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4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16篇
管理学   37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32篇
人口学   23篇
丛书文集   170篇
理论方法论   63篇
综合类   921篇
社会学   125篇
统计学   1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75篇
  2012年   72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75篇
  2008年   98篇
  2007年   77篇
  2006年   104篇
  2005年   99篇
  2004年   91篇
  2003年   114篇
  2002年   82篇
  2001年   81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当前大学生诚信问题及其成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当前,大学生诚信缺失存在的影响很大,表现在道德生活、学习生活、经济生活和人际交往方面,其中社会和家庭负面因素的影响是引起大学生诚信缺失的重要原因,学校诚信教育的缺陷是导致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直接原因,大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是诚信缺失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2.
根据谐振腔往返一周变换矩阵元素与参考平面位置的函数关系,提出了用几何成像条件分析光频谐振腔的准几何理论的另一种描述方法.  相似文献   
103.
网络语言形成源流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网络语言是现代汉语的一种新变体,它是在人类出现新的交流方式的条件下产生的。它的形成与古代汉语、外语等其他符号系统有着密切的源流关系。研究网络语言,对于网络的发展、网络语言的规范以及应用语言学学科的发展,无疑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4.
主体因素:美国联邦宪法形成和发展的能动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体因素,即人的因素,是法律或法治形成和发展的主观条件或主观动力。美国联邦宪法之形成和发展,离不开一批具有很强的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的社会主体主观努力。这些主体既包括那些创造了宪法的“宪法之父”们,也包括那些创造了宪法修正案和宪法判例的人们,当然也包括那些提起宪法诉讼的当事人。  相似文献   
105.
图腾与人类文明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文明和文化的概念进行了分析,并对学术界关于人类文明形成的讨论进行了重新审视。文章认为,有序社会的形成是文明形成的主要标志,图腾文化体系的形成,为早期有序社会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因此,图腾在人类文明形成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6.
取代苯衍生物的标准生成焓与取代基的初级效应、次级效应和障碍点有关,本文建立了计算取代苯衍生物的新模型,计算值与实验值相当吻合  相似文献   
107.
土家族区域的木雕艺术在改土归流后形成高峰。其木雕种类繁多、工艺精巧、装饰趣味多样,在形成过程中,既采用京派木雕的题材,又吸纳了徽派、潮州木雕的工艺技巧;既有本土文化传统,又有外来因素的影响,使之在长期的传播、接受、融合中,形成了灿烂辉煌、红火热闹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08.
通过对绘画艺术中情感与形式两大重要因素的阐释,挖掘人类的思想意识和艺术形式各自的发展逻辑,探究了艺术中外在形式与内在情感之间"文"与"质"的辩证关系。提倡立足于对内心世界的关切,放眼于所有的视觉资源,形成与自己的内心世界相适应的真正深刻的新艺术。  相似文献   
109.
公务员收入分配是整个社会收入分配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全面描述了我国现行公务员工资收入格局,以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为基础对我国公务员工资决定机制成因提出了理论解释,明确了我国公务员工资制度未来的改革方向,提出应按照市场经济要求理顺工资关系,消除市场分割因素,依法调整工资,建立科学、完善的公务员工资制度。  相似文献   
110.
Abstract: This paper focuses on childlessness in Germany and Japan and its sociological meanings in family formation in postmodern societies. First, it shows the trends of fertility decline and increasing childlessness, and clarifies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in both countries, by comparing parity composition, educational attainment, and other socioeconomic correlates of childlessness. Second, using the data of attitudinal surveys, such as the 2003 Population Policy Acceptance Study (PPAS) in Germany and the 13th National Fertility Survey (JNFS; 2005) in Japan, the reasons for having no children are observed. Third, referring to the discussions of German scholars, it tries to explain the sociological meanings of childlessness and to describe the development toward a childless society (even if it's demographically not sustainable) as one of the possible consequences of the Second Demographic Transition. Important findings are as follows: (1) In Germany the fertility decline began early in the mid-1960s but in Japan later from mid-1970s so that the increase of childlessness has been a little delayed. The proportion of childless women in Western Germany increased to 28% for the 1967 cohort. In Japan, it has increased to 12.7% for the 1960 cohort, but is expected to reach 30% for the 1970 cohort. (2) The educational gap in childlessness is clearly observed in Germany; however, this is not so simple in Japan. Corresponding with the increase of childlessness, the desired number of children in average is declining. The emergence of a child-free culture is observed in Germany by PPAS, but not yet in Japan by JNFS. (3) Polarization may proceed further in both countries, between childless people and people with many childre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