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70篇
  免费   109篇
  国内免费   53篇
管理学   3篇
民族学   29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6篇
丛书文集   485篇
理论方法论   130篇
综合类   2944篇
社会学   33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189篇
  2013年   107篇
  2012年   217篇
  2011年   227篇
  2010年   203篇
  2009年   230篇
  2008年   192篇
  2007年   265篇
  2006年   321篇
  2005年   287篇
  2004年   310篇
  2003年   277篇
  2002年   220篇
  2001年   185篇
  2000年   109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三关爱”与建设计划生育文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春市人口计生委率先提出的人性关爱、人情关爱和人文关爱,即“三关爱”理念,体现了一种自外而内、从下到上的追求,勾画出了计划生育文明的思路框架。人性关爱体现了权利本位的思想,尊重群众,理解群众。人情关爱体现了服务本位的思想。人文关爱体现了文化本位的思想。“三关爱”化解矛盾、创造和谐、促进发展。“三关爱”对政府的工作提出了全新要求,体现了管理型计划生育向服务型计划生育的历史转轨,重民权、合民情、贴民心,构成抓好人口计生工作、提升人口计生工作质量的新动力,是新时期人口计生工作值得关注的重要导向。  相似文献   
92.
本文介绍了日本人的语言行为的四种特征,同时介绍了伴随这种语言行为特征的审美意识,探讨了产生这些语言行为特征、审美意识的地域环境因素与历史文化背景。  相似文献   
93.
温潘亚 《河北学刊》2006,26(4):122-126
接受美学文学史模式的特点用一句话概括就是以读者为中心,在期待视野融合中朱透视文学的效果史。它主要包括五个方面:文学是一种特殊的历史类型,读者在文学史中地位的确定,文学史的历时与共时研究,效果史与接受史的结合,显示出建构一种总体文学史的意向。它作为文学史研究的新范式,具有着同过去一切文学史理论不同的全新的价值取向,形成了一种对文学总体活动过程研究的新思路,实现了文学史研究方向的根本变化。  相似文献   
94.
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美育的重要性被越来越认可和重视。文章梳理了我国20世纪美育发展历程及其特征,并针对其中存在的美育研究的理想色彩与教育、心理研究的片面性以及美学界与教育学界、心理学界缺乏共识等问题,提出未来美育研究需关注或改进的地方。  相似文献   
95.
杜夫海纳认为审美对象是纯粹知觉对象.从现象学的角度看,这是经现象学还原而达到的具有主客关系本源性的意识结构,本文称之为"纯粹知觉意向性".在现象学还原问题上,杜夫海纳受到了胡塞尔、海德格尔、梅洛-庞蒂的多重影响,而又有自己独到的发挥和创见,这主要表现为,他把还原看作是由纯粹知性意识(胡塞尔)、经知觉意识(梅洛-庞蒂)到纯粹知觉意识的回溯,即回到知觉主体与世界的根源处.这种回溯表现在意识活动方面,就是走向感性,并外化为对象,杜夫海纳称其为"异化";而表现在意向对象方面则是,在悬置外部世界的同时,审美对象从非现实转化为现实的"现象",即在呈现中被给予和被还原的感性的对象,杜夫海纳称其为"中立化".  相似文献   
96.
邢崇 《民族学刊》2020,11(4):52-58, 129-130
传统藏戏将教化性和审美性融合统一,形成了具有无限延展的审美空间,被藏民族一代代接受和传承。传统藏戏的多种元素彼此之间相互对抗、冲突和矛盾,形成具有张力的审美空间和强大的审美冲击力,使接受者产生共鸣,在艺术的审美中获得精神的洗礼。在传统藏戏中,主客体巨大反差产生崇高美,体现出藏民不屈的超越精神,以及克服和战胜恐惧后的心灵慰藉和平静;传统藏戏采用佛教逻辑叙述故事,集中体现藏民的人生姿态和精神信仰以及对于真善美的认知和追求,凸显世俗的人性美;藏戏以美的艺术形式和程序化的艺术表演再现普通大众的味与情,形成独具特色的审美情感和审美趣味,最终达到宗教教化的目的;藏戏中戏师的理性讲述与演员的感性表演形成对照,让受众游走于理性与感性之间,对于人物与情节有了更加深刻的感性认知和理性反思;藏戏重复与回环的情节设置使故事情节发展更曲折,人物形象更丰满,主题思想更鲜明,形成了复调之美。  相似文献   
97.
作为媒介生态学派的奠基人,伊尼斯提出了口语、文字、印刷和广播等四大媒介形态。这不仅启发了之后的媒介研究,也具有丰富的审美价值。口语媒介可以激发审美个性,提高人的综合审美能力;文字媒介隐藏着对审美的内在否定,使审美偏向视觉器官;印刷媒介带来标准化审美,使大众的审美日渐趋同;广播媒介带来审美的幻觉和娱乐化倾向。对伊尼斯四大媒介形态具有的不同审美趣味进行探讨,可以使我们充分理解当代多媒介生态下审美趣味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98.
审美趣味代际传承是青少年趣味养成的重要路径,日常生活美育则是现代美育的重要内容。随着美学中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转向,以及社会文化消费化的转型,传统的审美趣味代际传承之间产生了较大的裂缝。青少年日常生活美育存在诸多问题,成人美育又长期被忽视,给当下美育体系的构建提出了不小的挑战。我们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寻求审美趣味代际传承的有效模式和途径,以丰富社会美育内容,优化生活美育模式,扩展全民美育范围,发掘艺术美育功能,努力实现代际之间审美文化的有效沟通,提升各自的审美趣味。  相似文献   
99.
VR是当前最新、最热的内容创意领域,是伴随着计算机人工智能发展起来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也有人称其为一种新的媒体或一种新的艺术形式。从审美体验来看,它带来了一些新的变化,如临场式沉浸、强烈感官冲击的审美对象、纯粹的审美主体。这些变化的发生,从传统美学的观点来看,究竟是终极式审美还是审美的终结,还需拭目以待。  相似文献   
100.
在现代西方社会,“民意调查”一般包括对民意、舆情、舆论的调查。从汉语表述方面来看,如果说民意调查主要是对经济生活中的市场调查,舆论是与新闻媒体相关联的社会调查,那么,舆情研究则倾向于对民众的社会政治态度研究。从汉语词义衍变与语用辨析的角度,对与民意调查有关的舆情、民意、舆论三个概念进行区分,并介绍部分西方国家政府的民意调查机构和机制,以及西方民意调查的主要方式方法;同时,对近年来国内出现的各类民意调查机构的分布及其特点进行概括。规范引导民意调查,关注重视舆情研究,是构建和谐社会、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