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43篇
  免费   381篇
  国内免费   114篇
管理学   60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308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122篇
丛书文集   2038篇
理论方法论   591篇
综合类   10355篇
社会学   443篇
统计学   218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71篇
  2022年   102篇
  2021年   101篇
  2020年   98篇
  2019年   83篇
  2018年   90篇
  2017年   108篇
  2016年   122篇
  2015年   166篇
  2014年   450篇
  2013年   542篇
  2012年   699篇
  2011年   851篇
  2010年   817篇
  2009年   1021篇
  2008年   1223篇
  2007年   1816篇
  2006年   1547篇
  2005年   1210篇
  2004年   827篇
  2003年   824篇
  2002年   503篇
  2001年   409篇
  2000年   223篇
  1999年   57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21.
从文明交往看巴以冲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文明交往角度看 ,巴以冲突的持久难息缘于以下因素 :地理上 ,巴勒斯坦是巴勒斯坦人和犹太人共同的根 ;宗教上 ,伊斯兰教与犹太教尖锐对立 ;巴以交往中迥异的民族利益。巴以冲突短时期内难以平息 ,但从长远来看 ,和平共存是巴以民族问题的最终解决之路  相似文献   
22.
地方治理意味着地方政府从中央一体化的垂直结构下抽身,确立自身的独立地位与利益;同时,它也表征着民间社会力量的成长并逐步参与地方公共事务,成为地方治理中重要的参与性力量。在此意义上,善治理论提供了具有借鉴意义的理论框架和分析范式。但是,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在用善治理论观照中国地方治理时,其前提和基础条件的具备与否是受到质疑的,从而,这一分析框架的适用性也是有限的。  相似文献   
23.
理论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首要问题。与时俱进、创新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必然要求,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客观需要,是党的建设的永恒主题。  相似文献   
24.
见义不为现象的法律救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见义勇为立法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规定社会和国家对见义勇为者权益的救济和保护负有不可推卸的义务。作者认为对见义勇为者的权益实行法律保护是救治当前道德冷漠现象的一剂良方,是与现实需要紧密结合的法律规范。它的制定与实施又进一步充实了法律的正义精神,是法律价值的全面体现。但在现阶段我国还不具备相应的历史与现实条件用法律强制的手段推行见义勇为的道德行为。  相似文献   
25.
宋代理学到南宋孝宗、宁宗时期达到极盛 ,但无论从理学道统承传方面还是从社会政治条件方面看 ,孝宗之前的高宗朝实为理学发展的关键时期。理学由北宋时的民间之学发展到南宋时占主导地位的学派 ,活跃于高宗朝的程门弟子对二程学说的极力推展是一重要因素。同时 ,面对激烈的民族矛盾 ,高宗集团选择了主和派的妥协主张 ,并有意识地寻找与这一政策相适应的学术思想作为其理论根据 ,程系理学正是在这一现实政治需要中得到高宗集团的接纳、支持而逐渐繁荣兴盛起来。到孝宗朝 ,朱熹使理学形成庞大的思想体系 ,标志着中国古典哲学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相似文献   
26.
Lin  Tsung I.  Lee  Jack C.  Ni  Huey F. 《Statistics and Computing》2004,14(2):119-130
A finite mixture model using the multivariate t distribution has been shown as a robust extension of normal mixtures. In this paper, we present a Bayesian approach for inference about parameters of t-mixture models. The specifications of prior distributions are weakly informative to avoid causing nonintegrable posterior distributions. We present two efficient EM-type algorithms for computing the joint posterior mode with the observed data and an incomplete future vector as the sample. Markov chain Monte Carlo sampling schemes are also developed to obtain the target posterior distribution of parameters. The advantages of Bayesian approach over the maximum likelihood method are demonstrated via a set of real data.  相似文献   
27.
Religious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An Exploratory Analysi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is paper represents the first systematic attempt at an analysis of religious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RNGOs). Largely ignored as an organizational field, RNGOs constitute a new breed of religious actors shaping global policy–an organizational hybrid of religious beliefs and social activism at local, 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levels. This paper proposes a definition of RNGOs, traces the emergence of RNGOs from an historical perspective, and situates them in their current religious and sociopolitical contexts. Drawing on interviews and documentary data from a sample of 263 United Nations-affiliated RNGOs, the author proposes an analytical framework to examine the religious, organizational, strategic, and service dimensions of these organizations. Religious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unique contributions to the redefinition of a just society as well as the sociopolitical challenges arising from their religious identity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28.
此文以绍兴县西蜀阜村为例,基于对大量翔实资料的实证分析,阐述和探讨了经济发达的农村社区在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村落社会结构分化的历史进程、决定因素和现实状况,探讨了阶层分化与农村社会经济变迁的关系,对深化沿海发达地区中心镇村现代化进程的认识,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9.
我国正处在一个社会转型的时代,利益关系格局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产生了利益分化和重组。在这个利益分化的时代,中国的经济利益关系格局出现了经济利益主体多元化、经济利益来源多样化、经济利益差距扩大化和经济利益关系复杂化等新的特征。对此,我们必须正视问题,应特别注意利益表达机制的构建并进行合理的利益协调,充分发挥市场、政府和利益集团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  相似文献   
30.
通过一个城市的历史,去透视整个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值得趋避的经验与教训,是城市学研究的根本目的.把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成都作为一个聚焦点,可以涉猎城市规模、城市生态系统、社会结构和社会文化,以及地理、历史、人才、经济、技术,城市管理机制、生态机制、监督机制和应变机制等诸多问题,这也都是当今世界性"城市化"浪潮中人们普遍关心的话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