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9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22篇
民族学   3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19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388篇
社会学   8篇
统计学   13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71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本文应用通用函数Y及其变分原理,为求解具有自由面流动问题提出了一种新方法。将物理平面变换成映象平面。在映象平面上,引出通用函数Y,并且写出关于Y的变分原理。用这个变分原理及有限元法求解自由面流动可克服边界未知的困难。文中以水坝闸门出流问题为例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是非常有效的。  相似文献   
42.
采用双三次NURBS方法对某型号转子进行几何造型,对造型过程中出现的曲面延伸、求交和裁剪等问题进行了研究.根据叶片的形状特征,以曲线的几何形式为基础,提出了一种简单实用的曲线曲面延伸方法,实现了切矢量连续的叶片型面的延伸.对于两相交面分别为自由曲面和解析曲面的求交问题,提出了一种简化的跟踪算法,实现了转子叶片型面和圆台面的准确求交和裁剪,从而实现转子精确的几何造型.  相似文献   
43.
设计素描还没有明确的界定 ,但它具有艺术想象、塑造新的形象、设计素描者的“心中的画”的特点和内涵 ;要使设计素描有创意 ,就应该有理性的结构、构图和取于自然物的素材 ,并正确地运用点、线和面的组合  相似文献   
44.
以洪?的真情观为切入点,交互采用文献研究和接受美学的分析方法,对《长生殿》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的悲剧叙事形态进行了深入阐释。洪?以"至情"为标举,将不会触犯时忌的李杨情缘作为戏剧的表层叙事,而深层的情感潜流则是被强化了的历史兴亡感,从而使得时代性的秘密情感——汉族文士被压抑在心底深处的亡国之痛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宣泄。  相似文献   
45.
逆向工程是从已有实物的测量数据点中提取其特征参数进行模型重建的过程,特征参数的提取是逆向工程的关键技术之一。该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回转面特征参数提取算法,将蚁群算法应用在逆向工程的特征参数优化过程中,首先建立回转面特征参数提取数学模型,然后运用蚁群算法实现过程优化,从而提取出特征参数,实现回转面图形重建,最后通过实例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该算法提高了特征参数提取精度和效率,适用于空间任意位置回转面的特征参数提取。  相似文献   
46.
识别和描述房颤有可能自发终止还是持续,不仅可以更好地了解心律不齐发作和终止的机制,还可以更有效地治疗持续房颤。本文从非线性角度提取房颤信号特征并预测其能否自发终止。先重建心电信号的相空间,获取相空间中指定庞加莱截面上的点,然后基于形状分析提取刻画庞加莱面上相似点对相对数量的参数ρ,最后基于ρ来分类非终止房颤和可终止房颤。实验研究了一个由Holter心电信号组成的包括训练集和测试集的房颤数据库,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特征参数ρ可正确分类90%的测试集。可见,该方法能从Holter心电信号有效地预测房颤的自发终止。  相似文献   
47.
文章论述了高斯定理源于库仑定律,依赖于场强叠加原理,场强通量与场线通量均遵从高斯定理;高斯面上的场强是其内外所考虑的电荷产生的合场强;构建体系高斯面,局部高斯面求解场强问题。  相似文献   
48.
Assessments of aggregate exposure to pesticides and other surface contamination in residential environments are often driven by assumptions about dermal contacts. Accurately predicting cumulative doses from realistic skin contact scenarios requires characterization of exposure scenarios, skin surface loading and unloading rates, and contaminant movement through the epidermis. In this article we (1) develop and test a finite-difference model of contaminant transport through the epidermis; (2) develop archetypal exposure scenarios based on behavioral data to estimate characteristic loading and unloading rates; and (3) quantify 24-hour accumulation below the epidermis by applying a Monte Carlo simulation of these archetypal exposure scenarios. The numerical model, called Transient Transport through the epiDERMis (TTDERM), allows us to account for variable exposure times and time between exposures, temporal and spatial variations in skin and compound properties, and uncertainty in model parameters. Using TTDERM we investigate the use of a macro-activity parameter (cumulative contact time) for predicting daily (24-hour) integrated uptake of pesticides during complex exposure scenarios. For characteristic child behaviors and hand loading and unloading rates, we find that a power law represen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umulative contact time and cumulative mass transport through the skin. With almost no loss of reliability, this simple relationship can be used in place of the more complex micro-activity simulations that require activity data on one- to five-minute intervals. The methods developed in this study can be used to guide dermal exposure model refinements and exposure measurement study design.  相似文献   
49.
“设计”是一个经常使用的概念,设计是在明确目的指导下的有意识的创造。室内设计是人们在满足自身需求的基础上对建筑的内部空间进行合理的功能划分、技术创新,以及艺术上的审美观的综合设计。点、线、面是作为构成抽象形态造型的要素,空间构成的基本单位。在室内设计中,点、线、面处处可见,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陪衬、相互烘托、相互存在、相互作用。文章从室内设计的风格、室内陈设的研究出发,对室内设计中点、线、面的运用进行思考分析。  相似文献   
50.
Sensitivity analysis of air scattered neutron dose at several distances from a particle accelerator with respect to shield thickness and neutron yield distributions has been carried out. We illustrate the successful use of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in studying the behaviour of the sensitivity coefficients for main effects and interaction terms. A comparison of the full six factor design and the orthogonal Central Composite Design has been made. The overhead shield is found to be the most sensitive parameter followed by the high energy part of the neutron energy distribu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