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689篇
  免费   617篇
  国内免费   224篇
管理学   167篇
民族学   607篇
人才学   6篇
人口学   143篇
丛书文集   2997篇
理论方法论   803篇
综合类   15830篇
社会学   969篇
统计学   8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90篇
  2022年   81篇
  2021年   119篇
  2020年   165篇
  2019年   166篇
  2018年   186篇
  2017年   188篇
  2016年   300篇
  2015年   414篇
  2014年   1034篇
  2013年   1047篇
  2012年   1423篇
  2011年   1524篇
  2010年   1270篇
  2009年   1298篇
  2008年   1366篇
  2007年   1768篇
  2006年   1800篇
  2005年   1509篇
  2004年   1513篇
  2003年   1406篇
  2002年   1125篇
  2001年   918篇
  2000年   496篇
  1999年   107篇
  1998年   55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21.
马天芳 《西北人口》2008,29(2):124-128
本文主要以湖北长阳县龙池村为个案研究对象,深刻解析生育文化发生变迁的原因:自然因素、社会运动、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经济因素、教育因素和家庭内部文化传承的内容、方式和方向的变化.从而揭示经济社会变迁和改革是促进传统生育文化逐渐走向现代生育文化的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922.
电脑美术在美术教学中的定位、作用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电脑绘画语言的特点进行阐述与分析,同时与传统绘画语言进行了比较,对电脑美术课程在美术教学中应处的地位进行了论述,对优化美术教学手段和美术人才培养作了研究  相似文献   
923.
陈雷 《兰州学刊》2008,(7):15-18,147
美国文化中的个人主义、日本文化中的集团主义以及中国文化中的家族主义分别对其所属的企业伦理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并形成了相应的企业伦理模式。从处理群己关系的价值观角度看,三国的企业或者强调个人利益,或者强调集团的利益,或者强调家族的利益,不一而论。克服家族主义企业伦理模式所固有的消极因素,借鉴美国的个人主义企业伦理模式与日本的集团主义企业伦理模式的积极因素,参照现代企业制度的相关要求,打造具有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的企业伦理模式,是采用家族式管理制度的中国企业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924.
全球化过程中的“文化帝国主义”现象的再透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适 《兰州学刊》2008,(8):153-155
就“文化帝国主义”这一概念的确切定义在学术界一直有着激烈的争论。文章首先给出了新左派和其他一些学者对文化帝国主义的定义,然后讨论了文化帝国主义的两种重要表现形式:媒介帝国主义和语言帝国主义。文章指出美国文化中的技术和政治因素在全球化过程中激发了一种寻求特殊性、地域性和差异性的现象,也就是全球化过程中文化所体现的异质化特征。在对待外国文化影响时,我们在强调本民族文化独特性的同时,还应反对极端的文化民族主义倾向。  相似文献   
925.
魏海香 《学术探索》2008,4(2):114-117
文化全球化背景下,民族文化面临着文化全球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问题、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关系问题、强势文化和弱势文化的关系问题、大众文化和精英文化的关系问题等。科学认识和把握文化全球化背景下民族文化建设的关键、民族文化建设的原则、民族文化建设的起点、民族文化建设的契机等,对民族文化建设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26.
原始人类的审美心理潜伏于高等动物人猿的种族遗传,发端于人类时空观念的形成和对自然美的感受认识,表现于第一件艺术作品(石器)的创制,发展于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宗教巫术、神话传说、文学艺术。自然环境与人类审美心理的发生具有极为密切的关系。原始人类时空观念的形成和对自然形式美的感受体验是人类审美心理发生的契机。  相似文献   
927.
随着国与国之间跨文化交流的深入,对少数民族文化的研究、整理和介绍也随之增加。翻译作为文化交流的桥梁,在跨文化交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汉英翻译实践中,民族文化中的特殊词语及其汉英翻译有哪些特点,在具体的翻译操作中又有哪些值得注意的问题?本文从技术层面上以云南民族特有事物及特殊词语的翻译为例,作了初步的探讨。研究表明,首先应该重视调查研究的方法,翻译者应该成为民族文化的研究者;其次,多采用音译、意译、解释性翻译、以及描述的方法至关重要;再次,对目的语读者要有一个基本的分析判断;最后,要从外籍人士的原著中吸取精华。  相似文献   
928.
人类同所有动物一样,都面临着适应自然环境的问题,这个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金沙江河谷傣族在长期迁徙和民族融合的过程中,不断地寻找、选择最佳生存环境,创造了自己独特的文化生长机制。这种文化生长机制建立起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达到人与自然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929.
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一 《学术探索》2008,(6):115-118
文化与人的发展是合而为一的。对于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而言,人民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创造和享有的主体;人文精神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发展取向;创新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发展动力。从社会发展看,人民、人文精神、创新相互作用,共同促进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发展。为此,推进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需要弘扬和谐精神,把握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方向;推进文化创新,增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活力。  相似文献   
930.
审美论-语言论-文化论:新时期30年文论发展轨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新时期30年来,经过几代学人的共同努力,文学理论迎来了发展的最好时期。这30年文论的发展轨迹可以粗略概括为:从审美论,到语言论,再到文化论。因此,有必要在审美论、语言论和文化论三元兼摄的“文化诗学”路径中,进一步推动文学理论的研究,使它有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