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6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4篇
民族学   13篇
丛书文集   77篇
理论方法论   20篇
综合类   305篇
社会学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371.
通过对商战之义界进行归纳与分析,指出商战是以"商"统摄国民经济各领域,与列强的持久竞争与较量。其要旨是以维护民族利益为核心,求生存、求富强的经济保护主义。商战思潮对"商"含义的系统性扩展,特别是对"工"之地位的提升,为后来工业化思想的推出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372.
北宋一代为加强君主集权、限制相权,防止内重外轻的局面,实施台谏合一的监察制度。遂使台谏权力扩张,参预朝政、弹劾百官、针砭时弊、纵横捭阖,不仅对新政变法起到推动作用,而且造就出一批直言敢谏的名臣。其中,包拯在台谏“举刺不避权贵、犯颜不畏逆鳞”,惩贪倡廉、奸邪必摧、安民固本、体恤百姓,深得朝野赞叹。然而台谏虽对朝政改革有积极作用,但有恃无恐、肆无忌惮、党同伐异、干扰君权,终滑向朋党泥潭漩涡,为皇帝所不容,最终导致庆历新政、熙宁变法举步维艰、前功尽弃。而包拯之所以能成就一代台谏名臣风范,皆因其绝不攀附援引、营私舞弊,“故人亲党,一皆绝之”。故能受到皇帝青睐信任和同僚好感,以至黑脸包公形象留传青史。  相似文献   
373.
晚唐诗人郑谷的整体创作成就不高,而其以《淮上与友人送别》为代表的七绝却颇佳,诗人对绝句这种诗体的刻意锤炼和受民歌影响而增强了语言上的可歌性及对含蓄的自觉追求以及写情写景的细化、深化,而扩大抒情功能这一点恰是其七绝能够作得好的重要原因,也是晚唐咸通之后七绝整体成就仍较高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74.
<诗·郑风>的作者选取"狡童"来指称既爱又怨的人物,"狡"作为"犬"与"狡",植根于郑地的文化遗存,由此而形成了"狡童"兴象."狡"的个性特征奠定了"狡童"兴象意蕴,<郑风·山有扶苏>和<郑风·狡童>二诗的"狡童"兴象意蕴表现了诗人的忧患意识.  相似文献   
375.
郑振铎是中国新文学运动的猛将之一,做出了大量的新文学实绩,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学术个性.作为成长于20世纪初的一代学者,外来影响作为"他者之镜"、"他山之石"在郑振铎文学史观的构成中起了很大作用,启蒙意识、民族意识、世界意识、文学本体意识、研究者主体意识成为其文学史观的主要特质,也使其文学史著作具有了长久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376.
郑和七下西洋和葡萄牙亨利王子领导的大西洋探险活动是 15世纪历史上的重大事件 ,中外学者对此均分别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由相互间的交流太少 ,加之文化传统上的差异 ,某些研究难免执于一端 ,有所偏颇。为弥补这一缺憾 ,提倡中西造船与航海技术的比较研究至为重要。这一研究模式似可推广到所有技术史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377.
郑天挺在历史研究中既留意新材料、档案,又注重传世史籍。他用史料长编之法积累读书与研究所得,具有丰富的经验。在史料教学中,针对学生的研究阶段和个案问题,提供具体建议,这些建议是他研究经验的体现。尽管经历时代变迁,他重视史料教学的观念相沿不变。  相似文献   
378.
自《马氏文通》始,学界多认为中国古代无复音词认识观念。东汉经学家杜子春曾对复音词给予大量关注。郑玄《周礼注》所引杜注《周礼》复音词104个共105条,约占郑注复音词总量的4%。其中可看出杜子春已经具有初步的复音词认识,蕴含着他的复音词观念,在注释的形式和内容方面具有开创之功,并且对郑玄的复音词观念有着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379.
《诗人玉屑》以格法分类,畅谈艺术技巧,提示创意之法,强调造语之方,征存一代诗学实录,诗话"论诗及辞"习气,南宋江西诗法之大凡,此中有之。本文从创造性思维切入,以"不犯正位"视角,考察"言用不言名(体)"之诗例,左证"若无新变,不能代雄"之诗歌语言特质。  相似文献   
380.
真德秀的《文章正宗》是一部带有浓厚朱学色彩的实践性诗文选本,其“明义理)、“切世用”的选文标准,具有“实用”、“主理”、“求正”、“尚雅”、“崇古”、追求平淡自然的审美价值取向,体现了内敛和伦理型政治文化特征。《文章正宗》所代表的理学文学观,反映了当时主流思想的文艺观,对后世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