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602篇
  免费   855篇
  国内免费   196篇
管理学   550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514篇
人才学   5篇
人口学   447篇
丛书文集   3012篇
理论方法论   1142篇
综合类   19327篇
社会学   1494篇
统计学   159篇
  2024年   53篇
  2023年   153篇
  2022年   186篇
  2021年   244篇
  2020年   316篇
  2019年   310篇
  2018年   247篇
  2017年   326篇
  2016年   392篇
  2015年   418篇
  2014年   1031篇
  2013年   1316篇
  2012年   1355篇
  2011年   1720篇
  2010年   1515篇
  2009年   1700篇
  2008年   1634篇
  2007年   1900篇
  2006年   2069篇
  2005年   2088篇
  2004年   1917篇
  2003年   1837篇
  2002年   1508篇
  2001年   1280篇
  2000年   673篇
  1999年   188篇
  1998年   74篇
  1997年   57篇
  1996年   59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31.
The establishment of a cross-discipline peer consultation group in regional Australia is described. A research project, which explored the impact of the peer consultation on participants, using pre-group and post-group evaluation surveys along with data from an externally facilitated group evaluation session is discussed. Key findings reveal the value of access to varied modes of supervision; the importance of supervision not feeling like being subjected to surveillance; and the contribution that positive experiences of peer consultation have for our participants' well-being. The potential for improved connection and mutual benefits for practice and academia in sponsorship of professional peer consultation by regional universities also emerges from this research. The effectiveness of contemporary workplace counselling supervision arrangements, and of what, precisely, the enjoyment of engaging in case discussions in peer consultation groups is constituted are areas for more exploration.  相似文献   
932.
By using the integrated assessment model RICE this article carries out a scenario analysis with different assumptions about international negotiations on climate change, in particular hypothesising about reduction in targets for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technology transfers and financial transfer programmes. It finds that, in terms of growth, developing countries and in particular sub‐Saharan Africa will benefit from agreements that reduce the level of pollution and promote technological diffusion. Moreover, when developed countries are subject to emissions limits and poor regions have no such commitments, financial transfers from rich to developing countries for adaptation and mitigation enhance pro‐poor growth and help the effectiveness of poor countries in reducing emissions.  相似文献   
933.
The Ageing in the Growth Corridors Project was initiated as a partnership between 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nd the Department of Health in the Northwest Metropolitan Region of Melbourne, Australia. It involved a research team working with six project officers appointed to stimulate development in relation to an aging population in the sprawling outer metropolitan growth corridors. This article identifies the key lessons learned in terms of project implementation relating to attitudinal and structural barriers to the development of an age-friendly environment in areas of rapid urban growth. The findings illustrate some of the dilemmas raised by competing program conceptions, a dynamic and changing federal/state policy context, and local resource and strategic management constraints. The partnership with the university, nevertheless, provided a point of stability and continuity for the project officers in implementing their mandate.  相似文献   
934.
中国发展的政治基础——以人民民主为中心的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发展离不开中国政治在其中的作用。在中国的政治逻辑中,人民民主既是国家的形态,也是国家的目标。它多维度地定义和规范着国家的结构、运行与发展,从而使中国的国家与社会生活既遵循民主与现代化要求,又遵循中国的自我意志。只要中国能够在现有的制度框架下,以人民民主为取向,时刻保持政治与经济的有机互动,自觉地进行政治建设,推进民主发展,中国的未来发展不仅不会引发政治问题,相反还能从中国独特的政治体系中获得有效的动力和保障。原因在于:一是中国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已完全迈入现代化的轨道,已成为一种不可逆的发展;二是中国的政治体系具有现代性,而且其本质上是开放的,因而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和发展性,否则,中国是不可能创造今天这样的发展局面的。  相似文献   
935.
李翀 《学术月刊》2012,(1):70-78
经济发展方式包括对内和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市场取向和高强度投入的对内经济发展方式,与注重加工贸易和以引进外国直接投资为主、借入外国债务为辅的对外经济发展方式相互作用,推动中国经济迅速发展。但是,这种发展方式只是脱贫之路,而不是富强之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发展方式不可持续的弱点逐渐表现出来。因此,中国政府应该充分发挥"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的作用,对内实行自主创新和调整产业结构的发展战略,对外实行以超比较优势为核心的梯型对外贸易发展战略、以调整结构为主线的质量型引进外国直接投资发展战略和以渐进的人民币国际化为中心的对外金融发展战略,以成功地完成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场"经济社会领域的深刻变革"。  相似文献   
936.
刘萍 《齐鲁学刊》2012,(5):100-106
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价值目标是建设法治社会。随着中国社会的转型和发展,需要不断提高社会管理的民主化和法治化水平。应以保障人权、公平正义、民主参与和权力制约的法治理念为导引,进一步完善民生民权保障的法制;加强依法行政,完善行政法制模式;强化公众民主参与机制;加强基层民主自治,培育和发展社会主义公民社会;健全多元化的公民权利救济机制,拓展法院的司法功能。  相似文献   
937.
从公共行政作为科学隐喻的视角看,理性设计是中国城市环境治理信息型政策工具设计的模式。从公共行政作为艺术隐喻的视角看,渐进设计是中国城市环境治理信息型政策工具设计的模式。从公共行政作为社会设计隐喻的视角看,社会设计是中国城市环境治理信息型政策工具设计的模式。实际上,依赖于科学隐喻、艺术隐喻和社会设计隐喻的中国城市治理主体综合运用理性设计模式、渐进设计模式和社会设计模式对环境治理的信息型政策工具进行规划。  相似文献   
938.
革命思潮是革命思想的发展,而革命思想则源于革命意识。晚清革命意识的形成,固然为国人受不良现实剌激的结果,也与仇满、反满的历史记忆和西方革命学说传播不无联系。不断汇聚的革命意识经过"编码",逐渐形成较为理性和系统的革命思想。而职业革命者对革命的论证与宣传,则使革命思想的张力增强,传播强度提高,革命的观念场与意识流逐渐成型,且不断发展,革命思潮于焉形成。  相似文献   
939.
本文从社会形态理论的前提出发,以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的视域为主线,研究了马克思视域内的社会形态理论,即生产力视域内的社会形态理论、生产方式视域内的社会形态理论和人的发展视域内的社会形态理论以及三者之间的递进关系。生产方式视域以生产力视域为基础,但又不限于生产力视域,人的发展视域以生产方式视域为基础,但又不限于生产方式视域,从而得出马克思视域内的社会形态的概念。一方面,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形态建立、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践,为我们准确全面地认识马克思视域内的社会形态理论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新世纪、新实践和新任务要求中国人重新准确地全面地把握马克思视域内的社会形态理论。  相似文献   
940.
后现代公共行政以反叛和解构为其旨趣,直接地指向现代公共行政本身。行政公共性作为现代公共行政的本质属性,首当其冲地受到后现代的反叛和解构。但后现代行政公共性并非一种虚无的事实,而是与现代行政公共性完全不同的一种事实;它包含于碎片、差异、多元之间,在制度层面表现为公共治理。公共治理在其中展开的环境与语境,构成后现代行政公共性发生的场域,它是一种公开、实在、共同的场域,可以称之为"阳光之幕"。后现代公共行政是该场域中的游戏,它需要共同制定游戏规则,又需要政府提供服务,从而后现代行政公共性得以实现出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