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27篇
  免费   114篇
  国内免费   38篇
管理学   25篇
民族学   28篇
人口学   7篇
丛书文集   378篇
理论方法论   121篇
综合类   2040篇
社会学   152篇
统计学   2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73篇
  2014年   149篇
  2013年   154篇
  2012年   187篇
  2011年   207篇
  2010年   181篇
  2009年   202篇
  2008年   161篇
  2007年   191篇
  2006年   228篇
  2005年   180篇
  2004年   148篇
  2003年   141篇
  2002年   119篇
  2001年   89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The discourse of some of the most powerful public figures in today’s world is often incoherent and nonsensical. Incoherent yet authoritative discourse shows that authority does not rest in language but results from non‐linguistic and pre‐textual conditions. The non‐linguistic and pre‐textual conditions are exemplified in an Australian case‐study of a media debate between the Immigration Minister and a refugee, drawing on research by Smith‐Khan (2019a, 2019b). Two such conditions are then examined with reference to academic publics. First, I ask which languages do or do not carry authority, before moving on to speaker identity as a condition of authority. The close association between English and academic excellence has resulted in diminishing the authority of academic publications in languages other than English. The same is true of publications by women and people of colour. I close by reflecting on referencing practices as forms of extending authoritativeness to voices in excluded languages and from excluded scholars in academic publics.  相似文献   
72.
In this commentary, we argue that plagiarism is not a new problem in academic publishing and data falsification in recent times has received a great attention globally. Due to lack of literature,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is to evaluate data falsification and academic integrity. Accordingly, the study presents the academic misconduct (Falsification/Fabrication of data and Concerns/Issues About Data) case of Professor James E. Hunton, a former top ranked accounting professor from Bentley University. The study shows how research fraud/data falsification activity in the academic world lacks honesty and morality. The study offers some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detection of plagiarism and academic misconduct. In the age of the Internet and digital era, Crossref, iThenticate, the Committee on Publication Ethics (COPE) would help to detect plagiarism. However, the question remains on detecting data falsification in the academic world.  相似文献   
73.
司法的隐喻     
司法过程在不同的场域中遵循的是不同的逻辑:在学术场域中,司法过程是一个发现真理的过程,法律解释和法律推理是追求法律真理的手段;在权力场域中,司法过程事实上是各行动者之间的权力话语斗争,法律解释和法律推理是法官根据特定权力场域的权力关系所利用的一种策略。两种相互冲突的逻辑必须在司法过程中达到完好的整合,只有这样,才能为司法过程中的权力关系提供合法性。  相似文献   
74.
论高校辅导员在学风建设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合肥市七所高校的1 2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高校学风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给予高度重视。高校辅导员具有管理与育人的双重身份,在学风建设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文章就高校辅导员如何充分发挥在学风建设中的作用,提出了一些意见。  相似文献   
75.
博克的学术自由与大学自治观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博克认为,学术自由与大学自治是大学的精神,但是,其内涵随着时代的更迭而演变.如今,博克的这一观点在现实中面临着诸多困境,其中,大学自治与政府约束的冲突,以及大学维护学术自由与承担社会服务之间的矛盾尤为明显.大学难以回避现实,不得不寻找新的平衡点.  相似文献   
76.
构建学术交流平台,提升研究生创新思维能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创新思维能力是评价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核心,而学术交流平台的构建为研究生提供了良好的、规范的学习和交流的空间,是提升其创新思维能力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和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7.
王栋从关注民生的角度阐述了人欲的合理性,竭力反对"去人欲"的观点,提出了人欲不能无的主张。他认为"人欲不能无",理学家提出"察私防欲"的主张是由于对"慎独"的错误理解造成的。同时,王栋还指出人的物质需求是不能遏制的,只是要注意"节约"罢了。孔子的"克己"、孟子的"寡欲"的核心乃实指"节欲"之意。不过,王栋所说的"人欲不能无"中的"人欲"也并非指一切人欲,而是指满足人生存和发展需要的合理的人欲。事实上王栋是反对"恶欲"的。他要人们时刻保持良好的心态,少忧戚,多坦荡。努力做到"淡而不厌"。  相似文献   
78.
学术型与应用型两种研究生培养模式应共同发展,而非简单取舍,学术型研究生并未过时。在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模式备受质疑的条件下,廓清两种规格研究生的涵义和培养目标,进而遵循科学的目标导向,促进研究生内涵发展,这是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根本取向。基于此,提出了强化研究生研究主体性,建立严格的导师遴选和考评机制,构建和谐共生的师生关系,实行多导师轮换指导与跨学科导师联合指导,实施研讨班式教学等改革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79.
近20年来,伴随法治中国进程的不断推进,法学学科的影响力总体呈现出平稳上升的趋势.就地域分布而言,北京、上海、武汉仍旧是法学研究的重镇;就学科分布而言,民商法、宪法与行政法以及诉讼法学均属热门学科;就制约因子而言,法学研究的繁荣程度与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学术产出能力均存在相关关系.就法学研究的发展方向而言,“司法改革”“宪法实施”“立法评估”“知识产权保护”将是未来新的理论增长点;在学术梯队建设方面,60后与70后群体将逐渐成为引领未来研究方向的主力;在法学研究的总体布局方面,基于政治红利的地缘优势将逐步弱化.  相似文献   
80.
科技论文中的基金项目标注对于项目成果评价、绩效评估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由于种类多样、管理部门分散的基金项目资助体系以及基金论文比进入期刊评价指标等原因,单篇论文受多个基金重复资助现象严重。此现象是基金项目资助体系和期刊评价指标体系共同作用的结果。故应进一步加强各类基金资助机构之间的信息共享,有效提高对同一项目多头申请经费的审核;增加对项目标注信息真实性和相关性的审查;加强对科研工作者学术规范的教育引导,提高科研工作者、管理者及相关人员的学术道德修养,从根本上杜绝基金项目成果标注中的学术不端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