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62篇
  免费   91篇
  国内免费   22篇
管理学   36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42篇
人口学   25篇
丛书文集   550篇
理论方法论   126篇
综合类   2938篇
社会学   49篇
统计学   10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131篇
  2013年   134篇
  2012年   170篇
  2011年   222篇
  2010年   207篇
  2009年   193篇
  2008年   226篇
  2007年   300篇
  2006年   277篇
  2005年   331篇
  2004年   316篇
  2003年   327篇
  2002年   275篇
  2001年   259篇
  2000年   113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10 毫秒
121.
This study uses the design and passage of universal preschool in two states, Oklahoma and West Virginia, to present an alternative framework for understanding the policy process, Policymaking by Stealth, and demonstrate its usefulness both in expanding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politics of public preschool and as a tool for social work policy practice. An overview of the current state of preschool policy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political history of federal preschool policy is presented first to provide context to the analysis, followed by an introduction to the analytic framework, and then a formal analysis of the policy passage processes in the two states via the lens of Policymaking by Stealth. The contributions of this new framework to the study of the policy process in general and the practice of policymaking in complex political context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22.
《孟子》作为传承儒家思想的载体,在变化的社会形势下阐发了仁义礼智信耻等观念,并在社会政治、经济、伦理道德等方面形成了新的理解,由此丰富了儒家思想体系,从而在中华民族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几千年来,《孟子》思想作为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及传统文化的主流话语之一,其所彰显的价值与意义,指导着传统社会的人生建设,对中华民族的绵延发展起到了凝聚和推动作用。重视并汲取《孟子》思想的精华,使之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对于现代人类的生存需求以及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构建必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3.
周春兰 《学术界》2012,(6):174-180,288
在古代道家哲学中,“无”在不同时期的哲学家中都备受关注,但他们说“无”的侧重点不同.《老子》从追问万物的源头入手,提出了“有生于无”生成论构想;庄子否认了普通的知识及认识方式,提出了“不知之知”的最高认知层次;黄老在改造老子无为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建立刑名为前提的无为而治;王弼站在本体论的高度将黄老无为和名教有为进行了整合,提出了“以无为本”的哲学思想.“无”经过老子、庄子、黄老学派和王弼的发展演变,已从一个普通的哲学语词上升为万物之本体;“无”主要涉及生成论、认识论、治国论、本体论等方面,这些哲学思想因为“无”而更为深刻、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124.
蔡青荣 《河北学刊》2012,32(4):154-156
法治是利益妥协的产物,而个体的分散意志经过妥协形成的法律是对各方利益的均衡。故阶级斗争思维与法治精神相去甚远。民主是多数人的政治,但多数人的权利亦须受到制约,这是由法治的妥协机制所决定的。以权利制约权力、分权制衡体现了法治的妥协性,同时法治的妥协性还体现为对传统的尊重和让步。  相似文献   
125.
】将卷染机的控制系统从直流电机拖动、自耦调压器有级调速改造为交流电机拖动和变频器无级调速。通过对调节对象的理论分析,得到了一种新的控制策略,研制出以单片机为核心的控制器,在不使用速度和张力传感器的条件下,控制系统可自动对被染织物进行恒速与恒张力控制,以利于染色质量的稳定和提高。经实际运行表明,该系统运行可靠,节能增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6.
该文分析了会计电算化审计面临的现状,探讨会计电算化条件下的主要审计方法,笔者认为高校内部开展计算机审计工作中应注意以下问题核对纸质数据与磁介质信息;财务信息纸质化;强调审计过程中应加强内部控制制度,明确会计系统操作权限;财务数据应保密。  相似文献   
127.
表示“两人或两人以上合力举物”义,现代普通话用“抬”,方言中还有“扛”和“舁”,历史上这些词之间存在着竞争替换关系.从东汉起“舁”一直是通语中的主导词,直到明代被“抬”所取代;与“舁”基本同期出现的“扛”,历史上很可能是一个南方方言词,元以来也曾北上过,只是清以后逐渐从北方撤出;“抬”始见于唐代,明代以后逐渐成为新的通语主导词,“抬”很可能起源于江淮官话,然后往北往南扩散  相似文献   
128.
文章对《释名》中的20例同字为训从语音变异、语义差别、词性异同、语义关系方面进行了全面分析,指出《释名》中的同字为训是同字异词现象,其训释是成立的;并进而指出,同字为训在同源系联中有可利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9.
本文对民族杂居村庄村民自治中的选择机制、动力机制和运行机制进行了研究.认为村民在利益权重之下,主要以能力和品质而非民族等因素为取向选择自己的"代理人",这是村民自治走向理性和良性的基础;村治的动力和积极性受到村集体、个人经济以及村委会自身运作状况的影响;村委会作为国家在农村基层新的政治设计,它与各组织的权力分配格局和关系协调程度,是村民自治健康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30.
苏、李诗为伪作今已成定论,但《文选》在收录"苏、李诗"时并没有将之看成是伪诗,苏、李诗非伪作并不是萧统一个人的认识,而是汉魏六朝主流文人的共识。主要表现在:一、他们对苏、李诗拟作时没有将之看作是伪诗;二、在"以体论文"为特征的汉魏文论中,李陵诗被认为是从四言诗到五言诗发展过程中的一个转折点,是五言诗的滥觞。因此,被考证认为是伪作的苏、李诗,在汉魏六朝文学发展中却是以真实的苏、李诗的身份对诗歌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的。《文选》收录苏、李诗的意义在于从文章选本的角度肯定了苏、李诗对汉魏诗歌发展的诗史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