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6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4篇
民族学   13篇
丛书文集   77篇
理论方法论   20篇
综合类   305篇
社会学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81.
自《马氏文通》始,学界多认为中国古代无复音词认识观念。东汉经学家杜子春曾对复音词给予大量关注。郑玄《周礼注》所引杜注《周礼》复音词104个共105条,约占郑注复音词总量的4%。其中可看出杜子春已经具有初步的复音词认识,蕴含着他的复音词观念,在注释的形式和内容方面具有开创之功,并且对郑玄的复音词观念有着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382.
《大隋开府仪同三司龙山公墓志》是三峡地区仅见的墓志铭文 ,记载了奉节一位北周隋朝官员的生平事迹 ,涉及三峡地区社会历史诸多问题。本文对墓主的姓氏、父祖任官、民复巴州地理沿革、所任官爵和身世等重新作了论证 ,并对墓主的历史面目和考察此人物的意义发表了看法。  相似文献   
383.
"鹅湖之会"拉开了"和会朱陆"的帷幕.元代吴澄"宗朱而崇陆",在"和会朱陆"中有贬朱褒陆的倾向.徽州学者郑玉则比较客观公正地分析朱、陆之学各自的利弊,认为应汇两家之长,打破门户之见.郑玉"和会朱陆"的观点影响了当时及后代学者,为理学内部阵营的统一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384.
郑和下西洋,使明朝在东南亚地区全面建立起华夷秩序.明成祖在东南亚地区所推行的华夷秩序,完全基于"王者无外"和"怀远以德"的传统理念,从而排除了明朝对于东南亚的不良企图,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东南亚诸国对于明朝的向心力.然而,他所推行的华夷秩序由于偏重于政治上的君臣关系,完全排斥了民间交流的基础,又缺乏必要的文化交流所孕育的文化认同,因而没有形成明朝与东南亚地区关系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385.
贾敬、贾赦、贾政兄弟比较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绚丽多姿的《红楼梦》人物画廊中,贾敬、贾赦、贾政三兄弟都不算是作者着重描写的人物形象。可是,他们都具有相当的典型性,分别代表着封建末世不同的贵族类型。贾敬崇尚道教,逃避现实;贾赦贪婪残暴,荒淫无耻;贾政则是封建社会正统古板的士大夫的代表。从他们身上可以看出在封建社会走向衰落的进程中,上层贵族的种种心态、性格及其命运。  相似文献   
386.
本文是介绍当今著名的古籍版本学家潘景郑先生的治学历程及其在长期学术实践中的丰硕成果。并将潘先生的主要论著和历次捐献给国家的古籍、金石拓片等略作简介。  相似文献   
387.
本文阐释了有关《文选》学的三个方面的问题:其一,回溯了萧统《文选》37种文体之一的"七"作为一种文体的历史及对后世文学的深远影响。其二,对《文选旁证》的作者作了考证,认为其作者为梁章钜。其三,评价了苏轼论《文选》的观点,认为苏轼的评论有其得失。得在指出了萧统的一些错误;失在他从个人喜好出发,未能对《文选》作客观的评论。  相似文献   
388.
明自英宗以后 ,王朝每况愈下。独有弘治一世 ,政治清明 ,百姓安居 ,堪称“中兴之世”。是时涌现一大批良臣贤相 ,刘健便是最具代表性的一个。他为内阁首辅当朝八年 ,辅佐弘治皇帝革除弊政 ,励精图治。其为人正直 ,敢于犯颜直谏 ,被弘治视为心腹临终托孤。作为顾命大臣 ,刘健对荒戏的武宗极力匡扶 ,屡次上疏极谏。最后去权阉不成 ,忿然请辞  相似文献   
389.
孙可之是晚唐时期继韩愈、皇甫湜之后又一古文大家,有人称之为“古文运动的终结者”,在我国文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通过探究《孙可之文集》版本源流和比勘存世的各种版本,借助相关的文献及版本学、目录学知识,镜考源流,甄辨优劣,我们可以探清诸本间的渊源分属与传承关系。  相似文献   
390.
孔子与郑樵目录学思想异同浅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子和郑樵的目录学思想,在"兼收并蓄"与"详今略古、存佚皆取"的收书原则,"分门别类"与"类例既分、学术自明"的编次思想,"述而不作"与"泛释无义"的揭示旨趣三个方面,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表现了我国古代目录学搜求广深、重视分类、精究提要的传统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