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609篇 |
免费 | 40篇 |
国内免费 | 17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38篇 |
劳动科学 | 1篇 |
民族学 | 32篇 |
人才学 | 1篇 |
人口学 | 24篇 |
丛书文集 | 198篇 |
理论方法论 | 73篇 |
综合类 | 1156篇 |
社会学 | 125篇 |
统计学 | 1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5篇 |
2022年 | 8篇 |
2021年 | 14篇 |
2020年 | 20篇 |
2019年 | 16篇 |
2018年 | 18篇 |
2017年 | 17篇 |
2016年 | 30篇 |
2015年 | 23篇 |
2014年 | 65篇 |
2013年 | 86篇 |
2012年 | 79篇 |
2011年 | 90篇 |
2010年 | 87篇 |
2009年 | 94篇 |
2008年 | 106篇 |
2007年 | 101篇 |
2006年 | 136篇 |
2005年 | 113篇 |
2004年 | 116篇 |
2003年 | 137篇 |
2002年 | 102篇 |
2001年 | 96篇 |
2000年 | 63篇 |
1999年 | 10篇 |
1998年 | 7篇 |
1997年 | 7篇 |
1996年 | 5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5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6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ZHOU Guang qing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2,(4)
基于增辟一个本体论角度以研究汉语词汇及其发展规律的主张 ,从本体论角度对名词“时”的形成过程、词义引申、派生词系的基本动力和内在规律进行考察 ,认为中华先民立足农耕生活的实际 ,反思和筹划自己的生存方式、追求生存方式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 ,并使之获得语言“意义”的标记 ,是名词“时”形成发展的基本动力和根本规律 ,它可以解释“时”的一切词汇现象。 相似文献
2.
经济周期波动特征研究既是现实经济运行状况的真实反应,也是经济危机监测与预警机制的前提与基础。利用CF滤波法对1978—2010年间中国经济中主要宏观经济变量进行去势处理,考察了产出的周期波动特征,并以此参照系对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运行展开分析。研究发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周期性波动特征明显,前后共经历了五轮经济波动。根据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时间和经济周期波动特点,可以将1978—2010年划分为改革探索时期和改革深化时期。就前者而言,经济周期波动的核心特征是高增长与通货膨胀,政府调节经济主要依靠行政手段,调控的重点是如何抑制需求的过度扩张;就后者论,经济波动的核心特征是流动性过剩、有效需求不足与通货紧缩,政府对经济的调节以间接宏观经济政策为主,调控的重点转变为启动内需。经济周期波动特征、政府调控方式和调控重点的演变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民经济结构、宏观经济环境和经济运行机制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朝阳区的实证研究,表明我国现阶段社区共同体的生成路径是政府培育主导。它的出现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在建国初期的单位共同体下,人们不仅缺乏结社传统,而且形成了对政府的依赖心理,致使我国社区共同体生成的主导方式一直是政府生成路径。但在现阶段,政府生成路径已经发生转变,变成了政府培育主导,而不是单位共同体下的政府控制主导,这体现了社区建设的发展方向是社区自治而不是社区控制。 相似文献
4.
How does granting certificates of ‘business clean of Arab workers’ to owners of shops, stores, and Jewish businesses who prove they are not employing Arab workers shape identity? Identity development involves making sense of, and coming to terms with, the social world one inhabits, recognizing choices and making decisions within contexts, and finding a sense of unity within one's self while claiming a place in the world. Since there is no objective, ahistoric, universal trans-cultural identity, views of identity must be historically and culturally situated. This paper explores identity issues among members of the Palestinian Arab minority in Israel. While there is a body of literature exploring this subject, we will offer a different perspective by contextualizing the political and economic contexts that form an essential foundation for understanding identity formation among this minority group. We argue that, as a genre of settler colonialism, ‘pure settlement colonies’ involve the conquering not only of land, but of labor as well, excluding the natives from the economy. Such an exclusion from the economy is significant for its cultural, social, and ideological consequences, and therefore is especially significant in identity formation discussed in the paper. We briefly review existing approaches to the study of identity among Palestinian Arabs in Israel, and illustrate our theoretical contextual framework. Finally, we present and discuss findings from a new study of identity among Palestinian Arab college students in Israel through the lens of this framework. 相似文献
5.
Robin A. Harper 《Social Identities》2013,19(2):149-168
Many states question how to manage burgeoning migration. This is particularly problematic for ethnic states whose foundation myths imagine the state as the home for the nation. In this paper, we argue that ethnic states engage a type of defense mechanism, ‘reaction formation’, as part of migration policy to distract attention from threats to the claimed ethnic homogeneity that undergirds the reason for the state's existence. Using Israel as a case of a planned ethnic state, we show how a state develops a spectrum of membership models to incorporate ‘others’ into the nation-state. We suggest that Israel could conceivably devise some arrangement to incorporate the several hundred thousand labor migrants currently resident there. We argue that the state is reluctant to recognize these migrants as ‘Israeli’ because to do so would reveal a hidden truth: Israel may be becoming more Israeli than Jewish and, thus, the recognition of labor migrants and their children provokes questions about Israel's very reason for existence, that is, being a Jewish state. 相似文献
6.
《行政许可法》实施后出现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光珍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9(3):76-79
自2004年7月1日开始实施的《行政许可法》体现了合法与合理、效能与便民、监督与责任的原则,但是在实施中也暴露一些问题,一是条款自身存在着缺陷,二是操作实务中尚存在不足。对此应该采取的措施是:提升理念,完善制度,改革机构。 相似文献
7.
杨美英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5,33(3):42-45
改革开放的今天,民营经济在中国经济的大舞台上,已成为中华民族富强崛起的生力军.我们将从历史的维度审视其发生、发展脉络及四种社会形态中民营经济表现形式.由于社会制度的不同,它的存在形式也有变化或大或小、或隐或现、或集或散、或条或块,但内容和本质始终不变. 相似文献
8.
夏薇薇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1,23(7):5-8
毛泽东在领导中国人民建立新中国、巩固新中国和发展新中国的实践中,在处理国家内政外交中的意识形态与国家利益这一对极其密切而又复杂的关系时,根据中国具体情况,有时意识形态占主要地位,有时国家利益起主要作用,有时又是二者的重合。从总体来看,毛泽东始终将国家利益放在首位,体现出国家利益不可动摇的原则。 相似文献
9.
论“问题学生”的成因与教育转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大学中的"问题学生"逐渐成为各学校学生工作的一个重点.文章从家庭、学校、社会及学生自身等角度分析了"问题学生"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一系列的教育转化措施,旨在杜绝"问题学生"形成的根源,使大学中的"问题学生"不断减少,努力为我们的社会造就成千上万新型的、高素质的人才. 相似文献
10.
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承诺与当代形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金明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4,6(11):17-20
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共产主义的价值承诺 ,是激发人们为之奋斗的理想目标 ,具有绝对性意义 ;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当代形态 ,又要受到各种主客观条件的制约 ,具有相对性意义。因此 ,在推进人的全面发展过程中 ,要把价值承诺与当代形态两个视角结合起来 ,清醒地认识到人的全面发展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 ,这样既不失理想的高度 ,又不失现实生活中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