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09篇
  免费   164篇
  国内免费   59篇
管理学   25篇
民族学   32篇
人口学   11篇
丛书文集   694篇
理论方法论   187篇
综合类   3476篇
社会学   169篇
统计学   3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66篇
  2015年   106篇
  2014年   240篇
  2013年   215篇
  2012年   301篇
  2011年   362篇
  2010年   321篇
  2009年   302篇
  2008年   280篇
  2007年   351篇
  2006年   384篇
  2005年   341篇
  2004年   275篇
  2003年   262篇
  2002年   209篇
  2001年   174篇
  2000年   112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3 毫秒
61.
近年来,研究生中出现的学术道德失范现象着实令人担忧,问题的出现除学生个体和社会大环境的原因外,作为高校的研究生教育工作者,更是要进行深刻的自我反思。本文主要从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的具体情况入手,反思学术道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改善学术道德建设的途径。  相似文献   
62.
关于电影的作者批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作者批评的历史进行梳理,从研究电影的一个独特角度对它的研究对象及其基本原则等作出界定,指出它在中国的实际运用及其局限与发展。  相似文献   
63.
语言学侧重形式研究,其本质特征是描写;文学批评侧重内容研究,其最大魅力是阐释。文学文体学是语言学与文学批评的交叉学科,它既重视语言学的描写,又重视文学批评的阐释。文章试图说明文学文体学的这种跨学科特点。  相似文献   
64.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走过了20年的发展历程。正值20岁生日时,随着学校的更名,学报有了新的名称,赋予了新的意义:一流的大学需要一流的学报。认真总结20年的办刊经验,坚持刊物的特色和品位,以更名为契机,努力开创学报工作的新局面,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  相似文献   
65.
1948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口述历史研究室的建立,标志着现代口述史学的诞生。经过50多年的发展,口述史学已经成为历史学举足轻重的分支学科,其研究方法被广泛运用,尤其在当代中国风云人物与重大事件的研究中,显示出独特的韵味与魅力,获得巨大的成功。海峡两岸的口述史研究起步较早,互访交流始于改革开放后的80年代,近年来有着更为密切的接触,两岸口述史刊物与口述史成果的交流也获得长足发展,标志着一个新的口述史研究热潮的到来。  相似文献   
66.
文化批评的意义与局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化批评的兴起有多方面的原因,其存在的合理性与现实价值显而易见。但是,作为一种批评方法,文化批评不过是为文学批评打开了一个新的窗口;而任何窗口都是有局限的,文化批评也必然会遮蔽一些东西。当下流行的文化批评因审美尺度的缺席而走向非文学化,并导致批评与创作的亲缘关系的解体。因此,文化批评的自我检讨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67.
《夏天》是哥特小说 ,其主题是惧怕异性。女主人公对养父罗约尔是恐惧其性威胁 ,对情人卢歇尔斯是害怕失去他或是被他遗弃。小说的价值之一就是伊迪斯·沃顿开创了哥特小说的新领域─—对异性的恐惧  相似文献   
68.
电子文献是网络时代高校图书馆最重要、最基础的文献资源 ,电子文献资源建设应遵循长远规划、量力而行、合理配置、注重特色的原则 ,采取购进文献和购买服务、引进和自建、独建和联合采购相结合的建设方式 ,并深入做好电子文献的采访调研工作  相似文献   
69.
本文从教师口语课的内容、性质、特点入手 ,结合口语教学实践 ,对教师口语课在提高民族语言素质以及师范教育、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进行了论述 ,意在引起对这门学科的高度重视 ,并力求开好这门课。  相似文献   
70.
举证责任分配理论之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法律解释学的角度重新分析举证责任分配的本质。分析了举证责任分配的理论依据,阐释举证责任分配的理由;运用法律行为的相关理论证明举证责任分配的实体法解释的本质;从法律解释学的角度重新构造了举证责任分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