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87篇
  免费   125篇
  国内免费   60篇
管理学   16篇
民族学   102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11篇
丛书文集   569篇
理论方法论   190篇
综合类   3475篇
社会学   107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90篇
  2014年   226篇
  2013年   174篇
  2012年   272篇
  2011年   300篇
  2010年   253篇
  2009年   274篇
  2008年   250篇
  2007年   344篇
  2006年   385篇
  2005年   348篇
  2004年   350篇
  2003年   321篇
  2002年   231篇
  2001年   191篇
  2000年   111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31.
认识和把握交响乐的审美特征与欣赏规律;避免过多依靠语言、文字解释、阐述交响乐;反对把想象与联想心理过程作为欣赏交响乐的主要功能;主张通过听觉直接感受交响乐的交响性音响艺术效果美,进而欣赏、领略交响乐艺术所表现的内容美、形式美;不同意过分夸大交响乐的社会作用。  相似文献   
232.
音乐教育的本质是审美教育,音乐教育过程是一个自觉的审美化过程.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审美教育功能在奥尔夫教学法中高度体现.音乐的学习不再是枯燥的理论技术学习 ,而应是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奥尔夫教学法通过节奏训练、语言训练、动作训练等各种训练,更大程度地发掘人的各种能力,培养人的各项优良素质.合理科学地运用奥尔夫教学法,是奥尔夫审美教育精髓得以广泛应用的关键.  相似文献   
233.
对于日本现代作家川端康成来说,文学内部生命的展示集中于对爱学进行深入的探究和开掘。日本的川端研究者已注意到这方面的内容,并进行了评述,但过于宽泛,缺乏系统性。本文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对川端小说“爱”的主要形态进行了大致的梳理,并从人生美学、日本传统美学、宗教美学和日本近代作家“爱”的觉醒思潮四个主要方面阐释川端爱学的美学源泉。  相似文献   
234.
城市美感论     
城市人是城市的建造者和居住者,城市反映了城市人的精神、意志、审美情趣。由于城市人生存于城市之中,城市人的生物生命、精神生命和社会生命在城市中都能得到满足。城市人的生存与城市有种种深刻的联系,在这生命体验之上会产生不同的情感体验,当人的三重生命都能得到满足时,这时获得的情感体验就是美的体验。这种对城市美感的分析属于城市美学的基础性工作,希望能抛砖引玉,引起更多的反响,真正有益于美的城市的建设。  相似文献   
235.
青海与全国其他地区的区域自治相比,具有明显的特殊性和地域性,在青海实施这一制度,为青海民族关系和谐发展创造了充分的制度保障,也对完善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具有制度创新的价值。  相似文献   
236.
《王风》其实就是东周王城洛邑的民间歌谣。对《黍离》主旨的理解,我们应尊重其在历史上积淀的表达忧患之情和故国之思的特定审美经验。  相似文献   
237.
私力救济之所以有旺盛的生命力,很大程度上源于其具有公力救济所无法完全替代的价值.通过对私力救济价值的描述以及我国当前的现实国情,可以发现,在实现法治的基础上发挥社会成员的自治性,在注重法律的公正性的同时兼顾效率原则,建立公力救济为主、私力救济为补充的多元救济机制,正是私力救济的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238.
兴是中国古典美学中极富原创性的核心范畴之一。兴最初是作为阅读理论和接受方法而受到文论家们的关注。兴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从美刺走向审美的过程,当兴淡出于美刺教化、突显文学和审美功能的时候,兴作为接受的一面呈现出蕴藉含蓄、意在言外之美,日益满足读者对作品的认知需要,使读者从更广阔的空间体味其"韵外之致"。兴的内涵与西方接受美学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妙,又与古代的言意之辨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39.
整体性思维方式与中国古代文学审美特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人对宇宙、生命的整体性思维方式,集中而典型地体现于意境的实践和理论中,意境完美地解决了整体性主观外化的难题,它是荣格所谓的同步原理最生动的体现,是将主、客观内容一体化的审美图式,因其具有最丰厚的审美信息而成为一种超级审美负荷体,这表明人类智能发展在审美领域里完全由量的精度向质的活性飞跃。  相似文献   
240.
论审美符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否定主义理论出发,从人类特有的批判与创造相统一的"本体性否定"活动出发,对符号与美的符号的区别,艺术符号与美的符号的区别,美的符号与自然符号的区别,以及审美符号的多样性等问题,进行了自己的阐释.本文认为卡西尔没有清晰阐明符号与美的符号的区别,苏珊@朗格没有清晰阐明艺术符号与美的符号的区别,是造成美学符号学、文艺符号学和文化符号学常常被混淆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