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1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2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56篇
社会学   5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同一个名称的得名之由应该是确定的,一个词的理据只能作出一种解释,而不应该随意解释.作为一部解释词语理据的著作,<释名>则有48处出现了"一词二据"现象.产生"一词二据"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兼容并收前人的训诂材料;二是运用声训随意系联同音词或近音词;三是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方法探求理据.  相似文献   
32.
元音的教学光靠“口耳相传”,难免有不能完全准确掌握之感。于是,我们将声音、文字、图像相结合制成教学光盘来教学语音,大体解决了学生“自学自评”的自信心问题。语音毕竟跟自然界的声音同出于“物体的振动”,因此,如果能够进一步从声学的角度观察元音的音值,就会使语音教学更为顺畅、直观。因此,我们主张“以耳听感应为主、以电脑模拟为辅”来辨析语音。随着计算机科学的日益发展,用电脑做辅助工具辨析语音,定会越来越符合语言的实际。  相似文献   
33.
歌唱欣赏是歌唱审美实践的基本环节。长期以来 ,由于人们对歌唱欣赏活动审美价值功能的过分强调和重视 ,在客观上造成了人们对歌唱欣赏审美创造功能认识的某些欠缺。本文从歌唱欣赏审美活动的基本规律出发 ,对蕴涵其中的审美创造机制作研究和探索 ,以期填补这项研究中的某些空缺  相似文献   
34.
长沙方言单音节声调及双音节变调的实验语音学研究发现,单音节声调包括阳去21和上声42两个降调和阴平23,阳平13,阴去45,入声24四个升调;没有平调。变调有三种形式:阳去做前字时,调值由21变为22;上声无论做前字或是后字,均由42变为33;入声做后字时,在并列或偏正结构中由24变为33。  相似文献   
35.
针对声表面波滤波器基本理论及其频域传输函数,应用电网络分析与综合理论作出等效电路,并对梯型结构声表面波滤波器中单端对谐振器的特性进行了分析。根据理论分析设计出单端对谐振器,运用该结构设计了无线通信系统中移动电话用声表面波滤波器,并给出了设计结果。  相似文献   
36.
以“V+N1+的+N2”歧义词组为研究对象,通过听辨实验和声学实验,发现,韵律特征可以起到解歧的作用,前后停顿时长,动词的发音时长、动词的基频均是“V+N1+的+N2”歧义词组解歧的声学参数。其中,前后停顿时长与“V+N1+的+N2”歧义词组的句法关系相对应,不仅能够消解歧义词组的两种意义,而且还与歧义词组的语义倾向性相对应,是最舌亚确解岵韵缝姥壶一韵缝信.白’与自凄、筷-;/窘士丌相麒.  相似文献   
37.
采取文献资料法 ,对中西方歌唱艺术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发现 ,中西方歌唱艺术由于受到不同文化背景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使得它们之间从起源发展到内容形式以及技术技巧等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 ,从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歌唱艺术  相似文献   
38.
拟在认知语言学的理论框架中,尝试从隐喻化-主观化角度来探寻英、汉语中“听”-“听从/听取”-“听任”;“不听”-“不听从”-“不允许”语义转移的产生机制及理解机制,以求增强我们对于语义相关度与语义变化的普遍理解。同时提醒人们不应忽视与作为共性的隐喻化-主观化过程共存的各社会文化、民族心理的差异性调节。  相似文献   
39.
减振降噪铅化织物复合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选择铅与聚氯乙烯(PVC)作为主要材料,运用热熔喷涂技术、涂覆技术和层压技术,研制出轻薄、质软、易剪裁的复合型声学新材料,取得了显著的降噪效果,并且具备其他优良性能。  相似文献   
40.
ABSTRACT

This study on sound perception in Cairo uses a methodological procedure described in a previous issue of this journal [11(3)]. The procedure involves equipping inhabitants of Cairo, the Egyptian capital, with binaural microphones that record the surrounding urban sounds during one of their daily journeys (without the researcher). Participants later describe and comment on the sounds while listening to the recording. Analysis of this material allowed us first to establish an organized lexicon in categories. We identified a structured “natural language of sounds”. The data obtained reveal covert categories that describe three key domains of urban life: the active city, the city in movement, and the relational city. A principal finding is that sound perception systematically relates sounds to their origin, i.e. both the source and its social situation. This socialization of sound led us to the notion of “sound constructs” as products of an immediate socialization of the perception of sound. Experiment clarifies how perception operates in Cairo, notably through territory differentiation using sonic saliences and soundmarks. Finally, we propose a “sonic ecology” of the city: how residents collectively experience the sound dimensions of their urban territory, navigate between very different territories, recognize them and respond to the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