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9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8篇
管理学   2篇
民族学   6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61篇
理论方法论   12篇
综合类   360篇
社会学   5篇
统计学   3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战国时代的知识分子是一群挣扎在饥饿线上的赤贫阶层,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无恒产,无定职,无官守,基本的物质生活都难以保障,知识界的贫困在一定程定上是由于社会变革造成的,但变革的社会也为知识界摆脱贫困创造了机会。随着兼并战争达到白热化程度,人才成为列国间克敌致胜的关键。各国不惜重金和尊位招聘高才秀士,许多贫贱出身的士乘机挤入了上流社会。  相似文献   
142.
今道有信论美有三大特点:对审美现象多元相位的探索性;勇于突破常识和超越传统的批判性;积极反思存在与关怀终极的人文性。今氏论美启示有三:承认多元,追求超越;感悟智慧,鼓励原创;扎根存在,关怀人文。  相似文献   
143.
论儒学对“全球伦理”建构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构全球伦理是近年来学界探讨的热点课题 ,旨在将东西方不同的文化传统 ,通过对话与交流 ,寻求某种交汇点以促进全人类的和平共处。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核心的儒学 ,其群体本位、群体协作精神 ,“见利思义”、“以义率利”的义利观 ,“中”、“和”的宽容和谐思想 ,心性层面的安身立命之道 ,对于全球伦理的建构具有借鉴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44.
题壁是书写传播时代的审美化大众传播.唐代驿站题壁诗的创作主体主要是文人,也有皇室人物、良家妇女等,作为传播主体,他们往往也是主要的受众;驿站题壁诗的主题主要有羁旅行役、感物即兴、怀古伤逝、留言寄情等类型.驿站题壁诗记录了唐代文人的行旅生活,表现了他们漂泊流离的游子心态、体物入微的诗人意趣和积极入世的士子情怀.  相似文献   
145.
终身教育的理念是 2 0世纪 70年代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提出的。在构建终身教育理念的过程中 ,如何既倡导科学精神 (求真 ) ,又传承中华文化传统 (求善 ) ,追求完美的世界和完美的人格 (求美 ) ,达到真、善、美的统一 ,这正是终身教育所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6.
论大学的校园文化建设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文章论证了大学校园文化实质是由大学学术研究和教书育人这两项根本任务决定的 ,这两项任务内在的一致性是把追求真理作为最终目标 ,这正是校园文化的基本精神和核心价值观 ,进而论证了校园文化对学生的作用与影响 ,以及校长、教师和学生在校园文化形成中所发挥的不同作用。  相似文献   
147.
《离骚》前半部分是现实的、自思自叹的、独白的:诗人反复倾诉着愤慨和哀怨;后半部分是想象的、有商有量的、诗剧式的:三次"遨游"是诗人心路历程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48.
谢灵运具有以“情用赏为美”为核心的“赏情适性”的审美追求。此种创作审美追求,突破了“诗言志”的传统,强调了审美主体的心灵自由性,以及审美的超功利性和情与理的辩证性,把文学上升到审美经验的层次,丰富与发展了我国的文学理论扣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149.
通过对汉德森逃离现实社会、到非洲寻找人生真谛的描写,揭露了20世纪中叶西方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危机,作者谴责颓废和空虚的物质主义。  相似文献   
150.
试论国际法上的紧追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紧迫权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赋予主权国家的一项重要权利。如何正确有效地行使这项权利,是各 海洋执法部门所必须明确的法律和实务问题。从紧追权的概念入手,分析紧迫权理论及其法律制度的历史发 展脉络,对实务中行使紧迫权时应注意的各种法律问题进行具体的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