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87篇 |
免费 | 22篇 |
国内免费 | 13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1篇 |
民族学 | 3篇 |
丛书文集 | 93篇 |
理论方法论 | 67篇 |
综合类 | 520篇 |
社会学 | 3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7篇 |
2021年 | 4篇 |
2020年 | 7篇 |
2019年 | 8篇 |
2018年 | 10篇 |
2017年 | 12篇 |
2016年 | 16篇 |
2015年 | 15篇 |
2014年 | 42篇 |
2013年 | 23篇 |
2012年 | 34篇 |
2011年 | 50篇 |
2010年 | 39篇 |
2009年 | 29篇 |
2008年 | 38篇 |
2007年 | 61篇 |
2006年 | 55篇 |
2005年 | 59篇 |
2004年 | 63篇 |
2003年 | 51篇 |
2002年 | 31篇 |
2001年 | 33篇 |
2000年 | 20篇 |
1999年 | 5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2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曹继东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3(4):55-58
工具实在论学派认为,科学的技术体现是科学发现和知识产生的手段,仪器是科学技术体现的方式。当代科学不是偶然地,而是在本质上通过仪器被技术化体现的。在工具实在论学派的视野中,科学的技术即仪器成为揭示新事物的基础,人类知觉的放大和增强也只有通过仪器才会发生。正因如此,工具实在论学派具有对现有科学哲学的批判性、仪器和实验核心地位的实践性以及对身体和知觉关注的现象学性三个特点。 相似文献
72.
普遍的实在和终极实在的问题在哲学史占有显赫的位置。早在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时代它就是哲学的中心和重点。到了中世纪末期,西方兴起了旷日持久的唯名论和唯实论的争论,是古老话题的新篇章。唯名论主张个体才是真实的,唯实论坚持类具有实在性。最后以唯名论的暂时胜利而告终。这一结局给近代科学的发展以极大的推动力。但是,20世纪的科学前沿成果却对以往的信念是一种挑战。新型需要哲学的概括。怀特海的过程哲学正是在本体论的高度,以全新的视角,论证了类或整体性事物同样具有实在性。并且明确给出了类的实在性的实现方式即凸显。从而带来了现代版唯实论的复活。 相似文献
73.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1(1)
周思源《红楼梦》研究的主要用力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创作方法研究,二是人物研究,代表性著作诸如《红楼梦魅力探秘》、《红楼梦创作方法论》以及《探秘集——周思源论(红楼梦)》等。周思源创作方法研究源自于对传统的现实主义理论难以充分解释《红楼梦》题旨和艺术特征的深度思考,他认为《红楼梦》成功地运用了象征主义,并创造了一种我们尚未认识的“主义”——象征现实主义,这一新说就为《红楼梦》艺术研究开拓了新境;周思源的人物论角度新、辨析缜密、新见迭出,与他的创作方法论相辅相成。总之,周思源的创作方法论和人物论均与长篇小说创作相联系,体现了他学术研究应为创作实践服务的学术旨趣。 相似文献
74.
结构现实主义理论的经济学方法论渊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聂军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0(2):92-94
沃尔兹的结构现实主义理论自从诞生以来就一直在国际政治理论领域占据着主导地位。沃尔兹在构建理论时,在批判继承古典现实主义的基础上,吸取了社会科学尤其是经济学的方法论的长处。结构现实主义理论受到了斯密"看不见的手"、魁奈"抽象、简化"以及弗里德曼"假设无所谓真实"等思想的影响,从而使其成为高度简约、精炼的体系理论。 相似文献
75.
禹建湘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2,(1):22-25
2 0世纪 80年代以后 ,中国文学经历了先锋文学、新写实主义、新现实主义冲击波、民间化等历程 ,在这一历程中 ,英雄主义被有力地消解了 ,但正是这种消解 ,才有文学精神的愤激和呐喊 ,重塑英雄主义才有可能。 相似文献
76.
地域人文传统与现实主义文学思潮——论“浙江潮”对中国新文学现实主义思潮的引领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嘉良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5(2):1-7
"浙江潮"引领中国新文学现实主义思潮,取决于浙江作家对世界文学新潮的敏锐感知与把握,也根因于积淀深厚的地域人文传统对现实主义的精神呼应。其引领现实主义文学思潮,在中国新文学各个时期都有显著表征,集中体现在对各种重要的现实主义文学形态的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77.
成素梅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3(2):1-7
科学为什么会成功?科学的成功说明了什么?这是如何合理地理解科学的重要论题之一。科学实在论的“逼真”论证和“无奇迹”论证认为,科学的成功说明了科学理论是对实在的正确的或近似正确的描述;劳丹对此进行了逐一反驳。他认为,科学的成功只说明了科学方法的可靠性。对科学成功的这两种理解都是片面的和狭隘的。关于科学成功的理解应该是多维度的,既有历史的、认识的、方法的、经验的维度,也有社会的维度。当我们把这些维度有机地结合起来理解科学的成功时,科学的成功说明了科学只是在整体上对世界的内在机理的模拟,真理是两者的相似程度等于1的理想状态,是科学追求的目标,科学理论是在谈论世界,而不是描述世界。这是关于科学成功的一种弱实在论的理解。 相似文献
78.
蒋玉智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1(1):66-72
僧肇通过论证现象与本体、"有"与"无"、名与实的关系,构建了"不真,故空"的本体论,形上思维达到了当时的最高水平,推动了中国本体论哲学的发展,也为后世佛学进一步证"空"提供了重要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79.
本文在世界文学格局中 ,探寻了当代台、港现实主义文学与西方现实主义文学 ,台湾现实主义文学与香港现实主义文学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并深入论述了当代台港现实主义文学的独特性的历史和现实动因及其对新世纪文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80.
丁晓东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0(4):15-23
法律现实主义在美国法律思想史上的地位极其显著,然而,以往对法律现实主义的理解颇为狭隘。在主流的法律现实主义之外,还有一种激进的法律现实主义长期为人们所遗忘。通过对这种激进法律现实主义的考察和对法律现实主义兴衰的探索,可以揭示法律理论在社会中形成的机制,从而提示我们对于法律理论的认识和运用应该如何保持反思。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