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7篇
  免费   78篇
  国内免费   8篇
管理学   6篇
民族学   38篇
人口学   19篇
丛书文集   209篇
理论方法论   91篇
综合类   1411篇
社会学   35篇
统计学   2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101篇
  2013年   85篇
  2012年   123篇
  2011年   122篇
  2010年   98篇
  2009年   105篇
  2008年   123篇
  2007年   114篇
  2006年   145篇
  2005年   121篇
  2004年   143篇
  2003年   166篇
  2002年   89篇
  2001年   96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991.
ABSTRACT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reported experiences of Muslim students that regularly shift between Muslim ‘supplementary education’ (including its traditional confessional focus on learning to read Arabic and then memorise and recite the Qur’an) and mainstream school education (including its ‘inclusive’ form of religious education’). The aim has been to better comprehend how these students make sense of this dual educational experience while negotiating the knowledge, skills, and values that are taught to them by two often seemingly disparate institutions. A further aim is to place our findings within the growing field of intercultural education. Though both types of education are often thought to be distinct and oppositional – the former as non-confessional and ‘modern’, the latter as confessional and ‘outmoded’ – both English and Swedish students were able to identify a degree of symbiosis between the two, particularly in relation to the process of memorisation. Thus, it became increasingly clear to the researchers that Muslim student reflection on their participation in both traditions of education had an intercultural dimension in the sense of encouraging dialogue and discussion across educational cultures prompting new knowledge and understanding. This article lays out some of the evidence for this conclusion.  相似文献   
992.
魏耕原 《唐都学刊》2012,28(3):9-17
王维一生绝大部分生活于长安,他的诗歌、绘画、音乐的才能又都体现于斯。在后盛唐大诗人中,获盛名早于李杜。从高华流美一面看盛唐诗,他应该是最理想的"一代文宗"。除了应制诗显示京华歌手宏亮华润的才能,其他的长安诗昭示了盛唐的青春气息,更广阔地展示了长安风采与盛唐气象。他以长安骄子的情怀,描绘了长安人生活各种方式,跳荡着朝气蓬勃的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993.
作为都城记忆的文化影像,长安书写从唐到宋大为减弱,且内涵和功能都发生很大变化。宋词中的长安书写,不仅作为地理名词出现,更是含义丰富的语码,还体现出词人对有关长安意象的刻意选用,不同的长安意象,包蕴着不同的文化内涵。与唐诗比较,宋词中的长安书写,发生了由"地方"到"空间"的变化,其意味自然有从价值、认同和归属向距离、冷静和理性的转移。  相似文献   
994.
农民进城是中国文学的母题。现代化进程中,农民成为断裂社会的追赶者,有着特殊的情感经验和区别于古典的现代性体验,现代化应把农村作为积极因素纳入经济框架,为农村人尊严融入城市提供知识和思想以及权益保障。  相似文献   
995.
西安城区方言调查是按照国家语言资源保护工程项目的要求开展的,此次调查明确了西安城区方言的代表区域,通过海选确定了方言发音人,并进行了语音、词汇、语法、话语讲述、口头文化等项纸笔调查和音视频摄录。通过对老男和青男发音人语音的调查分析,可以看出,西安城区方言原有的突出性特征弱化,不同年龄发音人的语音差异较为明显,主要表现为音系的变化、一些字词读音的不同。差异造成的原因主要是普通话的影响、周边方言的渗透以及书面语的影响等。西安城区方言特征的弱化和消失,必然伴随着对地域文化认同感的淡化,现状堪忧。  相似文献   
996.
自秦汉以来,大一统一直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一条主轴。近代以来,大一统国家继续居于主导地位,中央集权的国家政权统领着整个社会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并在这一进程中使自身通过再造而得到承续。一百多年来,人们环绕着建立多民族统一国家还是汉民族单一民族国家、建立单一制国家还是联邦制国家、建立新的集权制国家还是三权分立的分权制国家、建立中央集权制国家还是广泛实行地方自治的国家、建立一党制或以党治国的国家还是两党制或多党轮流执政的国家、建立继续以家国共同体为本位的国家还是以个人为本位的国家、建立实行精英主义精英治国的国家还是坚持草根主义草根治国的国家这样一些根本性的问题,展开了异常激烈的反复争论,并通过色彩斑斓的各种实践论证和检验他们的主张。20世纪以来的全部中国历史,在走过非常曲折的道路,总结了极为丰富的经验和教训后,终于作出了正确的选择。对于大一统国家体制如何承续又如何适应新的时代而变革与再造,是一个不容回避的历史课题。  相似文献   
997.
刘春霖是晚清时期一位政绩卓著的官员。他在云南为官30年,从候补知府做到云南布政使,在安边攘外方面建立项功,得到云南民众的拥戴。为了维护国家主权,在勘定滇越边界问题上毫不退让,体现出一身浩然正气。他具有丰富的军事知识,善于用兵,在边患频仍的情况下,能使边境安定,展示出卓越的军事才华和政治才能。在官场中,他遵循正直官吏立身处事的原则,颇有清正廉明的官声。  相似文献   
998.
瞿秋白是从儒家经典世界走向现代马列文论建构的文艺理论家。从社会功利角度观照文艺始终是其基本原则。在接受共产主义革命信仰之后,瞿秋白的古典文艺思想在实用主义主旨上迅速与革命事业的需要联系起来,成为“最清醒的现实主义”,而这在以阶级来划分立场的时代最终只能成为中国现代文艺思想史上的中间物。  相似文献   
999.
"三位一体"农村治理模式:瑞安的实践与发展取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瑞安农协(瑞安农村合作协会,以下简称瑞安农协)的"三位一体"治理模式是中国新农村建设中的一次破冰尝试。农协两年的可喜成果让人们看到其现实可行性,同时,"三位一体"治理模式要得以巩固和发展所遭遇的困境也随之凸现。研究瑞安农协治理模式的发展将要面临的巨大挑战,以及在瑞安这个具有特定政治、经济、文化特征的地域内所产生的"三位一体"治理模式在中国广大农村推广的可能性问题,有助于政府和农协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自我定位。  相似文献   
1000.
凯特·肖邦小说《一小时的故事》的女性主义解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凯特·肖邦《一小时的故事》的深度阅读,发现蕴含其中的女性主义思想。从叙事层面探讨了作品中女性视角的使用及场景的快速移植变幻,从文体层面探讨了对照、反讽、象征手法的运用,揭示了女主人公玛拉德夫人对自由的追求及其女性意识的觉醒。《一小时的故事》为现代女性主义思想及写作提供了一个完美的范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