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6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4篇
民族学   13篇
丛书文集   77篇
理论方法论   20篇
综合类   305篇
社会学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361.
郑振铎创作的现代儿童诗歌音乐旋律优美,与诗情诗意、故事情节谐适。在作品的表现上独辟蹊径,把音乐美融合进其他多元文学样式,相映成辉,开拓了各自的审美空间,也丰富了各自的审美蕴含。  相似文献   
362.
长期以来,中国学术界学派意识淡薄,而郑杭生教授自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以理论自觉为指引,致力于创立中国特色的社会学理论体系,在他从教50周年的今天,形成了成熟的社会运行学派。社会运行学派兼具世界眼光和中国气派,学派特征鲜明:有自己独立的主导观念作为学派的坚实学理基石,具很强的学术衍生力,学术团队(学术共同体)完备;同时,它的学术历史感和社会哲学性质使之对社会具很强的认识和解释功能,体现了理论的前瞻性并为干预、调整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思想,对中国当代社会学学科建设和改革实践都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363.
雍正朝“改土归流”的动因新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清初的国内政治、国防形式以及西南地区特殊的战略地位,决定了雍正朝加强对西南的治理,认为雍正朝在西南地区进行大规模的“改土归流”,主要原因之一是为了防御西南地方势力转化倒戈,策应漠西蒙古南下,以巩固清朝内陆边防之需要。  相似文献   
364.
我国土地政策目标是以整个农业发展目标为基础 ,以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为基本出发点的。然而 ,由于受到市场经济条件下某些客观规律的作用及内外部环境的制约 ,土地政策目标在现实生活中频频发生矛盾或错位。具体表现为 :( 1 )土地使用权与产权异化的矛盾 ;( 2 )土地资源保护与比较利益的冲突 ;( 3 )土地资源配置效率与外部环境的矛盾。因此有必要重新选择我国土地政策的中心目标。我国土地政策的核心目标应是以效率优先为原则 ,扩大土地资源的集约化利用边界 ,以全面提高土地产出率。而具体的实现途径包括 :( 1 )推动土地承包的物权化和产权持有 ;( 2 )增加投入与激励相结合 ,提高土地集约化利用水平 ;( 3 )培养土地市场与价格体系 ,促进土地合理流转 ;( 4 )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优化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365.
宋末元初文人郑思肖留下了许多吟咏“醉乡”的诗作,他的醉乡之境初看起来是一种神仙式的漫游世界,但其背后则深深寄托着坚定心志、廓清环宇的远大理想。此外,他还根据道教神仙故事创作了许多题图诗,此类作品实际上是他“醉乡”梦景的继续,除了“磨砺”心志的意义之外,他力图创造一种清醇的精神乐园。  相似文献   
366.
郑观应通过对近代国际法的深刻理解与认识 ,初步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国际法思想。他认为中国应与国际社会接轨 ,以国际法为处理对外事务的主要依据 ,并从国际法角度提出了变法维新、改革中国政治制度的主张  相似文献   
367.
在李氏朝鲜一代,中国古礼之所以普及流传,与来自民间礼儒鼓吹、竞相研习不无关系。与此同时,朝鲜建国儒臣的积极推动,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考虑因素。这些儒臣熟悉儒家礼治文化,又深得朝鲜太祖李成桂深信器重,他们在国策上倡行以礼治国,对于中国古礼的推行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论文从三方面说明这个情况:一、分析太祖李成桂与建国儒臣的关系,当中以郑道传(?-1398)和赵浚(1346-1405)为主,揭示他们凭借执政大臣的职掌,把儒家礼治文化导入到治道层面上。二、指出当时推行礼治的两个依据:先礼后刑和礼入于法,由此探讨儒臣在建构礼、刑、法的三者关系上,为礼治的推行赋予法律的效力和增添刑罚的约束力。三、申明权近(1352-1409)等儒臣借鉴三国历史,向朝鲜太宗申明伦常纲纪和国家治乱的因果关系,藉此印证出古礼所以起到的治道成效。  相似文献   
368.
《毛诗正义》注疏分合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诗正义》从体例上看是对毛诗经文、传、笺的阐释,其原貌以正义为主,只标经注起止。南宋绍熙年间始合正义于毛诗经注本中,遂有《毛诗注疏》之称。南宋晚期建本又引《毛诗释文》附注疏之中,称之为附释音《毛诗注疏》,是为其后各本注疏之祖。注疏合著渊源有自,引注附经可以追溯到刘歆、马融,而唐人将音注字旁,又开宋人《注疏》、《释文》合刻本之先河。将《毛诗正义》与经、注、释文合著,实现了文字、音读、疏义的三统一,成为一直沿用至今的标准体例,为《诗》学研究提供极大的便利,但割裂疏文,却造成讹误增多、疏文支离、认读阻塞和义注疏混称等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369.
周运中 《南亚研究》2010,(2):123-133
本文首次揭示并分析了明末张鼐《宝日堂初集》记载其先祖张璇永乐十年随少监杨敏的船队出使榜葛剌国(今孟加拉国)并葬于察地港(今吉大港)官厂的珍贵史料,解决了费信《星槎胜览》记载的两次随郑和或侯显出使榜葛剌国的疑点,考证了明朝在察地港设置官厂的原因。本文还考证了《郑和航海图》榜葛剌国附近的地名,提出图上没有去榜葛剌国针路及孟加拉湾海岸中断的问题,并予以解释。  相似文献   
370.
长篇小说《家丑》写的是中原某地沙郑两姓近半个世纪间的恩怨争斗。按其内容,可取其谐音释解为《家仇》。这种家族矛盾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和较高的认识价值。写得云谲波诡,荡人心弦。若从小说创作的艺术性来衡定,作品为我们成功地塑造了几个具有个性化的人物,与此同时,令人稍感不足的是,在时间、地点或故事情节方面却又有些失真之处,削弱了作品的感染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