,我们可以看到,厦门话当为思界话的祖语.在下文的对应关系中,厦门话大都是比较古老的形式.  相似文献   
65.
永新话句末语气词表示不止一种语法意义的有十个。其中有表示同一种语法意义的,它们之间存在差别。两个语气词连用的特点是,"■""里"可以分别续接其它语气词,"■""里"之外的语气词不能连用。三个语气词连用的现象较少,只有两种组合。语气词连用后所表示的意义由原来的单个语气词的意义构成,连用时最末语气词的意义最为突出。  相似文献   
66.
不仅汉语普通话会对英语语音习得产生负迁移作用,方言包括安徽肥芜方言也会对英语语音习得产生负迁移作用.文章认为,肥芜方言对英语语音习得在音段音位(包括元音、辅音)和超音段音位(包括音节、重音、语流音变、语调)层次上有一定的负迁移作用,要减少肥芜方言对英语语音习得的消极影响,就需要师生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67.
声母清浊交替是上古汉语表达语法意义的重要手段。从考察温州永嘉方言声母清浊交替典型构词13组来看,永嘉方言部分地继承了古汉语的此类语词;同时,方言自身也通过这种构词机制创新出一些不见于古汉语的新语词。据此,我们认为,汉语分清浊的方言存在由词的清浊变化造出新词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68.
勉语早期汉语借词浊声母的数量及其所牵涉的众多古声类颇具特色,它们主要借自汉语塞音与流音*r-或*l-结合的复辅音。借自古汉语清声母的词经历了向鼻冠塞音加清塞音复辅音的转变,鼻冠音使其后清塞音浊化之后消失;借自古汉语浊声母的词则经历了向鼻冠塞音加浊塞音复辅音的转变,鼻冠音的脱落使它们成了纯全浊声母词。  相似文献   
69.
四川方言中有不少词语是从古代汉语中继承下来的,本文列举几个形容词,对其古老来源作一点考察。  相似文献   
70.
本文从后缀、代词等封闭的形式类对黑龙江方言与北京话进行比较,计算出两种方言词法的一致率为95.24%,为林焘先生的北京官话分区和北京话形成原因的观点,找到了方言词源语法学上的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