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54篇
  免费   168篇
  国内免费   99篇
管理学   19篇
民族学   78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49篇
丛书文集   717篇
理论方法论   230篇
综合类   4357篇
社会学   370篇
  2025年   3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56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64篇
  2019年   83篇
  2018年   94篇
  2017年   84篇
  2016年   87篇
  2015年   142篇
  2014年   320篇
  2013年   299篇
  2012年   364篇
  2011年   416篇
  2010年   354篇
  2009年   328篇
  2008年   318篇
  2007年   412篇
  2006年   426篇
  2005年   388篇
  2004年   386篇
  2003年   333篇
  2002年   269篇
  2001年   247篇
  2000年   141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康德美学有“崇高”与“美”两个重要的概念。在崇高感产生过程中,康德从情感状态出发,认为崇高与美有着内在的对立,将崇高定义为主客体之间的冲突感,这就阻塞了崇高感通向美感的道路;但康德提出了一种道德情感来解释崇高感的形成,运用利普斯的移情论美学,将道德情感扩展为一种伦理价值,将移情发展为一种具体的审美机制,既能以人格价值连接起崇高和美,也能够赋予崇高判断普遍可传达性,从而拓宽崇高的内涵。  相似文献   
92.
论跨文化交际中的话语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跨文化交际学是一个新兴的学科,通过对跨文化交际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话语系统及其四个相互紧密关联的组成要素,即思想体系、"面子"体系、话语模式和社会化的深入分析,阐述了话语系统在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性;以中西方文化为例,指出不同文化在话语系统的四个方面具有较大的差异,而这些差异将会导致跨文化交流中出现误解甚至交际的失败.对于第二语言教学领域来说,如何提高习得者的语言交际能力已经成为教学的重要目标,而对于目标语的话语系统的了解是成功地进行跨文化交际的关键.  相似文献   
93.
《槐花几时开》是一首非常出名的四川宜宾民歌,其歌词朴实、凝练,旋律优美,词、曲结合完美,感情含蓄真切,唱起来非常动听感人,已成为很多歌唱家的保留曲目。在美学方面,这也是一部值得挖掘的作品。它蕴涵了多种形式和形态的美,同时也包容了很多美学思想。如何挖掘这一短小作品美的内涵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本文试从七个方面、两种形态入手,同时结合中、西方音乐美学思想来剖析该歌曲所蕴涵的艺术形象的美。  相似文献   
94.
现代汉语诗学话语,是在与敌对阵营的艰苦斗争和同一阵营的互相辩驳中发展壮大的。在此过程中,现代汉语诗学留下了数量可观的"战型文本"。其中,有针对性极强的显性战型文本,也有暗中较劲的隐性战型文本。在显示出针对性与尖锐性的同时,战型文本也暴露出有所偏颇甚至极端偏激的不足。产生大量战型文本的原因,一是为了抢夺与捍卫话语统治地位,新旧诗学之间必然爆发话语战争;二是新诗学战胜旧诗学之后,为瓜分话语权力必然爆发内部话语冲突。  相似文献   
95.
"运动性"是影视艺术最重要的美学特征,其包括了被拍摄主体的运动、摄影机的运动、主客体复合运动以及剪辑带来的蒙太奇运动等方面.而影视艺术之所以具有"运动性"的美学特征,在视觉感知的层面上,源自于观赏主体的视知觉是一个积极能动的器官,其对视域中运动变化的物象有高度的敏感性和选择性.  相似文献   
96.
微博意见领袖深刻影响网络舆论。其角色构成呈现出诸多明显特征,在微博意见领袖言论的发展趋势中,存在着种种看似矛盾与冲突的特征的辩证统一。有助于其话语权力的构建的策略包括:培养与积累公信力与美誉度;加强意见领袖之间的互动;密切关注并巧妙利用舆论引爆点;注意微博言论中的表达策略与技巧等。  相似文献   
97.
邱华栋是新生代作家的一个重要代表,其小说中游荡者系列形象的塑造是作家试图以边缘化的审美生存为现代都市人在商品与技术的牢笼中重新唤回情感与个性的一个尝 试。游荡者们摆脱了生活必然性的限制,以审美的眼光悠游于都市,其生存挣扎及其价值追寻方式为我们探索新价值的重建提供了启示:边缘化为价值探索提供了合适的角度与场 所,游荡所表征的现代审美意识为在理性化都市中重构日常生活结构提供了一种可行性。  相似文献   
98.
为了探析适应营销时代报纸版式设计的美感表达,运用了印刷制版技术、专业审美水平、设计理念等科学设计方法,理论联系实际地分析了现代报纸版面设计颠覆性的变化,这不单是新闻加艺术的关系,也不是传统意义的美化和装饰,而是建立在视觉科学、阅读规律、市场营销之上,对信息传达、视觉承载、阅读过程、整体形象、文化品位的完整设计,是一个以审美活动为对象,以美感经验为中介,研究美、审美和艺术创造的一般现象和普遍规律的一门科学,是科学与艺术结合的过程.  相似文献   
99.
本研究采用Sinclair & Couhhard的课堂交际话语分析模式,采用质和量的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课堂实录转写成的文字材料为语料,重点考察英语教师在“教学回合”(teaching exchange)的三话步结构(Initiation-Response-Feedback)中“引发”和“反馈”话步上所使用的话语策略及其与学生话语产出量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英语教师课堂话语策略有待提高,在教师教育中重视发展英语教师学科教学能力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00.
广告语言是广告的一个最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作为一种特殊的专门用途语言,广告语在词汇、句法、修辞各个方面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文体特点和美学特征。英汉广告语言的美学特征主要通过各种修辞手段来实现,为了实现广告的劝说功能,各种修辞手段都被广泛地应用在广告中。英汉广告翻译的美学策略要求在翻译中尽可能利用不同语言的美学修辞,在不同目的环境下实现美的再现和拓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