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812篇 |
免费 | 430篇 |
国内免费 | 167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160篇 |
劳动科学 | 2篇 |
民族学 | 86篇 |
人才学 | 1篇 |
人口学 | 191篇 |
丛书文集 | 1767篇 |
理论方法论 | 734篇 |
综合类 | 8286篇 |
社会学 | 926篇 |
统计学 | 125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0篇 |
2023年 | 103篇 |
2022年 | 115篇 |
2021年 | 174篇 |
2020年 | 220篇 |
2019年 | 259篇 |
2018年 | 248篇 |
2017年 | 280篇 |
2016年 | 255篇 |
2015年 | 367篇 |
2014年 | 1067篇 |
2013年 | 1503篇 |
2012年 | 1274篇 |
2011年 | 1065篇 |
2010年 | 934篇 |
2009年 | 836篇 |
2008年 | 792篇 |
2007年 | 598篇 |
2006年 | 573篇 |
2005年 | 562篇 |
2004年 | 519篇 |
2003年 | 517篇 |
2002年 | 433篇 |
2001年 | 295篇 |
2000年 | 202篇 |
1999年 | 42篇 |
1998年 | 20篇 |
1997年 | 14篇 |
1996年 | 11篇 |
1995年 | 13篇 |
1994年 | 8篇 |
1993年 | 11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4篇 |
1990年 | 5篇 |
1989年 | 5篇 |
1988年 | 6篇 |
1986年 | 4篇 |
1985年 | 5篇 |
1984年 | 8篇 |
1983年 | 4篇 |
1982年 | 5篇 |
1981年 | 9篇 |
1980年 | 3篇 |
1979年 | 4篇 |
1978年 | 2篇 |
1977年 | 1篇 |
197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基于旅西日本游客旅游选择行为的西安旅游市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在全国六大旅游热点城市所做的旅游市场调查的数据结果,对旅西日本游客的旅游选择行为进行了研究,同时进一步有针对性地对西安日本客源市场进行了SWOT分析,在此基础上,对西安旅游业的发展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2.
巩固和发展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对散居少数民族权益保障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琴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6(3):59-61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少数民族公民散居于各地的趋势日益明显,民族散居化的格局日益突出。进一步重视少数民族工作,注意保障散居少数民族权益,对更好的巩固和发展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可以从观念上、立法上进一步完善散居少数民族权益保障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23.
Mark Conaway Carolyn Pillers Tim Robertson Jim Sconing 《Revue canadienne de statistique》1991,19(3):283-296
Several methods exist for the problem of testing the equality of several treatments against the one-sided alternative that the treatments are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These methods include Dunnett's test, Bartholomew's likelihood-ratio test, the Abelson-Tukey-Schaafsma-Smid optimal-contrast test, and the multiple-contrast test of Mukerjee, Robertson, and Wright. A new test is proposed based on an approximation of the likelihood-ratio test of Bartholomew. This test involves using a circular cone in place of the alternative-hypothesis cone. The circular-cone test has excellent power characteristics similar to those of Bartholomew's test. Moreover, it has the advantages of being simpler to compute and may be used with unequal sample sizes. 相似文献
24.
Mayer N. Zald 《Sociological Forum》1995,10(3):455-479
What do we mean by progress and cumulation in the social and human sciences? Recent thinking in the philosophy and history of science has led to an abandonment of some versions of logical positivism and of verificationism that had a strong deductive and theory testing orientation. What is to replace them is less clear. This paper argues that progress and cumulation can be seen as a process of evaluation and retention within an epistemic community. Scholarly disciplines differ in their social structure and in their epistemic and normative commitments. Since sociology is a fragmented discipline, progress and cumulation differ within its multiple subdisciplines, which to varying extents represent epistemic communities. Brief sketches of progress (advance) and cumulation in several subdisciplines are offered. 相似文献
25.
David Oakes 《Revue canadienne de statistique》2005,33(3):465-468
The author characterizes the copula associated with the bivariate survival model of Clayton (1978) as the only absolutely continuous copula that is preserved under bivariate truncation. 相似文献
26.
Indices and orderings are developed for evaluating alternative strategies in the management of risk. They reflect the goals of reducing individual and collective risks, of increasing equity, and of assigning priority to the reduction and to the equity of high risks. Individual risk is defined as the (random or non-random) level of exposure to a danger. In particular the role of a lower negligibility level is investigated. A class of indices is proposed which involves two parameters, a negligibility level and a parameter of inequality aversion, and several interpretations of the indices are discussed. We provide a set of eight axioms which are necessary and sufficient for this class of indices, and we present an approach to deal with partial information on the parameters. 相似文献
27.
邬天启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36(4):148-156
回顾信息概念的研究和探索历程,信息最著名的概念经历了从最初的熵和负熵的理论,到之后的差异说、形式说和状态说,从类反映说到意义和符号,再到计算信息和量子信息的学说,等等。虽然在这些理论中可以不同程度地看到客观信息的影子,但是只有中国信息哲学中的“间接存在”概念将客观信息世界予以了最清晰的揭示。早在40多年前,中国信息哲学就指出:“信息是标志间接存在的哲学范畴,它是物质(直接存在)存在方式和状态的自身显示。”后来,中国信息哲学又根据自己提出的信息形态分类理论,把“认识和实践主体对信息的主观把握和创造”也明确地纳入到关于信息本质的扩展性规定之中。近年来,中国信息哲学的最新发展,把存在、非存在,演化和时间,物质、信息和意识等纳入了信息哲学研究的统一框架,进而增加了对信息本质探讨的“物质世界与非存在世界的指向者”的新维度。由于在存在论层面揭示了信息的本质,中国信息哲学提出的间接存在论学说对人类哲学作出了全方位的独创贡献。 相似文献
28.
无论是就哲学体系 ,还是就其框架下的主导概念、范畴和问题而言 ,当前哲学界对马克思文本、典籍的发掘堪称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哲学建设的一个时代象征。学者们以典籍为基点 ,进而拓展到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本质、基本内容、核心精神和在中国的发展的探索 ,并最终把阐释典籍文本的当代意义落实为终极关怀 ,这昭示了当代哲人对历史、对学术的客观精神的追求和对哲学智慧的向往 相似文献
29.
国外学者对马克思的生产力概念格外重视,在各种学术争论中对这个概念进行了责难和辩护。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沿袭着生产力概念的古典经济学用法。经过《神圣家族》、《评李斯特》等文本,马克思变革了生产力概念。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在恩格斯手写稿上的批注表明了生产力概念的哲学内涵,而且把生产力理解为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 相似文献
30.
试论制度的技术本质 --从技术哲学的视角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度问题是一个具有特殊重要性的问题。不同学科基于各自的分析目的,对其都有不同的理解。政治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等学科各自从不同的角度研究制度理论,而技术哲学特别是社会技术哲学是从新的视角来思考制度的技术本质,技术哲学语境下的制度是社会技术的“物”化,是一种规范的、重要的“社会技术”形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