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19篇
  免费   78篇
  国内免费   29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71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403篇
理论方法论   95篇
综合类   2050篇
社会学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109篇
  2013年   82篇
  2012年   164篇
  2011年   165篇
  2010年   179篇
  2009年   159篇
  2008年   159篇
  2007年   216篇
  2006年   244篇
  2005年   191篇
  2004年   209篇
  2003年   219篇
  2002年   153篇
  2001年   123篇
  2000年   76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古代语文学和语言学都有解释功能,语学著成名书,解释入于名学,名学为概念、逻辑之学。名书《尔雅》和古代传注,都有名理可言;作为一种知识考古,又都有自己的解释背景和思想。诸子本哲学,但到处可见语言解释和修辞隐喻。  相似文献   
122.
文章论述袁本良古汉语语法研究的创新分析与朴实文风:一、传统经典语法著作的现代意义"新"分析;二、古汉语语法专题的另视角"新"分析;三、语料翔实,继承朴学传统;文风朴实,显现学者风范。  相似文献   
123.
《德伯家的苔丝》是哈代悲剧小说的巅峰之作,主人公苔丝悲惨多舛的命运以及她对命运的英勇抗争展现出震撼人心的悲剧美。对苔丝悲剧命运的描绘,集中反映了哈代对古希腊悲剧命运观的借鉴。  相似文献   
124.
通过对中国古代形神理论的发展源头进行追溯,可以认为早期道家的"器"与"道"关系论就是形神理论的源头;到了庄子,形神理论在哲学里已趋成熟,并开始了它向人的转化,至此,中国古代形神理论则已经完全形成。  相似文献   
125.
文章对青海省都兰县香加乡哈日赛沟墓葬中的连珠纹做了介绍和分析,认为其乃各种文化融合之产物。  相似文献   
126.
在现代化进程中古城风貌保护与延伸的理论与对策应是社会学学者所关注的一个问题。古城应在动态中进行“城市性格”保护和延伸,在宏观上分异城市功能,在微观上注重“修旧如旧”和“点、线、面”的三位一体,城市社区的建设问题可以在保护和延伸中协调解决。  相似文献   
127.
论古汉语同义词的识同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识同是决定同义词辨释优劣高下的首要问题.在认识"一义相同"是同义词识同的标准后,就要解决如何识别一群词"一义相同"的问题.不少的研究者曾提出许多识同方法,但都由于不明同义词的正确界说和误解等义词而不能成功.事实上,从词义的相同程度,同义词可分理性意义等同而附加意义有异的异称词和理性意义有同中之异的一般同义词. 对前一类,可围绕异名别称,用"同一概念"和"同一对象"两种识同法;对后一类,可围绕一个词义的主要、基本部分相同,用"浑言通义"识同法;还应该运用可共用于这两类的文献训诂材料识同法、古人替换使用识同法.  相似文献   
128.
在"汉字文化圈"内,诸多国家和地区中的各种语言文字无不大量借用了古代中国的语言文字,如在日本文、朝鲜文、越南文以及纳西文、西夏文、壮僮文等周边国家和中国少数民族中典型的古今军语中,就往往保留着这些具有极高学术研究价值的现已或隐或亡的古汉语语法现象.它们同属"汉字文化圈",其文字的形、音、义互有借输,又各有变异.对"汉字文化圈"地区内的古代军语做比较研究,能够较直接、准确地反映出各个时代诸多领域的真实面貌,并对"汉字文化圈"的框架体系有一个综合的新认识.  相似文献   
129.
学界关于白居易<读张籍古乐府>的写作时间有"元和十年"和"元和初年"两说,本文从该诗文本出发,结合有关文史资料,详加考证,认为"元和十年"说切合实际.  相似文献   
130.
论自由思想发展的历史轨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由既是哲学范畴,也是人在实践中不懈追求的崇高主题和最高价值。几千年的文明史留下了哲学家们探索自由的足迹。他们的思想理论既有合理成份也有片面性。马克思主义对哲学史上关于自由的全部思想成果进行了积极的扬弃,以实践为基础建立了科学的自由现。今天我们追寻自由思想发展的历史轨迹,对于继续探究这个比较复杂和敏感、又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的前沿问题,无疑是有着积极意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