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30篇
  免费   145篇
  国内免费   25篇
管理学   98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57篇
人口学   42篇
丛书文集   558篇
理论方法论   202篇
综合类   3090篇
社会学   265篇
统计学   8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57篇
  2018年   60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66篇
  2015年   91篇
  2014年   161篇
  2013年   210篇
  2012年   201篇
  2011年   249篇
  2010年   228篇
  2009年   206篇
  2008年   244篇
  2007年   315篇
  2006年   295篇
  2005年   354篇
  2004年   331篇
  2003年   343篇
  2002年   281篇
  2001年   261篇
  2000年   119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3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2 毫秒
221.
艺术的一个主要功能是“吟咏性情”,而情的生发又离不开“兴”。兴而致情,情生诗歌是中国古典诗歌中一个占主导地位的美学主张。由兴致情的诗歌艺术主张实际上代表着中国审美艺术创作中一种颇具积极意义和艺术原创价值的理论,这种艺术创作主张也不单单地局限于诗歌艺术领域内,实际上它已扩展到整个艺术领域中,成为一种较为健康扣有生命活力的艺术创作方法和艺术欣赏方法。  相似文献   
222.
着重介绍了流媒体技术的基本知识,并简要说明基于流媒体技术的现代网络教学。  相似文献   
223.
康德开创了主体论思维和研究方式,建构了西方近代第一个具有典型性和转折意义的实践哲学。康德实践哲学以自由为核心,将主体性问题研究由认识论提升到主体论的高度,使之由纯粹的认识问题升华为道德实践问题,展示了人的主体能动性的广阔领域和深刻内涵。康德实践哲学对现代哲学产生了重要影响,而它的局限则暗示人们,建构彻底唯物主义的、科学的实践观,运用实践论思维方式,是建立合理形态的实践哲学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24.
生态危机已经成为撼动人类生存家园的全球性难题,但是,生态恶化并未因学术理论界的疾呼而得到有效遏制.本文试以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社会治理理论解读当代生态热的得失,并时中国的生态治理方案作了初步探讨.提出生态的社会治理是中国走出生态困境的根本路径.  相似文献   
225.
刘玉凯 《河北学刊》2001,21(2):44-49
文学的最高成就是这用象征,鲁迅则是使用象征的行家,他的小说中充满了象征构思和象征语象。对这样的经典之作,只有用象征主义的阐释方法即象征解读,才能领会其中的万千气象.本文从意旨符号、人物形象、情节布置、人生解构四个方面时鲁迅小说进行了象征解读,从而认为:象征是语言艺术的升华,是诗的点金术。鲁迅小说是诗.  相似文献   
226.
曹家齐 《河北学刊》2001,21(5):88-92
宋代文化政策之宽明,作为一种历史现象,是由多种历史条件交合作用而形成的。首先是宋以前中国多元文化格局及宽明文化政策历史传承的结果;其次是宋代抑武重文集权措施之偏倚所造成;另外,“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政治格局,使士大夫思想自由、精神独立,对皇权进行约束,是宽明文化政策之保障。  相似文献   
227.
传统法律观念对现代法治的实现具有消极与积极两个方面的作用。在现代化法治建设中 ,应采用科学的方法 ,消除传统法律观念的消极因素 ,运用有力措施对传统法律观念的积极因素加以正确引导、改造并予以有效的利用 ,使它服务于现代法治 ,推动我国现代法治建设的进程  相似文献   
228.
本文简略分析了阅读与听、说、写、译的相互关系及中外文化背景的不同所引起的阅读困难,并就怎样处理好听、说、读、写、译的关系,克服阅读中的障碍,尤其是在阅读理论的指导下,结合教学工作经验,提供了八种行之有效的阅读方法,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相似文献   
229.
试论离婚之精神损害赔偿制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离婚之精神损害有离因精神损害和离婚精神损害两种.前者是夫妻一方对另一方构成侵权行为而导致离婚,从而给一方造成精神痛苦,受害方可请求精神损害赔偿.我国新的<婚姻法>确立了这一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填补了我国婚姻制度的一个空缺.而后者是夫妻一方对另一方并无侵权行为,离婚本身即为构成精神损害之直接原因,如由于第三者插足、婚外恋、夫妻一方被判处徒刑等.这种离婚同样使一方受到精神损害,自然也应得精神损害赔偿.遗憾的是,新的<婚姻法>并未作此规定.因此,要完善我国离婚之精神损害赔偿制度,不仅要使离婚之精神损失赔偿的权利义务主体进一步扩大,把第三者也作为离婚之精神损害赔偿的义务主体,而且还要将离因精神损害赔偿扩大到离婚精神损害赔偿,将因婚外恋、第三者插足、因配偶一方犯罪而被判入狱和其他原因导致离婚的情况作出规定,使精神受害者得到应有的经济救济和补偿.  相似文献   
230.
以德治国方略的确立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史上的一座新的里程碑.正确理解以德治国思想的科学内涵,把握以德治国思想与高校德育工作的关系,对于做好新形势下的高校德育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