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9篇
丛书文集   38篇
理论方法论   12篇
综合类   16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211.
汪中是清代中期著名的学者、文学家.其骈文与散文以深厚的学术修养为根底,持论精审,具有深刻的民本思想和批判腐朽现实的战斗精神;题材选择兼采古今,善于发掘寻常题材的思想意义,篇章结构以抑扬多变为基本特色,语言风格以典雅晓畅为突出优点.  相似文献   
212.
谢传荣 《南都学坛》2005,25(6):45-47
《红楼梦》中的秦钟,尽管作品中关于他的内容并不多,但他是作为贾宝玉的为数不多的男性“情友”形象出现在书中的。从曹雪芹对他的描写中,我们不难发现,作者对他的态度并非是欣赏、歌颂的,而是将他作为一个“回头纨绔(或准纨绔)”来塑造的。他与贾宝玉的交往情况,也可以帮助我们认识贾宝玉这一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213.
学术界目前对钟嵘创立的“品第”的批评方法在理解上存在偏差。钟嵘的“品第”法实际上包含有“分三品以定高下”和“显优劣以证品第”两个方面的内容,文章结合钟嵘的批评实践对“品第”法的基本理论内涵进行了探讨和分析,并进一步阐发了“品第”法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独特的理论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214.
“黄粱梦”出自唐代著名传奇作家沈既济的名作《枕中记》,约作于建中二年至兴元元年被贬官期间。就各方面影响来看,堪称千古一梦。《枕中记》今传《太平广记》和《文苑英华》二本,异文中值得特别提出的是黍与黄粱之别,后者便于在诗词用典中遣词造句,因此最为流行。《枕中记》的基本思想是人生如梦,这是古人基于人生经验形成的一种人生况味和哲理思考,这一思想导源于道家。《枕中记》脱胎于《搜神记》和《幽明录》中的焦湖庙柏枕故事,作者大大扩展了思想内涵,表现出士人对现实政治的怀疑、失望乃至批判,对追逐功名富贵的自我否定。但大梦难觉,说到底所谓人生如梦只是失意者的失落、迷惘、无奈。由于黄粱梦的巨大影响,古人在邯郸附近附会出卢生入梦之地黄粱店,并建吕翁祠,古来题咏极多。而在八仙信仰普遍流行的背景下,将吕翁附会为吕洞宾。  相似文献   
215.
上海博物馆竹简《中弓》印证了中弓和荀子之间的学术联系。它和其他出土文献资料一起,说明了孟、荀学术渊源的不同。因此,对它的相关研究可以使人们认识孔子弟子继承和发展儒学的一条清晰脉络。  相似文献   
216.
面对“西学东渐”带来的冲击 ,晚清早期维新思想家从如何使国家走向富强的角度出发 ,对中西文化采取了折衷主义的方法 :一方面为挽救国家命运而提出学习西方 ,另一方面又顽强的捍卫着传统的封建文化。  相似文献   
217.
钟嵘《诗品》评陆机诗"有伤直致之奇",关于"直致"一词,《诗品》注者或略而不注,或注而不详。"直致"是六朝习用语,是钟嵘《诗品》中的一个重要诗学概念。钟嵘将"直"区分为"直致"和"质直"二体。"直致"乃"自然英旨"、"风华清靡"之美;"质直"乃田家语。钟嵘褒"直致"而贬"质直",把"直致"与"雅致"并立,视为诗学中的两个相对但不矛盾的审美范畴。唐宋以后,"直致"成为文学批评中应用广泛的专门概念,但大多是作为一个贬义词来使用,与钟嵘推崇"直致"的原意相反,这是对钟嵘"直致"说的歪曲和误解。  相似文献   
218.
刘中文  郑红翠 《学术交流》2002,6(6):128-130
钟嵘在陶学史上有重大的理论建树 ,他首次发掘了陶诗的两个艺术渊源 ,即楚辞与《国风》 ;他第一次从文艺学角度对陶诗简洁委婉、古朴深厚的主体风格进行审视剖析 ,也第一次综合评论陶渊明的人品与诗品 ,并提出“隐逸诗人之宗”的论断  相似文献   
219.
由于“中”“庸”两词语义上的模糊性,其哲学含义颇为复杂。从郑玄到二程、吕祖谦,尤其是朱熹,都对“中庸”进行了解释,现代学者对《中庸》书名的释义更是多种多样。对于《中庸》的时代以及与子思的关系问题,中国历代学者以及西方的汉学家都提出了不同的观点,至今仍然莫衷一是。  相似文献   
220.
本文从梳理钟敬文先生著述中有关民族民俗文化研究的观点入手 ,并联系自己的亲身经历 ,概述了钟先生在我国民族民俗文化研究和人才培养方面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