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15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57篇
社会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在儒家传统的“和合”文化体系中,“仁”、“礼”及“中庸”是其思想精髓,其中,“仁”是思想基础,“礼”是手段,“中庸”则是哲学方法论,三者统一于追求“和”的境界。返本方可开新,今天,我们继承和弘扬儒家传统“和合”思想的合理内核,从传统文化的源头引出活水,做到古为今用,充分发掘其理念蕴含的当代价值,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2.
中国加入WTO后,所带来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从业人员素质的竞争,做为社会生产最具活力的成份的全体党员干部不但要有过硬的政治素质,还必须有良好的业务素质.经济的发展必然带来社会的极大繁荣和富裕,金钱诱惑力也会更大,反腐倡廉工作更显必要.  相似文献   
43.
墨子充满平民色彩的思想体系有三个基本的支撑点——“尚贤”、“节用”、“兼爱”,其浓重的济世情结、宽广的人文情怀和崇高的精神风范不仅给那些生活在礼崩乐坏、社会动荡年代,历经苦痛、身心饱受创伤的人们以巨大的精神安慰和寄托,时至今日仍有助于公平正义、诚信友爱、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的构建。墨子尚贤事能、唯才是举,节用非乐、强本尚力,视人若己、兼爱交利思想所蕴涵的政治价值、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前进道路上永不枯竭的精神源泉。  相似文献   
44.
荀子是中国战国时期杰出的思想家,在其思想体系中蕴藏着丰富的行政组织思想。他的行政 组织思想包括\  相似文献   
45.
朱自清由原名“自华”改为“自清”虽为个人化举动却蕴涵深意,是对传统美学中尚“清”理念的接续和对尚“清”意识的再发现,同时也意味着朱自清在自身性格、言行、精神境界的自我设定上对“自清”之路的选择。然而,朱自清在“自清”的自我选择与时代语境、责任担当之间一直“不宁静”,折射出一代知识分子彷徨纠结的心智状态。故而,朱自清以散文、诗歌、文论等文本对尚“清”理念进行重新建构,使文本成为其“暂时超然”于“不宁静”状态的精神支点。  相似文献   
46.
《群书治要》作为初唐著名谏臣魏征、虞世南等辑录前人著述以作谏书的匡政巨著,为唐太宗“治国安邦”,创建“贞观之治”提供警示作用,书中包含了修身、齐家、为政、官德、用人、教育、道德、民本等修身治国之道,并富含正己修身、以德教民、仁政爱民、明德慎罚等德治思想,这些德治思想对于复兴中华文化、构筑民族中国梦,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7.
勤俭节约是中国共产党始终遵循的光荣传统。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将勤俭节约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原则,与建设新中国紧密联系起来,勤俭节约在新中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毛泽东的勤俭节约思想内容丰富,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48.
先秦儒法公私观讨论了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政治生活中群体与个体、整体与部分的关系问题,他们强调"公义",卫护"公利",一致主张公高于私,顺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先秦儒法公私观的理论贡献不同,前者主要在伦理思想领域,为道德修养提出了目标,而后者主要在法治思想领域,为法治提供了理论依据。儒家没有把公与私绝对化,表现了可贵的民本主义思想,而法家的公私观则将公与私绝对对立,最后走向绝对君主专制主义。儒法公私观是以各自的人性论作为理论依据的。儒法崇公抑私的公私观的历史影响具有两重性。  相似文献   
49.
通过对鲁迅小说《示众》的研究,说明该小说以三为结构支点,通过三次叫卖声串联起整篇小说的框架,用三组人物构建起立体艺术空间,并分别用三组细节塑造简洁、精确的人物形象。尚三性是鲁迅创作小说《示众》时的一种潜意识,而这种独特的描写艺术也是鲁迅作品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叙事手法。  相似文献   
50.
崇尚武力与崇尚道义是《三国演义》死亡描写的两大聚焦点。前者表现为小说作者将武艺高强作为判断英雄的价值标准,以敌人的被杀反衬英雄本色,并将武装暴力视为消灭罪恶的有效手段;后者则集中体现于推崇为道义而献身的精神以及直面死亡的无畏心态。小说尚力与尚义的价值取向反映了小说作者对于如何建立理想社会的思考以及对救世英雄的期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