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87篇 |
免费 | 40篇 |
国内免费 | 11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20篇 |
民族学 | 3篇 |
人口学 | 9篇 |
丛书文集 | 35篇 |
理论方法论 | 13篇 |
综合类 | 307篇 |
社会学 | 24篇 |
统计学 | 2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0篇 |
2023年 | 25篇 |
2022年 | 17篇 |
2021年 | 17篇 |
2020年 | 14篇 |
2019年 | 18篇 |
2018年 | 14篇 |
2017年 | 10篇 |
2016年 | 21篇 |
2015年 | 23篇 |
2014年 | 38篇 |
2013年 | 35篇 |
2012年 | 39篇 |
2011年 | 36篇 |
2010年 | 25篇 |
2009年 | 20篇 |
2008年 | 17篇 |
2007年 | 19篇 |
2006年 | 15篇 |
2005年 | 12篇 |
2004年 | 5篇 |
2003年 | 4篇 |
2001年 | 1篇 |
2000年 | 2篇 |
199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长株潭城市群水资源承载力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在界定水资源承载力概念的基础上,构建了长株潭城市群水资源承载能力的指标体系,采用基于遗传算法的投影寻踪聚类模型对长株潭城市群水资源承载能力进行了实证分析,提出了提高长株潭城市群水资源承载能力水平的几点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52.
两型社会建设中的长株潭低碳城市群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快长株潭城市群的两型社会建设,关键在于建设低碳城市群,促进节能减排,保持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处于较低水平,构建低碳化的城市群落生态体系。长株潭低碳城市群建设机遇与挑战并存,区位、资源、人才、科技等优势和基础条件为其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而重化工产业结构、资源消耗、环境污染等问题提出了挑战。基于两型社会建设要求,长株潭低碳城市群建设需要加强低碳技术创新、低碳产业布局、低碳能源开发与利用、低碳消费与营销等。 相似文献
53.
从空间角度探究中国制造业创新活动差异的形成原因。在产业集聚知识外溢的假设前提下,主要考察中国国家行业标准分类3位码下161个产业的两种产业集聚结构(专业化和多样化)对区域产业创新活动的影响,此外还验证了多样化的产业集聚结构在不同的市场化水平和技术密集程度下对区域产业创新活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54.
55.
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是城市群发展方式更易实现的目标。影响城市群人口聚散的驱动因素有些方面与城市类似:可分为由资源环境决定的内在驱动因素和政策导向、公共服务水平等主导的外在驱动因素。在市场与政府的共同作用下,内在与外在要素分别通过内链与外链形成两条相互影响的驱动路径共同影响人口聚散;有些则不同:城市群内各城市间可通过“规模借用”与“功能借用”实现要素的交换与替代,更易于克服内在和外在驱动因素壁垒,整体实现资本、人力资源等要素的更高配置效率。在对城市群人口聚散规律及驱动因素进行辨析的基础上,利用生产函数构建数理模型,引入资源要素与政策要素,并以首都都市圈中“一核两翼”结构为例进行了仿真分析,探究各驱动要素对人口聚散的作用强度与实现路径。实现人口疏解与承接的关键是提高城市间要素的可替代性与驱动弹性,城市群间可通过合作机制(借用规模)实现要素的交换与替代。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城市群人口数量和分布合理化的思路:正确认识城市群人口承载力与城市功能定位的内涵;以高质量发展战略为契机,强化市场作用,以产业合理布局带动城市间人口合理分布;改革管理体制,降低省际边界障碍和户籍障碍,推进城市群内部的公共服务与基础设施水平均等化,促进形成与城市群和群中各城市功能定位相匹配的人口聚散形式。 相似文献
56.
57.
中国城市群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经济法保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群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一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如何为中国城市群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法制保障是个新的法律问题。着重运用经济法来调整城市群发展中的经济社会关系,将是中国城市群经济和社会发展法制保障模式的必要选择。 相似文献
58.
金融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本文在金融产业集聚对经济增长影响机理分析的基础上,选取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典型代表——北京市为案例,描述其金融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状况,并基于6大主城区的数据,利用扩展的C-D函数及混合面板模型对金融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北京市金融业已形成良好的金融集聚态势;金融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有着明显的正向促进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加强金融集聚及其对区域经济增长作用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9.
中部地区崛起的城市群战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赵伟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59(4):452-457
城市群作为一种新型的生产力布局形式,为中部地区崛起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按照城市群应该具有的特征来考察,中部地区城市群还处于发展初期阶段,发展还不成熟。有必要把中部地区城市群发展提升到战略层面。 相似文献
60.
人们对中、日两国城市发展的特点进行比较分析,会发现影响两国城市发展的主要因素包括地理位置、经济基础、产业聚集、交通设施和政府政策等。在报酬递增效应的作用下,大城市的发展速度和效率高于小城镇。因此,大城市优先发展是城市化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