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62篇
  免费   141篇
  国内免费   60篇
管理学   16篇
民族学   102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11篇
丛书文集   569篇
理论方法论   190篇
综合类   3466篇
社会学   107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89篇
  2014年   226篇
  2013年   174篇
  2012年   272篇
  2011年   300篇
  2010年   253篇
  2009年   274篇
  2008年   250篇
  2007年   344篇
  2006年   385篇
  2005年   348篇
  2004年   350篇
  2003年   321篇
  2002年   231篇
  2001年   191篇
  2000年   111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91.
本文以华北定县农村调查为基础,揭示出当前中国农村的实际治理模式、意识形态和思维习惯,是以权威性自治为主、依法自治为辅的混合型治理模式,要使农村社会实现从权威性自治向依法代表性自治的转换,关键就是要实现意识形态和思维模式的改变。本文试图通过对制定法与民俗习惯的各自利弊和相互间张力的分析,对如何用该张力去制定与民俗习惯和农村现实相适应的良法,从而实现这种意识形态和思维模式的转换,并最终影响村治的历史向度做出论证和阐述。  相似文献   
892.
文明的进程始于游戏,立于审美,成于教育:人和动物的区分在于动物的一切活动都只是为了维系简单的生存,而人则在维持生命活动的同时能开展一种创造性的游戏活动。正是这种游戏活动使人逐渐摆脱了生命的动物性轮环,使人在简单的物质生活之上拥有丰富的精神生活,在自然的生殖力之上拥有超越现实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一种人类所特有的能将人的感性和理性有机地结合起来的审美判断力。  相似文献   
893.
教育美学观构建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素质教育、主体教育分别是对应于应试教育、灌输教育而言的,而教育美学观则是对应于教育异化而言。教育美学观是一种不同于素质教育、主体教育的教育思想理论体系,抑或是对素质教育、主体教育的总结与超越。教育美学观主张创造教育美,强调学生审美学习活动,并实现学生身心自由发展。关注教育的人生观照、心理关怀,重视教育的超越意味,是教育美学观得以实现的基本依据。  相似文献   
894.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科学抉择,是被实践证明了的符合中国国情和族情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它在保障各少数民族的民主权利和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无与伦比的作用,是中国共产党的一项伟大创举。而它之所以具有如此影响力,则是因为它无处不体现社会和谐的思想;无处不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895.
房地产消费具有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城市化进程相对应,与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相匹配的性质,同时房地产相关政策以及国家的消费指导方针等一系列政策的制定和调整,对于城镇居民房地产的消费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通过研究社会需求的历史,结合房地产消费的基本特点,房地产消费可分为实用性、实用审美性和生态性三个历史阶段,每个阶段又有初、中、高三个发展过程,各具有鲜明的特征,在进入实用审美性阶段之后,还有流行周期及其紊乱规律在起作用。认识我国房地产的发展水平、国家制定房地产政策、企业发展房地产业、居民房地产消费等,都应该根据房地产的消费分期理论进行。  相似文献   
896.
近日对我国著名电子光学和光电子成像专家周立伟院士进行了访谈。访谈中,周院士首先分享了自己学习英语和俄语的经历,强调了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其次,周院士详细论述了外语教学,尤其是英语教学的必要性,指出英语能力与科学研究紧密相关,英语教学不可或缺;之后周院士分析了研究生在英语学习和科学研究方面存在的问题,并讨论了大学中开设人文课程的迫切性;最后,周院士对上理工师生提出了建议与期望。  相似文献   
897.
Abstract

Previous research has established that social work practitioners are especially vulnerable to work-related psychological distress and burnout due to the high-stress nature of the profession, yet less research has focused on examining factors are associated with social worker retention. Emerging research on compassion satisfaction suggests that this factor could mitigate professional burnout, yet there is a gap in research focusing explicitly on examining compassion satisfaction among social workers. To address this gap in knowledge, this quantitative study collected survey data on practicing social workers who were alumni from a large southeastern university (n?=?120) to examine individual and organizational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compassion satisfaction.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es revealed that higher levels of emotional intelligence, perceived work autonomy, and perceived work–life balance were associated with an increase in compassion satisfaction among experienced, licensed social work practitioners. Findings have implications for how social work employers can promote compassion satisfaction through cultivating emotional intelligence among practitioners, allowing social workers autonomy in decision making, and providing supportive work environments. Recommended direc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include longitudinal studies with large sample sizes that expound research on compassion satisfaction by examining the role of additional factors, such as client population, job role characteristics, and supervisor support.  相似文献   
898.
时代呼吁审美人格。幼儿期是审美人格形成之敏感期,是培育审美人格的最佳时期。但幼儿审美人格培育的实验研究尚未引起普遍关注。戏剧教育因其生活性和综合性的艺术特点,使之对幼儿审美人格的培育有着独特的优势。本研究将其作为幼儿审美人格的培育途径,控制条件开展教育现场实验,选取重庆市一所幼儿园的60名大班幼儿作为研究对象,开展为期2个月的教育实验。运用测量法,比较实验班、对照班幼儿审美人格前后的发展状况。研究结果证明,戏剧教育能够促进幼儿审美人格的发展。在此基础上,本研究还对戏剧教育影响幼儿审美人格发展的因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99.
有效贫困治理需要强有力的村社集体,然而,废除农业税之后,乡村基层组织越来越“悬浮”于农民。随着国家扶贫政策的实施和大量扶贫资源持续输入农村,软弱涣散的村社集体却失去了与国家资源对接的能力,造成贫困治理的“内卷化”。村社集体的内生活力某种意义上需要外部力量予以激活和再造,以”第一书记”为代表的“驻村帮扶”是贫困治理的一种有益探索。驻村帮扶本身是连续性的,成员通常由同一单位选派,类似于接力赛,故称之为“接棒治理”。“接棒治理”能够为理解驻村帮扶贫困治理实践提供一种可取视角。在“接棒治理”的框架内,由同一单位选派的驻村帮扶成员有着共同的身份认同,在目标上是一致的,都旨在最大限度地为帮扶对象争取更多的资源、多办实事。作为外部嵌入力量,驻村帮扶不可避免地对村庄内部治理秩序产生影响,但由于退出机制的确定和可预期,驻村帮扶下的“接棒治理”不会完全改变村庄内部权力格局,更不会对村庄自治造成破坏,其旨在培育并回归自治,将“接力棒”最终交接给村社集体。  相似文献   
900.
论审美对象的发生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审美对象的发生机制,首先要阐明审美对象发生的三个重要环节,即:人的主体地位的确立,人的感性的解放以及物作为形象的显现。其中,人的主体地位的确立是审美对象发生的前提,人的感性的解放是审美对象发生的中介,而物作为形象的显现则标志着审美对象的完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