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92篇
  免费   83篇
  国内免费   55篇
管理学   26篇
民族学   27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450篇
理论方法论   121篇
综合类   2807篇
社会学   31篇
统计学   6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72篇
  2014年   182篇
  2013年   143篇
  2012年   210篇
  2011年   222篇
  2010年   188篇
  2009年   204篇
  2008年   186篇
  2007年   260篇
  2006年   306篇
  2005年   270篇
  2004年   283篇
  2003年   262篇
  2002年   197篇
  2001年   180篇
  2000年   103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运动性"是影视艺术最重要的美学特征,其包括了被拍摄主体的运动、摄影机的运动、主客体复合运动以及剪辑带来的蒙太奇运动等方面.而影视艺术之所以具有"运动性"的美学特征,在视觉感知的层面上,源自于观赏主体的视知觉是一个积极能动的器官,其对视域中运动变化的物象有高度的敏感性和选择性.  相似文献   
62.
邱华栋是新生代作家的一个重要代表,其小说中游荡者系列形象的塑造是作家试图以边缘化的审美生存为现代都市人在商品与技术的牢笼中重新唤回情感与个性的一个尝 试。游荡者们摆脱了生活必然性的限制,以审美的眼光悠游于都市,其生存挣扎及其价值追寻方式为我们探索新价值的重建提供了启示:边缘化为价值探索提供了合适的角度与场 所,游荡所表征的现代审美意识为在理性化都市中重构日常生活结构提供了一种可行性。  相似文献   
63.
为了探析适应营销时代报纸版式设计的美感表达,运用了印刷制版技术、专业审美水平、设计理念等科学设计方法,理论联系实际地分析了现代报纸版面设计颠覆性的变化,这不单是新闻加艺术的关系,也不是传统意义的美化和装饰,而是建立在视觉科学、阅读规律、市场营销之上,对信息传达、视觉承载、阅读过程、整体形象、文化品位的完整设计,是一个以审美活动为对象,以美感经验为中介,研究美、审美和艺术创造的一般现象和普遍规律的一门科学,是科学与艺术结合的过程.  相似文献   
64.
广告语言是广告的一个最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作为一种特殊的专门用途语言,广告语在词汇、句法、修辞各个方面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文体特点和美学特征。英汉广告语言的美学特征主要通过各种修辞手段来实现,为了实现广告的劝说功能,各种修辞手段都被广泛地应用在广告中。英汉广告翻译的美学策略要求在翻译中尽可能利用不同语言的美学修辞,在不同目的环境下实现美的再现和拓展。  相似文献   
65.
王跃文的官场小说为我们构造了一个巨大的官场日常生活世界。通过回到官场生活世界和人的本身,王跃文的官场小说在意义和价值层面展开了对官场人物的灵魂探寻和生命叩问。在其对官场充满生活气息的叙述中,凸显着的是一个有着责任和担当意识的现实主义作家的思维空间和审美立场,以及在现代性焦虑中发出的对官场现实的质问和对官场文化的质询。王跃文官场小说独特的艺术创造,开辟的是当代官场小说精神重建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66.
浅谈健美操教学对学生审美价值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在健美操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可行性研究,论述了健美操教学对学生进行审美价值和审美能力的培养作用。  相似文献   
67.
否定文学性的西方文论可能有历史价值,一旦“自我关涉”,就暴露出致命的悖论。理论的抽象性决定了它必然与阅读过程中的审美体验为敌。这不仅是西方文论,而且是一切文艺理论的弱点。只有饱和的审美阅读体验才能给理论以生命。理论如果不能阐明审美体验,是病态的,苍白的。本文通过对贺之章的《咏柳》和《武松打虎》的微观分析,说明审美阅读的任务并不是为理论做附庸,而是和理论做搏斗,只有拥有审美体验的优势才能对理论进行同化、征服,甚至颠覆。每一次阅读,应该是一次审美的精神创造和升华。  相似文献   
68.
《红楼梦》第七十八回,贾宝玉祭奠晴雯,悲痛的审美体验之后,却是失重的情感分量。审美生存的内在悖论发人深省。这一生存模式在美学史和当代语境中高标独领,长久以来寄托着人们对理想化生存模式的期望。它的基本原则包括个体化、感性化和自由化。考察人们对审美生存的沉思录,我们发现其中不乏质疑和批判的视角。综合地来看,审美生存的局限性表现在:首先,它是一种虚无主义的解脱之道;其次,它伴随着感性的沉迷;最后,它指向对痛苦的疏离。  相似文献   
69.
90年代以来,文学审美经历了政治群体意识向自由个体意识的激变并形成了三个生成点:追求一种以零度情感为特征的叙事策略,使审美形式化;以苟安的众生相描绘为特点的审美庸俗化;颓废美成为作家价值失范、精神虚无中的无奈追求。这三种审美趋势反映在作品中则呈露出大面积的审美感性泛化趋势,要不要重返理性王国应成为90年代以来文学面临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70.
在西部各民族的信仰民俗中 ,象征作为一种文化现象 ,不仅传达着人们的宗教观念 ,同时也表现出不同时期的审美意识。本文旨在探讨其象征的美学内涵 ,为进一步研究西部审美文化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