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36篇
  免费   119篇
  国内免费   16篇
管理学   187篇
民族学   12篇
人口学   46篇
丛书文集   119篇
理论方法论   62篇
综合类   863篇
社会学   124篇
统计学   335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82篇
  2019年   151篇
  2018年   166篇
  2017年   276篇
  2016年   137篇
  2015年   100篇
  2014年   136篇
  2013年   1195篇
  2012年   393篇
  2011年   141篇
  2010年   150篇
  2009年   184篇
  2008年   165篇
  2007年   146篇
  2006年   160篇
  2005年   141篇
  2004年   142篇
  2003年   125篇
  2002年   105篇
  2001年   100篇
  2000年   73篇
  1999年   69篇
  1998年   55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5篇
  1977年   2篇
  1975年   2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51.
文章对未来时间的洞察力与成就目标的概念界定、未来时间洞察力与成就目标的研究现状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最后指出相关研究的未来展望。未来时间洞察力的目标不仅架起了现在与未来的桥梁,也影响个体的认知与行为,并且不同目标还具有不同的动力作用。  相似文献   
852.
本文从自然崇拜、始祖崇拜、师公教、娅汪女神四个研究专题梳理了改革开放以来壮族民间信仰研究的已有成果,探讨了壮族民间信仰研究的独特价值,对比了壮族民间信仰研究与全国民间信仰研究在研究动态和研究取向上的差异,并将其视为今后研究的突破口,认为壮族民间信仰研究有以下发展趋向:继续深化对民间信仰"壮族模式"的研究、加强对壮族民间信仰复兴和再造的研究力度、注重对民间信仰仪式实践的考察;并认为多学科、跨学科的综合研究将会得到强化.  相似文献   
853.
立法后评估结果的回应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立法后评估结果的回应机制,就是特定的国家机关针对立法后评估报告中提出来的问题,采取特定方式作出回复或反应的具体运作过程。有效的立法后评估的回应机制建立在立法后评估结果的信度与效度上,其回应主体是立法后评估报告所涉及的有关立法与执法机关或人员,同时还要求运用特定的回应方式与内容。为保障立法后评估结果顺畅的有效回应,还需要建立完善的立法后评估结果回应的监控制度。  相似文献   
854.
20世纪80年代以来,唐诗研究成果丰硕,但对浙江诗人徐凝诗的笺注和研究方面,还有所欠缺。文章研究权算初阶。分两大部分:其一,关于苏轼目凝《瀑布》为“恶诗”;其二,不朽的文献价值,对牡丹花诗、寒岩归士、苏小小基、钱塘江潮、情人佳节、繁华都会等人们感兴趣的话题,有的放矢,一一作勾稽、考证,并指出它的出处、意义、成就及影响。以微补学术界之深究欠缺。  相似文献   
855.
汉语“配价”语法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聂鸿英 《延边大学学报》2011,(2):39-42,F0003
吕叔湘先生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提出类似"配价"的概念,可惜一直未引起语法学界的注意,直到20世纪80年代,朱德熙先生第一次运用配价概念,从那时起,配价语法逐渐成为中国语法学界研究、讨论的热点之一,并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它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汉语"配价"语法研究理论对国外理论的借鉴;二是汉语"配价"语法研究20世纪80年代后全面展开及取得的相关成就;三是汉语"配价"语法研究相关的理论分歧。  相似文献   
856.
Drawing from a survey conducted in Los Angeles, we examine perceptions of achievement and optimism about reaching the American dream among racial, ethnic, and nativity groups. We find blacks and Asian Americans less likely than whites to believe they have reached the American dream. Latinos stand out for their upbeat assessments, with naturalized citizens possessing a stronger sense of achievement and noncitizens generally optimistic that they will eventually fulfill the American dream. We discuss patterns of variation between the racial and ethnic groups as well as variation within each group. Notwithstanding interesting differences along lines of race, ethnicity, and nativity, we find no evidence that the nation’s changing ethnic stew has diluted faith in the American dream.  相似文献   
857.
文章首先运用归纳法,提出时间断点回归的概念内涵和基本模型,并按"准随机实验"标准分析其存在的原理缺陷。然后通过梳理国外相关前沿成果,总结出时间断点回归有别于传统计量操作的方面:在适用性判断上,强调内生分组问题的理论分析和协变量连续性的提前估计;在稳定性检验上,包含更换变量指标等正向思路、对照组检验等反向思路、时间序列特征处理和其他非断点回归方法。最后,绘制时间断点回归的估计流程图,主要涉及适用性检验、处理效应的初步判定、模型构建与估计和稳健性检验四个部分。  相似文献   
858.
以河南省1990—2012年各县域金融相关比率为衡量金融发展水平指标,利用MatLab、ArcGIS工具,采用非参数核密度估计、ESDA局部空间相关分析与空间地理加权模型回归方法,从空间相互作用角度对河南省各县域金融发展的空间布局进行研究与分析,以揭示其演化特征、空间依赖性及异质性,并对形成原因进行初步探索。结果显示,河南省县域金融发展水平总体存在显著的空间集聚特征,呈现出明显的地理依赖特征;同时结合非参数核密度估计分析发现,豫北地区地域差距较小,豫东传统农业地区县域金融发展差距较大,揭示出局部空间异质问题;最后结合GWR分析,在影响河南省金融空间布局的因素中,工业发展水平始终主导着区域金融发展空间格局的演化,中心城市的工业发展对邻近县域金融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其“空间溢出”具有有限的边界。  相似文献   
859.
辛弃疾的《鹧鸪天》词计63首,数量为两宋词家之冠。其词开拓了《鹧鸪天》的题材内容,多抒写作者出处行藏的内心矛盾,揭示世态和人生哲理,意蕴丰厚深邃。其中农村词描绘田园风光民俗与农人形象生动细致,诗情画意与乡土气息浓郁,成就在东坡农村词之上。在写景、叙事、抒情、用典、对仗以及语言锤炼等方面,稼轩《鹧鸪天》词都有高超造诣,艺术风格多样。稼轩堪称词史上作《鹧鸪天》词的第一高手。  相似文献   
860.
After a feedback condition, assigned (foreman-selected) and participative (worker-selected) goal-setting were examined to determine how they might augment the safety performance of 150 workers in 17 rooms of a paper mill. A statistical comparison of performance under assigned goal-setting, with that under baseline conditions of feedback-alone demonstrated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the percentage of nonhazardous conditions but not of safe practices. Goal-setting by workers did not produce significant increases for either practices or conditions, and rates of injuries remained at the same reduced level as during feedback-alone. A visual analysis of a graphic plot of repeated performance measures suggested that trends established during feedback alone could account, in part, for the improvements. Possibly ceiling effects and the stated opinions of workers about various attributes of goal-setting may have been related to the outcom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