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88篇
  免费   623篇
  国内免费   282篇
管理学   155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436篇
人才学   3篇
人口学   83篇
丛书文集   2662篇
理论方法论   640篇
综合类   13451篇
社会学   330篇
统计学   32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134篇
  2022年   180篇
  2021年   188篇
  2020年   169篇
  2019年   138篇
  2018年   140篇
  2017年   132篇
  2016年   180篇
  2015年   330篇
  2014年   927篇
  2013年   765篇
  2012年   1106篇
  2011年   1393篇
  2010年   1072篇
  2009年   1194篇
  2008年   1189篇
  2007年   1343篇
  2006年   1327篇
  2005年   1174篇
  2004年   1155篇
  2003年   1097篇
  2002年   920篇
  2001年   780篇
  2000年   444篇
  1999年   100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41.
文章指出文字与民族思维方式跨文化研究中的不足 ,扼要分析了潜在的成因 ,着重探讨比较了中西民族典型思维 (西方二元分析思维与汉民族整体思维 )在西方字母文字 (以英文为例 )与汉字音、形两大物质特性与意义概念结合上的反映 ,认为正确对待文字与思维之间的客观关联 ,不仅能从新的角度审视文字功能 ,而且有利于我们从中认识和挖掘各民族历史文化的深厚积淀 ,促进跨文化交流的全面开展  相似文献   
142.
本文通过对中外影视名片中眼睛、眼神的分析,阐述其在影视艺术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观众在鉴赏影视作品时,要善于把握银幕上种种无声语言及各种细节,这对吸取艺术精华,获得审美愉悦有着极为显著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3.
语文教育所面临的问题和改革的任务 ,对语文教师的角色内涵提出了新的要求。语文教师转变课堂教学观念 ,树立崭新的语文课程性质观 ,并担当好教学的设计者、学习的促进者、终身学习者和研究者的角色 ,是中小学语文教育走出“少慢差费”困境的一个关键  相似文献   
144.
本文通过大量源于中华文化典籍和以中国的人与物为素材的日谚事例 ,来说明日谚的中华文化蕴含具有系统性、集中性和典型性的特征 ,并提出它们形成的主要方法有照搬、改编和融合三种。  相似文献   
145.
我们认为 ,“得”字句的语义、结构中心在“得”后成分上 ,所以“把墙刷得白”不能说 ,是因为“把”字句表示一种处置 ,其后的谓语必然蕴含着实现这一时体意义 ,而作为有“把”的“得”字句中心的“白”是单个性质形容词 ,本身不包含实现这一时体特征 ;我们对范晓先生《复动“V得”句》一文中的用三个平面观点解释一种“得”字句提出一点疑问 ;对张豫峰以博士论文为基础发表的两篇论文中的观点和学风问题进行了批评。  相似文献   
146.
司马周 《云梦学刊》2002,23(5):40-43
朱元璋统治期间 ,多次实施荐举制度。荐举制度的实行为文人聚会京师提供了契机 ,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文人诗文创作的提高 ,并且造成文人群中“组诗”的大量出现。同时荐举制度在诗文理论方面也产生了一定的效应  相似文献   
147.
语文素质教育在提高学生素质的教育中有着其他学科无可比拟的特殊作用和重要意义。语文素质是由语言、思维、智能、心理素质构成的。但在目前 ,研究者多着眼于语言、智能素质的探讨 ,而对心理素质特别是心理素质与其他素质的关系研究较少。本文着重从心理素质在语文素质中的作用、个性心理素质在心理素质中的作用及个性心理素质的养成等问题做了一些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8.
多元一体与中国少数民族语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认为,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的形成和发展,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民族关系密切相关。文章以具体的历史事实从语言影响、语言使用两个方面阐述了多元一体对中国少数民族语言形成和发展的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149.
梁漱溟是现代新儒学的开启人 ,在儒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他不仅对儒学的现代转换做了巨大努力 ,同时对中国文化的缺陷进行了尖锐的批评 ,而这一点正是学界在研究梁漱溟乃至整个现代新儒学时所忽视的。认真探讨这一问题 ,无论是对于深化中国现代学术史研究 ,还是对于当代中国文化建设 ,都具有重要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50.
论谢榛的诗歌语言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榛在他长期的诗歌理论研究和诗歌创作实践中 ,拟古而不泥古 ,重视语言的整体效果 ,反对使用生僻字、粗俗字 ,重视同义词的选用 ,注意“实字”和“虚字”的比例 ;他将音韵分为“平易”、“粗俗”和“艰险”三类 ,指出利弊 ,分析了四声“抑”、“扬”在诗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